許民彤
2016年12月14日,《北京日報》文化版刊登《對不起,<紅樓夢>不需要偽流行》的文化報道。前陣子新世相在地鐵里發(fā)起了丟書大戰(zhàn),這兩天又做了一樁吸引眼球的事情,通過自家公眾號率先發(fā)布新書《青春版紅樓夢》出版的消息。
為什么要推出這套新書?新世相說:“這么多年來繁復的學術研究、解讀,讓《紅樓夢》越來越像一本‘古籍,凝重得讓人看著就害怕,不敢輕易閱讀?!毙率老嗦?lián)合果麥文化推出《青春版紅樓夢》,果麥文化用了3年時間采訪專家,以著名的“脂硯齋”批注本為基礎,吸納最新的研究成果,對多個版本逐字對比,更正了許多訛誤,包括7處“批注誤入正文”這種持續(xù)了200多年的錯誤,保留了“回前詩”等經常被刪除的元素,而如此這般的努力是希望“《紅樓夢》重新變成很多人在地鐵、床頭、浴缸里閱讀的東西,變成現(xiàn)代城市里的流行品”。
從《紅樓夢》問世以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當代,作家改寫、或續(xù)寫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不在少數(shù)。當代80后作家張一一曾出版《反紅樓夢》,作家劉心武曾續(xù)寫《紅樓夢》,力求對《紅樓夢》做出自己的解讀,進行文學的、藝術的探索,也成一時文化報道爭議的話題,但很快還是銷聲匿跡,湮沒無聞。
后世作家對《紅樓夢》的不同形式的文本“解讀”,讓人不禁想起世界文豪歌德對莎士比亞的評論:“每一個重要的有才能的作家都不能不注意莎士比亞,都不能不研究他。一研究他,就會認識到莎士比亞已經把全部人性的各種傾向,無論在高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描寫得竭盡無余了,后來的人就無事可做了。只要心悅誠服地認識到已經有一個深不可測、高不可攀的優(yōu)異作家在那里,誰還有勇氣提筆呢?”歌德的這番話,其實說到了兩層含義:人類文化史上存在著偉大的作家和經典的作品,它們的高度后人已經難以企及:從事創(chuàng)作,要獲得成功,實現(xiàn)文學理想,不超過自己的力所能及。歌德的文學活動就是這樣,在“自然發(fā)展途程上一步一步地邁進”,創(chuàng)造了世界的文學經典。
《青春版紅樓夢》剛剛面世,在豆瓣網(wǎng)上,讀者便不約而同紛紛給出“一星”(最差評)。有的說:“對不起,《紅樓夢》不需要偽流行,它是一本可以自己挑選讀者的好書。”有的說:“你們成功地將傳世經典改成了流行小說?!?/p>
被讀者公認的《紅樓夢》權威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部編輯認為:《青春版紅樓夢》號稱是“225年來最優(yōu)質版本”,這是可笑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嘗試進行《紅樓夢》的整理和加標點,后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馮其庸先生領銜整理、校訂,啟功、俞平伯等資深學者都曾參與過。由馮其庸擔任主編的新校注本《紅樓夢》于1982年出版,此后在不斷重印過程中,人民文學出版社還不斷進行修訂,但也從未敢宣稱是“225年來最優(yōu)質版本”,我們對經典始終心存敬畏。據(jù)說《青春版紅樓夢》的出版請專業(yè)團隊整理、修訂了很多錯誤,就請公布一下專家團隊的名單,并公布修訂的錯誤在哪里,如果不敢公布,說明只是欺騙讀者的夸大不實之語。
如果幻想把經典作品消費化地變成流行小說,甚至為了商業(yè)推廣不惜用“夸大和不實之語”,用這樣帶有明顯功利浮躁色彩的心態(tài)來解讀經典,豈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