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士英
【摘 要】互動式教學是新課改倡導的教學策略,它能讓師生、生生在互動中更好地研究數學. 互動式教學讓數學課堂變“活”了,學生的思維隨著互動而不斷發(fā)展,數學教師如何巧妙運用互動式教學法?本文從營造互動氛圍,誘導參與互動;創(chuàng)設互動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巧用不同合作策略,實現高效互動三個方面闡述.
【關鍵詞】互動教學;積極互動;問題情景;優(yōu)化合作
互動式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它旨在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強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學生的思維在互動中產生碰撞,以優(yōu)化 “教”與“學”的關系,從而實現教學相長. 教師如何緊扣學科特點,構建基于“互動教學法”的課堂模式?
一、營造互動氛圍,誘導參與互動
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一直是數學教師所追求的課堂理想狀態(tài),但在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依然按照事先預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耳提面命式地講解與傳授,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少之又少,情感溝通嚴重缺乏,師生也一直未能處于平等和諧的地位. 此種背景下,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激情受到了心理因素(自卑、懼師)的制約,互動熱情不高,互動式教學效果捉襟見肘. 毋庸置疑,和諧、民主、平等、自由的學習氛圍是誘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積極互動,強化互動的前提,故應高度重視.
如《億以內數的認識》,該教學內容旨在引導學生認識“萬”“十萬”“千萬”“億”等計數單位,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同時也要使學生建立新知與舊識之間的聯(lián)系,體驗遷移、類推等數學思想,培養(yǎng)其互動、合作、探究意識,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信心. 為了讓互動討論更好地在課堂上實施,教師可以結合導入環(huán)節(jié)、交流環(huán)節(jié)、練習環(huán)節(jié),抓住學習契機點恰當引導,從而讓互動討論發(fā)揮出作用. 例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自信,教師在黑板上寫下這樣的問題:“小王的父親是一名公務員,他上個月的工資是5090元,大家知道該數字是由多少個一千和多少個十組成的嗎?請大家開動腦筋,說出自己的答案,重在參與,說錯也沒關系哦”這樣的導入,隨時將一個和藹可親、笑容可掬的教師形象展現出來,學生在教師溫聲細語的鼓勵與指引下,漸漸消除自卑與恐師心理,積極參與課堂互動.
二、創(chuàng)設互動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創(chuàng)設互動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是小學數學課堂踐行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重要途徑之一. 正所謂“學啟于思,思源于疑,疑生于問”,自古“疑”“問”是一家,教師要善用“以疑促思,以思導學,強化互動”的教學技巧. 因此,教師應注重創(chuàng)設互動式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充滿疑惑時產生互動對話、互動探究的意識,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互動課堂,從而最大限度地誘導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探究. 在設置問題情境時,教師應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認知、生活經驗、學習期待等巧妙設置,如遞進式互動問題情境、啟發(fā)式互動問題情境、生活化互動問題情境等,為有效互動注入活力.
如在學習《不含括號的四則運算》時,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四則運算的法則?教師可以實施互動教學法,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以后,四則運算的法則就是一個重點了,不含括號的四則運算是四則運算中最簡單基礎的,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師可以構建互動教學模式,在誘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運算順序之后,鼓勵學生探究交流,以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如教師設置以下遞進式問題情境:將“(1)120 - 89 = ?(2)24 × 5 = ?(3)24 × 5 - 89 + 11 = ?”幾個問題寫于黑板上,問學生:“大家計算一下,看哪個問題最簡單,哪個問題最困難?”然后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積極討論,問題(3)的計算順序是什么?“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課堂實現了互動討論,在討論中理解 ”問題(3)最難.“并由此掌握了”先算乘除后算加減”等法則.
三、巧用不同合作策略,實現高效互動
合作互動是近年來小學數學教學所倡導的重要互動式教學方法之一,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打造師生、生生互動情境,強化師生溝通與交流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合作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教師懂得運用不同的合作策略,才能實現高效互動. 在巧用不同合作策略時,語言合作互動與環(huán)境合作互動是最重要的兩種合作互動策略. 語言合作互動策略主要指教師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自身語言激勵性優(yōu)勢,鼓勵學生小組合作,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并在學生自我展示后進行激勵性評價. 環(huán)境合作互動,即全班同學將桌子擺成馬蹄形,學生圍坐,教師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實施互動式教學.
在《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語言合作互動法提高互動學習效率. 首先,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小明去商店買東西,先后買了35.4元和21.3元的兩樣東西,請問他共花了多少錢?”教師在學生的回答聲中寫下了“35.4 + 21.3 = ( )”這樣的式子,并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這與整數加減法有什么異同?”待學生激烈討論過后,教師請小組代表來黑板列豎式計算,并讓他說說為什么這樣算. 當然,這一過程教師應充分利用激勵性語言引導與激發(fā)學生互動,促使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總之,將互動式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中能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實現 “教”和 “學”的雙向的互動發(fā)展. 在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時,教師要通過構建和諧平等氛圍、創(chuàng)設互動問題情境、巧用不同合作策略等方式踐行互動式教學,給予學生極致的數學學習體驗,從而讓學生在互動體驗中掌握知識與能力,實現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