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丹+譚軍源
【摘要】 目的 比較布洛芬混懸液和對乙酰氨基酚緩解小兒高熱癥狀的治療效果, 闡述應用價值。方法 80例伴有高熱癥狀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40例。觀察組使用藥物為布洛芬混懸液, 對照組使用藥物為對乙酰氨基酚。就滿意程度、治療有效程度及大量出汗和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對兩組患兒進行分析對比。結果 從治療有效程度來看,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77.5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大量出汗和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看, 觀察組大量出汗和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50%低于對照組2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滿意程度方面, 觀察組滿意度100.00%高于對照組87.5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降低、治療有效程度的顯著升高均得益于布洛芬混懸液的使用, 對于減輕患兒痛苦及改善疾病預后具有良好的正性促進意義, 其價值高值得廣泛推行。
【關鍵詞】 小兒;高熱;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效果對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9.063
高熱是臨床上常見的小兒疾病癥狀, 多數非單純性發(fā)熱癥狀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一種并發(fā)癥狀。高熱癥狀是患兒患病后的一種應激狀態(tài), 身體處于短時間的高熱狀態(tài)有利于患兒體內白細胞等免疫細胞發(fā)揮免疫作用, 殺死病原體有利于患兒疾病的恢復, 具有自愈性;但是患兒由于身體各項功能發(fā)育不全, 免疫力較弱, 患病后極易長期處于疾病應激的高熱狀態(tài), 對患兒重要器官及神經功能造成損害, 嚴重時危及患兒的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對于患兒來說及時的對癥治療具有重大意義[1-8]。本文主要就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混懸液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 現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實驗資料來源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就診治療的伴有高熱癥狀的患兒80例, 按照隨機分配表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純浩骄挲g(2.12±0.84)歲。
1. 2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兒均符合高熱癥狀的診斷標準, 均非單純性高熱而是合并感染高熱癥狀;②所有患兒發(fā)病后未采取任何治療措施;③所有患兒均無精神疾病史或是遺傳病史;④所有患兒對本實驗使用藥物均不會產生明顯的過敏樣反應;⑤本實驗經醫(yī)院倫理會審核通過, 本著自愿原則鼓勵患兒家長參與。
1. 3 治療和護理方法 所有患兒就診后均接受原有疾病的基礎治療, 對照組患兒使用對乙酰氨基酚藥物, 給予觀察組患兒口服布洛芬混懸液;具體根據患兒的體重和年齡增減藥物, 治療時間為期5 d。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必要時可采取有效的物理降溫措施, 盡可能進行語言溝通, 觀察患兒面部表情變化, 及時發(fā)現治療過程中的問題并告知醫(yī)生;關注患兒家長的心理狀態(tài)變化, 通過溝通交流、講述過往成功案例及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最大程度避免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
1. 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就兩組患兒治療中大量出汗和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重點考察, 比較治療有效程度和患兒家長滿意程度。療效標準如下, 顯效:患兒體溫恢復正?;蚴窍陆怠?℃;有效:患兒體溫趨向正常值發(fā)展, 體溫下降≤2℃;無效:患兒體溫無明顯下降趨勢;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根據醫(yī)院自制調查問卷將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一般三個級別, 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有效程度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77.5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大量出汗和藥物不良發(fā)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大量出汗和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50%低于對照組2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滿意程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100.00%高于對照組87.5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布洛芬混懸液和對乙酰氨基酚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發(fā)熱的藥物[9-12]。兩者同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 主要作用為解熱鎮(zhèn)痛, 布洛芬混懸液不良反應發(fā)生較少, 程度較輕, 但是一般若是作為解熱藥物使用治療時間最長應≤5 d;對乙酰氨基酚其主要成分與阿司匹林相似, 故而在使用藥物之前要確?;純簩τ诎⑺酒チ炙幬餆o明顯過敏樣反應, 其不良反應的類型與布洛芬相似但是發(fā)生幾率高, 對患兒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性也較大[13, 14]。
本實驗結果證實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于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降低及滿意度的升高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相對于對乙酰氨基酚藥物來說, 治療的有效率明顯升高, 治療程度也大幅度上升, 是一種安全性高、高效可靠的藥物。
本實驗治療過程中除采取藥物治療還采取了必要的物理降溫手段, 取得了顯著效果, 在日后的治療中可以采取結合方式進行高熱治療[15];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對于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具有顯著成效, 護理人員應結合自身經驗對患兒的情況進行有效預判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16]。
總之, 布洛芬混懸液的使用可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提升治療有效程度, 對于減輕患兒痛苦及改善疾病預后具有良好的正性促進意義, 其價值高值得廣泛推行。
參考文獻
[1] 賀健.布洛芬混懸液與對乙酰氨基酚在小兒高熱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2, 9(1):28-29.
[2] 郝艷玲.布洛芬混懸液和對乙酰氨基酚治療小兒高熱的臨床療效.世界臨床醫(yī)學, 2016, 10(18):127.
[3] 王曉鳴. 宣桂琪防治小兒高熱驚厥經驗淺談. 浙江中醫(yī)雜志, 2016(11):804.
[4] 舒航. 布洛芬混懸液與對乙酰氨基酚在小兒高熱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北方藥學, 2015(3):82.
[5] 劉志軍. 布洛芬混懸液與對乙酰氨基酚在小兒高熱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6, 7(12):111-112.
[6] 張忠剛. 試析布洛芬混懸液和對乙酰氨基酚應用于小兒高熱治療中的臨床療效. 醫(yī)藥衛(wèi)生(文摘版), 2016(5):261.
[7] 袁萬俊. 中醫(yī)藥在小兒高熱治療及護理中的臨床點滴.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10):18.
[8] 鄧軍玲. 布洛芬混懸液與對對乙酰氨基酚在小兒高熱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藥物與人, 2014(9):124.
[9] 任洪榮. 110例布洛芬混懸液與對乙酰氨基酚在小兒高熱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 2013(7):44-45.
[10] 藍如料. 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觀察與治療分析. 海南醫(yī)學, 2012, 23(3):53-54.
[11] 溫志園. 小兒高熱驚厥60例急救與治療體會.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2, 16(10):1241-1243.
[12] 胡功波. 布洛芬混懸液與對乙酰氨基酚治療小兒高熱的價值探討. 醫(yī)藥衛(wèi)生(全文版), 2016(10):180.
[13] 彭文君.布洛芬混懸液治療小兒高熱的效果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28):69-70.
[14] 于力.布洛芬混懸液治療小兒發(fā)熱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1, 4(2):21-22.
[15] 王樂男, 張崢, 買春芳.探討布洛芬混懸液和對乙酰氨基酚治療小兒高熱的臨床療效.系統(tǒng)醫(yī)學, 2016, 1(8):83-84, 93.
[16] 林國金.布洛芬治療小兒高熱的療效觀察.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 2014, 24(2):1022-1023.
[收稿日期: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