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尕
2007年,秋高氣爽,在網(wǎng)絡(luò)名人“錐子周”的引薦下,一腳踏入茶行業(yè),供職《普洱》雜志。從對茶一無所知的外行人,學(xué)習成為了一個合格的從業(yè)者,《普洱》帶我走進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在那個普洱茶最瘋狂的年景里,各種關(guān)于普洱茶的報道鋪天蓋地?!镀斩芬恢币宰约簩I(yè)的態(tài)度獨樹一幟。閱讀《普洱》,可以學(xué)習最基礎(chǔ)的知識,了解行業(yè)動態(tài),前沿科技,更有編輯部精心組織的專題報道。在后來的許多時間里,《普洱》雜志獨立策劃的專題,都成為了這個行業(yè)的標桿和典范。獨特的視角和中立的觀察在“亂世”里是多么的珍貴。“中國普洱茶唯一專業(yè)雜志”的定位, 將產(chǎn)地、生產(chǎn)、消費三者被這本雜志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經(jīng)過多年努力終成“中國最美期刊”。想到曾經(jīng)參與其中,與有榮焉。
上茶山,喝泡茶,碼文字,交朋友。在隨后的幾年里,成為了我在雜志社生活的主旋律。那是一段無論何時回憶起來都倍感開心的時光。然而時光,不是一個名詞,而是動詞。
幾年后離開雜志社進入了茶葉企業(yè),我成為了一名忠實的讀者。機場候機廳,某個茶莊的入口,茶企的會客室。每當《普洱》熟悉的封面出現(xiàn),共同的話題即可展開,又將陌生的我們變成了熟悉的朋友。原來我從未逃脫過《普洱》的“魔爪”。
由《普洱》開始的茶生活一直延續(xù)至今。今年的某一天,我和2歲兒子路過《普洱》的編輯部樓下。聊天間,兒子突然冒出一句:“媽,你在這里工作過???”這是我聽過最美妙的夸獎。我驕傲地回答:“是??!”
接到小妖寫稿的任務(wù),一個個熟悉的臉龐從眼前飄過。以前沒有機會對大家說出的話,似乎可以借由這樣一個機會來個集體“告白”。王老師:您辛苦了,保重身體,恭喜退休。何老師:想念您爽朗的笑聲,祝健康美麗。黃老師:欽佩您的多才多藝,路過普洱一定去看您。雷老師:很久沒有機會和您聊天,哪天約起。李老師:永遠的帥哥,一定要健康開心。重林:從某種程度來說,你改變了我的人生,大恩不言謝。子語:鄰家大哥,你離開昆明再未見面,一定到騰沖拜見。段師傅、小妖、象象、好好:小伙伴們,一切盡在不言中。最后祝親愛的《普洱》暢銷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