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談到了產(chǎn)后盆底肌會出現(xiàn)損傷,有讀者反饋,希望能夠再談談盆底肌如何恢復。本期,我們請專家將盆底功能鍛煉的方法細細道來。
小梅知道了盆底肌鍛煉的重要性,并且她十分確定自己是急需鍛煉恢復的。那如何科學有效鍛煉盆底肌呢?小梅向?qū)<艺埥塘巳缦碌膯栴}。
Q:盆底功能鍛煉的方法都有哪些?
A:最常見、簡單的是Kegel運動,又稱為Kegel鍛煉或凱格爾運動,是一套加強骨盆底恥骨尾骨肌鍛煉以加強盆底肌支撐力,預防盆底功能障礙的練習。通過有意識地對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進行自主性收縮,從而加強控制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恢復骨盆肌肉的緊張力,而且可以刺激生殖器區(qū),增加生殖器區(qū)的血流量,從而改善性功能。
其次有陰道啞鈴。
再次是膀胱訓練?;颊咴卺t(yī)生的指導下寫排尿日記,有控制地排尿,逐漸延長排尿時間,達到2小時~3小時排尿一次。
另外,還有電刺激、生物反饋、場景生物反饋等方式加強盆底肌功能。
Q:在家鍛煉盆底肌的關鍵是什么?
在家鍛煉盆底肌就是要學會識別并有意識地控制盆底肌。找到盆底肌的位置是最關鍵的,怎么確定盆底肌的準確位置呢?
尿中斷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小便時突然憋住,以中斷排尿, 這種緊縮是通過收縮盆底肌完成的,是凱格爾運動的基本動作。重復數(shù)次, 直至熟悉如何正確收縮盆底肌肉, 但切記不要收縮腹部、大腿和臀部肌肉。
還有手指指示法。將手指放入陰道, 圍繞手指收縮盆底肌肉。你會感覺到肌肉緊縮和骨盆上移,放松,骨盆會回落,從而找到盆底肌肉。
鍛煉時,要先排空膀胱,否則運動時會感覺到疼痛或有尿液漏出。
凱格爾練習過程中要保持正常呼氣和吸氣,不要屏住呼吸,保持臀部和腹部肌肉放松。
Q:在家也能進行盆底肌鍛煉嗎?具體怎樣做?頻次怎么掌握?
掌握正確的收縮方法——收縮會陰、肛門,避免腹部、大腿內(nèi)側(cè)、臀部肌肉收縮。應根據(jù)盆底肌損傷情況(肌纖維受損的程度和類型)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第一個動作:盡力收緊,提起肛門、會陰,尿道夾緊,保持5秒鐘。如果5秒對你來說仍然很長,可嘗試從3秒開始。放松肌肉,5秒鐘。
第二個動作:緊縮陰道肛門周圍的肌肉,以爆發(fā)力收1秒,放松2秒。這樣做5次為一組。
重復練習10次。這是一組凱格爾運動,每日應該做這組動作3次到4次,但不需再多了。練習的時間盡量安排在下午或晚飯后2小時,因為盆底肌損傷的患者,肌肉越疲勞,盆底負擔越重,越容易加重脫垂,所以白天站立時間久的情況下做盆底肌鍛煉,可以有效控制住脫垂。
Q:進行凱格爾運動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你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緩慢或快速的凱格爾運動,而沒有人知道你在做什么。有的婦女已經(jīng)將凱格爾運動容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如駕駛、看書、排隊或坐在電腦前,甚至孕婦也可以進行凱格爾練習。但要注意的是,做凱格爾運動時務必保持膀胱空虛。膀胱充盈時做凱格爾運動會減弱盆底肌肉,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不要將憋住小便作為常規(guī)的凱格爾運動,在排尿時做凱格爾運動可能會產(chǎn)生相反的效果,削弱盆底肌肉功能。
注意循序漸進,適時、適量,持之以恒,并注意盆腹肌肉的協(xié)調(diào)性。
Q:陰道啞鈴是什么?怎么用?
A:將陰道啞鈴放入陰道內(nèi),利用康復器本身重量的下墜作用,迫使陰道肌肉收縮,達到會陰肌肉鍛煉的目的。
有5個不同重量的陰道啞鈴,重量分別為20g、32g、45g、57g、68g。可以從重量最輕的20g的1號啞鈴開始。將啞鈴洗凈,置于距離陰道口一橫指處,繩子留在陰道外。要盡力收緊、提起肛門、會陰及尿道夾緊,收縮1秒,放松2秒,并按照臥、立、走、蹲、跳五種姿勢進行鍛煉,每天一次,每次15分鐘。當訓練的程度達到跳躍都不會改變位置時,換下一個重量的啞鈴,五個姿勢。以此類推。
使用陰道啞鈴有以下的注意事項。
不能使用臀部和腹部力量,不能長時間將啞鈴放置陰道內(nèi),使用前后注意清潔衛(wèi)生。
不建議用潤滑液將啞鈴放入陰道,此方法會導致阻力過小,啞鈴順勢滑出。建議用清水潤滑陰道口后再將陰道啞鈴放入陰道內(nèi)。
要注意陰道啞鈴的清洗,并置于干燥環(huán)境保存。
陰道啞鈴有任何破損不建議繼續(xù)使用,以免劃傷陰道。
Q:盆底肌康復的周期是怎樣的?是否需要每年維護?
A:妊娠及分娩都會造成盆底肌損傷,若不及時治療,子宮、直腸、膀胱等盆底器官就難以恢復正常解剖位置。所以盆底肌康復應從產(chǎn)后42天做起,越早治療效果越好。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病情輕重,病程長短,敏感性及依從性等制定治療方案,進行1~2個療程治療,最多20次。治療期間及療程后均應自行進行家庭鍛煉盆底肌三個月,三個月后再次復查盆底肌肌力,張力。指標不合格應繼續(xù)治療。一般患者經(jīng)兩個療程后有明顯癥狀改善,電生理指標有明顯提升。
由于患者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如身體免疫力下降、慢性咳嗽、嘔吐、久蹲、久站、便秘、肥胖、炎癥等還會造成盆底肌損傷,所以即便治療后無癥狀,也應每年復查盆底肌肌力,張力。如果有條件,患者最好每年做一次維護治療。
夏志軍,教授,主任醫(yī)師,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婦科盆底疾病診治中心主任、婦科盆底泌尿病房主任。中華醫(yī)學會婦產(chǎn)科學分會婦科盆底學組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xié)會女性生殖整復分會副會長,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婦女保健分會盆底疾病防治學組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