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威舉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可以全方位地挖掘?qū)W生的內(nèi)在潛力,將語文學科與其他領域的學科相融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共同進步的合作意識。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綜合性學習
在初中教育階段,語文學科作為一門知識涵蓋十分豐富的課程,不僅包括語言和文字方面的學習,還包括口語和寫作方面的表達。通過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開拓他們的視野,擴展知識面。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一、綜合性學習的概念和性質(zhì)
1.綜合性學習的概念綜合性學習的概念包括很多方面,其依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基礎是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主要形式是調(diào)查、觀察、交流和協(xié)作等,在整個過程中還涉及到其他學科和現(xiàn)代社會等多方面的學習,最終的目標是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在新課改和教育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綜合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能夠被有效運用在語文教學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它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外,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綜合能力。
2.綜合性學習的性質(zhì)
(1)綜合性。顧名思義,這種教學形態(tài)的首要和明顯性質(zhì)就是綜合性。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語文能力,還應該加強聽、說、讀、寫能力,從而提高將語文和其他學科有效結合的綜合性學習能力。在運用綜合性學習方法時,學生首先應該做好的工作就是扎實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在遇到問題時可以自己解決問題。
(2)自主性。自住性主要是指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主動動手能力,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能夠通過有效途徑解決問題,比如查詢資料、咨詢有經(jīng)驗的前輩等,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體驗,而不是單獨只依賴教師的幫助。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扮演的角色是引導者,學生能真正掌握學習自主權。
(3)合作性。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合作關系而不是競爭關系。在綜合性學習中,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合作,遇到問題共同研究和分析,這正體現(xiàn)綜合性學習的合作性。
(4)實踐性。實踐是綜合性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內(nèi)容,它提倡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再遇到問題時應該通過自己的知識去搜集資料、分析問題,總結出問題的答案和解決途徑,并在課堂上展示給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在實踐活動和訓練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會得到有效培養(yǎng),為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有效策略
1.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理念,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拓展他們的知識視野,從而提升初中生探索知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初中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該選擇一些恰當?shù)慕虒W方法,并能夠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在講解一些語文課文時,教師可以首先介紹一下文章的時代背景,讓學生能夠大致了解作者所生活的年代,然后引導學生通讀全文,熟悉文章的內(nèi)容,之后再對課文中的細節(jié)進行重點分析和學習。例如,在進行《最后一課》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給學生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小說寫于1873年,普法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束兩年,法國戰(zhàn)敗,對德國割地賠款。讓學生了解和學習部分歷史知識之后,他們在閱讀課文時能夠盡快熟悉課文內(nèi)容,體驗到作者所表達的愛國情感與悲憤情緒。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比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語文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應該運用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加實踐活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現(xiàn)場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表演課文內(nèi)容,或者是讓課文中的情境再現(xiàn),以此調(diào)動他們綜合性學習語文知識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還能夠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認識與理解,有利于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例如,在進行《智取生辰綱》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各個人物,包括晁蓋、吳用、白勝和楊志等,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實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剛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也能夠提高他們分析和掌握核心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更好的體會文章主旨。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學習語文課文知識的同時,他們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交際能力等也能夠得以有效提升。
3.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意識
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想充分提升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性,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意識,激發(fā)他們在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與效果。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強調(diào)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與動力,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強調(diào)學生的主觀意識,進而全面發(fā)揮他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從而促進對語文知識的綜合性學習。例如,在進行《看云識天氣》教學時,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總分結構類型的課文,以及分類說明的技巧,教學難點是不同類型的云代表著不同的天氣特征。學生學習課文內(nèi)容同時,教師應該引導他們通過觀察、實踐和總結,發(fā)揮自身豐富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掌握云的變化規(guī)律,了解一定的氣象學知識,并運用到具體的生活實踐中,以此達到綜合性學習的目的。
初中語文綜合性教學的發(fā)展離不開教師以及學生的不斷實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倡導學生提高動手以及動腦的能力,鼓勵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對于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可以引導學生去編排一些話劇之類的舞臺劇,幫助學生更好的去感受主人公的思想以及心路歷程。對于一些科普類的文章可以引導學生去實踐,去驗證課本上以及內(nèi)省的想法,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認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綜合性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胡文偉.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探析[J].作文教學研究,2011,(02).
[2]蔣仙.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開發(fā)與利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