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巧娟
【摘 要】 評價是檢驗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學質量提高一種有效途徑,在任何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一個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策略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初中科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就在不斷創(chuàng)新科學課堂的評價策略,以期為學生們打造出更好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 初中科學;教學評價;教學質量
在初中科學的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們通過教學評價來檢驗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并扎根評價策略方面不斷進行完善,以激發(fā)學生科學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提高教學質量。下面就從具體的三個方面淺議構建高效科學課堂的評價策略。
一、拓寬評價的空間
在傳統(tǒng)的科學課堂的教學當中,也會有教學評價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其評價活動進行的主體一般都是教師自身。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之時,由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學習目標等進行粗略的評價。由此看來,課堂教學評價存在著一定的局限、評價空間狹隘,單純由教師主導,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應當也使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中來,把科學課堂教學評價真正落到實處。
例如,七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第一章“科學入門”中的第4節(jié)——《溫度的測量》這一小節(jié)的內容的時候,就可以把班上的同學進行隨機分組,每組5個同學左右,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1.了解溫度計的結構、規(guī)定和測量原理;2.學會正確使用溫度計。教師根據(jù)之前教學活動的設計指導每個學習小組完成教學實驗、任務,在本節(jié)課堂教學的尾聲,教師組織進行教學評價活動,這個時候,教師不應當像往常一樣,自己直接對學生在課堂中表現(xiàn)進行點評,而是應當先把評價權交給學生自己,讓每個學習小組對感覺溫度實驗、溫度計、正確使用溫度計這三大環(huán)節(jié)的學習進行自我點評,反思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表現(xiàn),找出自己在此過程中表現(xiàn)失誤的地方,并邀請組內的同學進行互相評價,指導自己的學習。最后,教師讓每個學習小組派一個代表起來對小組的學習活動進行總結、點評,并鼓勵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整堂課的學習狀態(tài)、課堂學習的效率等進行評價,說出自己滿意與不滿意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不可因為學生評價不得當而批評學生,而是教師自身在聽取了學生的評價后積極做出改正。在學生與學生互評、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完成之后,就由教師對本堂課進行總的點評,這么一來,評價的范圍、空間就都大大增加了,科學課堂的評價活動就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了,而是學生也參與到其中來了,學生在互評的過程中,能發(fā)現(xiàn)自己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位置,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更高,同時還能更加全面地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以便進行改正,為高效科學課堂的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保證評價態(tài)度的真誠
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秉持人文關懷精神,注意評價時語言的使用,并保持著一個真誠的評價態(tài)度,這樣,學生就比較愿意接受教師對其的評價并能認真思索教師給出的評價,反思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努力改進自身。同時,評價態(tài)度誠懇還有利于科學課堂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顯示出其重要性,利于其長遠的發(fā)展,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水平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例如,教師在指導初二的學生進行《水的密度》這一小節(jié)的教學的時候,教師在檢測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效果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學生對“水的密度的換算”的掌握程度不夠,在課堂學習的時候,教師還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不佳,特別是教師在開始為學生們水的密度的概念的時候,有部分學生走神,課堂紀律差。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更不能動怒,大聲訓斥學生,而更應當冷靜下來,真誠地指導學生,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當在后面教師提出“水的質量跟它的體積成正比”這一結論后,讓學生們對這一結論進行解說時,甲同學利用之前學過的分別測量一定液體的體積和液體質量這一實驗對結論進行了很好的論證,這個時候,教師就應當對甲同學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的評價,給予真誠的激勵性的評價,樹立學生課堂發(fā)言的自信,同時,學生也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學生的心理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滿足,更愿意發(fā)動腦筋去思考問題,使學生更好地自我發(fā)展。這種真誠的評價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激勵學生潛能的發(fā)展,為科學課堂增添了豐富的色彩,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體現(xiàn)評價的差異性
正如這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每個學生的個性都不同,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這種差異性,在實施教學評價時針對學生的不同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盡量照顧到更多的學生。針對不同的學生,盡量采取適合其最好的評價方式,以能激勵學生的發(fā)展,誘發(fā)他們在科學課堂的學習中的積極性,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更好的改進。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解《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狀況》這一課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連基本的對“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區(qū)分都不清楚,但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差不多完全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這個時候,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就要注意評價的差異性,不可對這兩種學生進行統(tǒng)一整體的評價,在對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態(tài)度一定要和藹,對學生的要求不可過高,應當以鼓勵評價為主,主要為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注意對學生心靈的保護,對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就要注意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向更深層次去挖掘知識,促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同時,有的學生性格外向,有的學生性格內向,教師面對這兩種學生的時候,對性格內向的學生進行點評的時候要十分注意語言的使用,學生的做錯時教師也不可嚴厲指責,對性格外向的學生,教師言語就可以適當放嚴肅點,以糾正錯誤,激勵學習為主,促使學生反思。這么一來,就照顧學生的整體,有利于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
總之,教學評價的目的在于激勵學生更好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進一步完善教學。本文通過拓寬教學評價的空間、評價過程中使用真誠的態(tài)度、注意評價的差異性、語言性等的來構建高效的科學課堂,使評價教學發(fā)揮更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王秀麗.淺談構建初中科學高效課堂之策略[J].學周刊:a.2012(5):77—77.
[2]張軼.評價:初中科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法初探[J].教學教育論壇.2012(2):103—104.
[3]王利軍.初中科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評價[J].教學月刊:中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