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宏
【摘 要】興趣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精神源泉,是學生探求任何知識的巨大動力。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興趣自然會得到激發(fā),就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及學習成績和識別物質的能力。高中生真正要具備有效的、持久的化學學習興趣,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就可以養(yǎng)成的。它需要我們每位化學教師在一定條件下,有意識地、耐心地培養(yǎng)。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教會他們如何學習化學,因此培養(yǎng)化學學習興趣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入手,采取多種方法、多種手段、多種途徑,科學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愛好。
【關鍵詞】化學;學生興趣;培養(yǎng)途徑
《教育學》中說過:興趣是學生積極探索知識,獲取能力的一種傾向。學生只有對這門課程感興趣,才想學、愛學,從而主動的去鉆研,才會學好化學。只有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才能提高學生學化學的興趣,才能提高化學課教學的質量。因而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了解關愛每一個學生,用愛開啟智慧之門,努力構筑合作、和諧、互動而融洽的師生關系,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幫助保護和重塑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學生能自覺、持久、主動地學習化學。怎樣激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呢?以下是本人的多年的體會:
一、教師深研化學素材,穩(wěn)定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必須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這是每一名教師應具備的最起碼的條件。教師必須把握好知識的重難點,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曉知以理。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做到深入淺出,這樣學生才會從內心深處接受和敬佩。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提的問題又不能解決,學生是不會歡迎的,并且產生逆反心理,對所學的科目就沒有興趣了。在化學教學中,學生時常對一些抽象的理論原理難以領會。作為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和藝術魅力所在,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具有大量的視聽信息、高科技表現手段等功能來沖擊學生的思維興奮點,把微觀抽象的內容及某些實驗利用二維或三維的圖像、動畫進行模擬。用圖形、圖像、動畫、文字和聲音等方式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特別是可以把從文字材料獲得的概念轉化成直觀的形象,把難于想象的微觀世界宏觀化,把難以演示的實驗形象化,通過直觀的視覺來幫助學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難度,同時配以多種的人機交互手段,使認知原理中的情境學習理論和問題輔助學習理論等得到充分的體現,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更好的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興趣。
二、充分準備化學實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最大特點。實踐證明化學實驗中就有很多美的東西,能帶給學生很多美的感受,激發(fā)學生們的美好情感,促使他們產生探求化學知識的興趣。在高效地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建立課外活動小組,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活動。在課外活動中可設計一些趣味實驗、探索型實驗和綜合型實驗等,如作物營養(yǎng)液的配置、花卉營養(yǎng)液的配置、測定土壤的酸堿性、引用水的酸堿性以及“水中花園”、“自制汽水”、鑒定海帶中碘元素、用NaHCO3和Al2(SO4)3自制簡易滅火器等實驗。每次提前一周把題目給學生,要求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設計出方案,然后再討論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及方案的最優(yōu)化??梢宰寣W生自己選取儀器組裝、自配試劑,根據設計方案做實驗,同時要分析實驗中的異?,F象,慢慢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例如,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可設計下列實驗:在空氣中用酒精燈燒銅絲,紅色銅絲被氧化變黑,然后用H2還原,又變?yōu)樵瓉淼募t色。通過這個實驗事實能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理解氧化還原的基本概念。對于化學反應方程式,學生記憶起來比較困難,如果把反應具體化,學生親自觀察到這個反應的發(fā)生,記憶起來就容易,就深刻具體。實驗后,再講反應的原理和性質,學生就易于掌握了解。
三、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在生活匯總中,難免某些認識是錯誤的,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常常讓學生感到意外,倍感新鮮,興趣油然而生,學習勁頭十足,迫切需要知道生活中的某些錯誤認識,用化學知識來給予正確解釋,這樣既糾正了錯誤,又使學生掌握了知識,實現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學生也體會到生活離不開化學,從而產生了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四、重視錘煉語言藝術,優(yōu)化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是一門藝術,如何用語言將所授的知識表達出來,這是藝術所在,課堂語言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堂課的成敗。在多年的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準確、流暢、精美幽默的語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注意力;而平鋪直敘的“念經”似的講解,平淡無味,必然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習沒有興趣?;瘜W雖是一門自然科學,但若對教學語言進行精心的設計安排,力求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就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例如在講Cu(OH)2的實驗操作順序時,總結口訣“氫氣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接著運用書上的內容,講述了化學的應用、我國化學工藝的發(fā)展等。這樣,使學生對化學產生美的感受,激發(fā)了學習化學的興趣。
五、重視熟讀化學史實,啟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史實是化學家認識世界和改造自然、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奮斗史,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穿插講述科學發(fā)明和發(fā)現的歷史以及科學家的奮斗故事,能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心,并作為一種精神動力,激勵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使學生認識到世界的發(fā)展永遠不會停滯,人類社會將不斷進化,從原始、愚昧、落后的狀態(tài)一步步向進步、文明、富裕、繁榮前進。如學習我國化學工藝發(fā)明較早的造紙、制火藥、燒瓷器時,向學生介紹紙的發(fā)明及紙的西傳、瓷器在世界上享譽的地位、火藥的發(fā)明及應用等。在學習Na2CO3時,介紹我國留美化學博士侯德榜毅然放棄在美國的舒適生活,回到貧窮落后的祖國,經過潛心研究,發(fā)明了享譽世界的“侯氏制堿法”。教學中教師若能掌握時機和分寸,通過介紹表現出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形成產生深遠的影響。
六、結束語
總之,在教學中,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興趣的持久性和廣泛性是互相聯(lián)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巧妙地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去,就能使學生不僅掌握知識,而且發(fā)展智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效果會事半功倍的。
參考文獻:
[1]董敬芳.無機化學[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
[2]梁珍萍.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中學教學參考2010年23期
[3]陽光.淺談高中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新課程(中旬)2012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