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陽,鄂利春,高相府,徐曉玉,劉 杰,葉愛青
(1.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yè)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 上海龍禹船舶技術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
測繪4.0:拓普康索佳應用方案專欄
高精度全站儀在栓接鋼結構制造中的應用
向 陽1,鄂利春2,高相府2,徐曉玉2,劉 杰2,葉愛青2
(1.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yè)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 上海龍禹船舶技術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
本項目為管廊模塊項目,管道在鋼構件結構上預制,鋼結構自身設計采用螺栓栓接,分為上下兩層對接,底部模塊與現(xiàn)場已安裝完成的地腳螺栓連接。如圖1所示,共有18根立柱,每根立柱上下兩層連接板面均需測量,單個連接面測量4角的4個螺栓孔,測量點數(shù)多;而且單個螺栓孔精度要求為1″/16。為保證項目的順利運行,使用高精度全站儀SOKKIA NET1005進行檢測。
圖1 模塊結構
2.1 SOKKIA NET1005簡介
SOKKIA NET1005測角精度為0.5″;測距精度為:反射片:0.5 mm+1×10-6D,棱鏡:0.8 mm+1×10-6D,免棱鏡:1 mm+1×10-6D。因項目現(xiàn)場環(huán)境及測量點位限制無法使用棱鏡測量,只能使用反射片測量模式。
2.2 測量實施方案
現(xiàn)場測量點為螺栓孔中心,需要獲得其圓心的三維坐標,由于圓心點不存在于鋼構件上,因此需制作特定的測量工裝來滿足測量條件。如圖2所示,根據鋼構件螺栓孔大小制作孔檢測工裝,孔接觸面作-0.3 mm公差,以滿足現(xiàn)場使用及精度要求。
現(xiàn)場測量采用自由設站方式,全站儀架設整平后,對螺栓孔進行數(shù)據采集。由于現(xiàn)場存在遮擋,以及測量鋼構件頂部螺栓孔時需要進行搬站,為減少搬站帶來的誤差,在測量初始時在構件四周需布設4~5個固定標靶,其坐標應在第1測站內測量,其后的每次搬站測量均使用至少3個公共點標靶(選其中一固定點進行坐標復核確認)進行轉站,且搬站精度應在1 mm內才能進行下一測站的測量,如圖3所示。
圖2 孔檢測工裝
圖3 全站儀自由設站中搬站測量示意圖
2.3 自由設站原理與精度評定
我不肯和張家明發(fā)生關系,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我年齡??;二則是我并沒有將自己托付給張家明的想法。我只不過是暫時拿他當保護傘而已。
轉站測量采用的是自由設站邊角交會原理,通過測量A、B兩個已知點,自動計算設站點P的坐標,實現(xiàn)坐標系統(tǒng)一,完成搬站。
A、B為已知點,P為設站點。通過測量距離S1、S2,測定夾角γ,列出誤差方程式
V=BX-L
(1)
其表達式為
針對方向與距離兩類測量值,定義方向觀測值的中誤差為m0,定權為1,則邊長觀測值定權為
由目標函數(shù)VTPV=min列出法方程,解算得
X=(BTPB)-1BTPL
(2)
協(xié)因數(shù)陣為
(3)
點位中誤差為
(4)
3.1 數(shù)據分析處理
利用分析軟件直接讀取3D設計模型,根據現(xiàn)場實測螺栓孔位生成理論點三維坐標(X,Y,Z),將實測數(shù)據坐標集(x1,y1,z1)導入軟件中進行自動匹配,實現(xiàn)實測點與設計點一對一匹配。
由于鋼構件采用上下對接的方式,底層模塊還需與安裝現(xiàn)場對接,因此分析時以模塊的地面地腳螺栓為基準,分析整個模塊的建造狀態(tài)。
數(shù)據處理時需采用自動、手動匹配調整,首先整體數(shù)據自動匹配結束后,進行距離綁定,查看整體數(shù)據偏差狀態(tài);再根據底部基準進行手動調整,在軟件中利用“1點、2點、3點”的旋轉、平移功能,直到整體螺栓孔數(shù)據達到最佳匹配狀態(tài),至此單個鋼構件的數(shù)據分析結束,如圖4所示。
圖4 單個鋼構件數(shù)據分析處理
3.2 報告出具
軟件中含有三維版塊和二維版塊,三維版塊中數(shù)據分析結束后進入二維版塊中生成數(shù)據報表,一鍵生成鋼構件底部、頂部的螺栓孔偏差數(shù)據報告,如圖5所示。
圖5 模塊螺栓孔圖形報告
4.1 模擬預拼
模擬拼裝預期效果及目標是通過數(shù)據的電腦模擬預拼替代現(xiàn)場實物預拼同樣可滿足建造精度;對所有制作好的單一構件進行虛擬拼裝,以檢驗單一構件的尺寸偏差及對接構件的累積偏差。
此項目對接面共有兩個:一個是底部模塊底層地腳螺栓與安裝現(xiàn)場支墩螺栓連接,另一個是底部模塊頂部螺栓與頂部模塊對接。
利用電腦預拼裝軟件讀取對接單構件分析完成的數(shù)據文件,將底層模塊構件作為基準分段,安裝現(xiàn)場的支墩地腳螺栓數(shù)據由于提前預制安裝完成,可以將其理論數(shù)據當成實測數(shù)據,頂層模塊構件的實測值與底層模塊構件的實測值進行拼裝匹配,頂層模塊構件通過分析調整,已達到整體螺栓孔的最優(yōu)匹配。分析過程如圖6所示。
圖6 模擬預拼裝過程分析
4.2 現(xiàn)場修正
對接模塊完成模擬預拼裝后,出具如圖7所示的對接面圖形報告,工程師根據螺栓孔匹配結果,給出解決方案。
圖7 模塊對接面圖形報告
結合設計、安裝要求,在保證安裝結構強度的前提下,對于超差無法對接的問題,采用底層模塊頂部單張面板上的對接螺栓孔擴孔處理方案,保證螺栓孔完成對接;對接超差且不允許擴孔的對接面板現(xiàn)場安裝時采用焊接方式連接;底層模塊構件地腳螺栓對接時根據偏差報告對螺栓孔進行擴孔修正,而不允許擴孔處理時則修改安裝現(xiàn)場支墩的地腳螺栓坐標位置,以滿足現(xiàn)場的順利安裝。
本項目使用高精度全站儀進行栓接鋼結構精度控制,不僅快速高效地完成了檢測工作,而且大大提升了精度等級,使鋼構件質量得到保障。利用分析處理軟件對栓接鋼構件進行數(shù)字化模擬預拼,保證了安裝現(xiàn)場工作的順利進行,縮短了整個項目的運行周期,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