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陽陽 李怡
摘要:一個大學一年級的女生因為交友焦慮的問題前來咨詢,通過了與來訪者共情,熱情,真誠與無條件積極關注,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本案例對來訪者心理問題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運用系統(tǒng)脫敏及認知行為療法對求助者的焦慮癥狀進行了咨詢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人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蛻變,變得自信與陽光。
關鍵詞:焦慮;系統(tǒng)脫敏法;認知行為療法
我第一次見曉丹的時候,她身材偏瘦,五官端正,穿著一件很休閑的灰色針織線衣,灰色的牛仔褲,一雙運動鞋。皮膚有些暗,當我微笑地請她坐下時,她很拘謹,怯生生坐下。
一、個案一般資料
剛開始曉丹很緊張,一直在搓手,不知道從何說起,我知道曉丹在擔心什么,誠懇地告訴她:“曉丹,你不用擔心,我會嚴格遵循保密原則,你說的事情是我們兩個人的秘密,我也很感謝你愿意信任我,跟我分享你的故事?!?/p>
我能夠察覺到曉丹的緊張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于是她開始慢慢講述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曉丹的身體有缺陷,是初中的時候車禍留下的。父母作為農民,家庭經(jīng)濟貧困,常常告訴孩子如果農村的孩子考不上大學,是沒有出路的。尤其在出現(xiàn)車禍后,父母及周圍的人的看法發(fā)生轉變,認為曉丹的身體障礙肯定會對以后的生活有很大影響,甚至父母一度認為將來她一事無成會成為包袱,深深觸及到曉丹的內心深處,認為自己不是正常人了,別人會歧視自己。當曉丹陷入自我否定中,認為別人都在用異樣的眼光看她,在歧視她。整個高中時代都是自己獨來獨往,與同齡人的交流很少,幾乎沒有什么朋友。進入大學以后,以為能夠有所改變,但是一旦與人接觸,對方的語氣不太好或者神情不對,就覺得對方在歧視自己。在與異性接觸的時候,自己越來越不自信,總是會莫名其妙的緊張。尤其到了近半年,就一直被籠罩在一種緊張的交友氛圍里。最近她遇到了一個比較心儀的男孩,很想與其接觸,進行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但是內心充滿了恐懼,總是認為別人會嫌棄自己。她經(jīng)常做有關對方的夢,并且夢見對方很討厭自己。常常會設想:如果我主動接觸,對方不搭理我怎么辦?現(xiàn)在見到哪個男孩就會頭痛,頭暈,距離近的時候,心跳馬上加速,胸悶,氣短,為此感到很痛苦,又不敢告訴親密的朋友和父母,怕他們會笑話或者批評自己,希望能在以后的交往中克服這個問題。并且曉丹提到自己最近這兩個月很焦慮,更喜歡自己獨處但是還是希望別人來關心自己?,F(xiàn)在的她很矛盾,非常痛苦,很自己怎么會這樣。
二、咨詢過程
和曉丹交談以后,我們一起制定了明確近期目標和最終目標,近期目標是學會自我放松的方法,并且減少焦慮的程度。而遠期的咨詢目標,是幫助她正確認識自己的資源,打開自己的內心,增加和他人交往的頻率,積極的參加一些課外活動,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愛自己。
在我們第一次咨詢中,主要是傾聽曉丹的故事,并且鼓勵她多去表達,運用共情拉近我與曉丹的親近感,建立了良好的咨詢關系,同時也搜集了曉丹的一些背景資料,對她有初步的了解,為進一步咨詢奠定了良好了基礎。在這次咨詢以后,為她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yè),讓她回去以后,回憶自己在成長經(jīng)歷中對她影響較大的人或者事。
第二次咨詢,進一步加深了和曉丹的關系,在這一次咨詢中,曉丹反饋了上次的作業(yè),稱自己不能很好和異性正常交流,認為自己身邊的人會歧視自己。通過了簡單的說明,我讓曉丹對自己的焦慮程度進行評分。評分采用十分制的度量單位,1分到10分的焦慮程度依次遞增,1分是安寧平靜,10分代表極度焦慮不適,
放松訓練:讓求助者坐在沙發(fā)上,全身各個部位都處于放松的位置,由咨詢師口述指導語。此方法可讓求助者在咨詢師的指導下進行訓練,并且回家之后可以進行練習。
布置作業(yè):回家以后繼續(xù)做放松訓練,爭取全身的完全放松,并且自如運用。
第三次咨詢:這次咨詢主要是以系統(tǒng)脫敏法為主。
第一,學會準確找到引起不適行為的原因,即在什么刺激下曉丹會發(fā)生緊張焦慮和不適行為。
第二,設計焦慮等級表,我讓曉丹將自己焦慮,緊張的因素全部羅列出來,并且互相比較,根據(jù)他們的影響的大小將他們分為5個等級。1等級引起的焦慮程度很低,5等級引起的焦慮程度最高。
第三,尋找錯誤的認知,讓曉丹這認識到是自己的不良認知對自己產生了影響,而不是外在發(fā)生的事情。
過程:
首先進行作業(yè)反饋,對曉潔上次的作業(yè)進行檢查。曉丹對主要的放松要領掌握得很好,只是放松的程度沒有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
等曉丹完全放松以后,就開始設計焦慮等級量表,讓她把引起自己焦慮,緊張的因素全部羅列出來,并且互相比較。根據(jù)它們的影響大小分為5個等級,一級是引起她焦慮水平最低的事件,五級是引起她焦慮時間最高的事件。
一級:在和陌生人的交談中,對方的拒絕會讓曉丹覺得難受。
二級:在班級小組活動的討論中,曉丹的表現(xiàn)并不是很積極,有時候會被小組同學忽視,這時候內心就會產生與周圍人隔離的狀態(tài),想極力逃脫這種狀態(tài)。
三級:想接近同學,和同學交朋友。開始的時候,同學也能表現(xiàn)出熱情,同學叫她出去玩時,由于不知道怎么和同學呆在一起較長時間,拒絕了兩三次,慢慢同學不叫她了,這讓她產生不同學嫌棄她的看法。
四級:見到男性同學會有緊張,手足無措的感覺,在集體活動必要的交談中會出現(xiàn)眼神回避,聲音較小的情況,手心會冒汗,會出現(xiàn)頭疼頭暈的現(xiàn)象
五級:不敢到心儀的男生,回避,甚至看到對方的背影都開始緊張,不敢靠近。
在和曉丹商量好并建立五級焦慮等級之后,給曉丹講了系統(tǒng)脫敏療法的要領,告訴她去盡可能的想象自己所列出的場景,然后在這個場景中學會放松自己,當自己能夠在想象以上的五種情況不再緊張的時候,就可以在現(xiàn)實的場景中放松自己,慢慢的與同學建立友誼,正確的面對男性同學以及心儀的男生。
首先從第一場景開始。告訴曉丹我們首先從最低的水平,在過程中她會覺得有不舒服的感覺:比如焦慮,緊張,回避,但是仍要保持放松自己。
我讓曉丹以一個舒適的姿勢坐好,深呼吸,深深的吸氣,慢慢的吐氣,將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四五次深呼吸之后引導曉丹開始進行全身放松,閉上眼睛,感受你的頭皮慢慢的放松——眉毛放松——眼睛放松……腳趾放松,由上到下開始放松。由于之前曉丹比較熟悉放松的要領,所以進展比較順利。等曉丹完全放松下來的時候,引導曉丹想象曾經(jīng)的一次和陌生人接觸并遭拒絕的經(jīng)歷:曉丹,記得你有一次自己一個人出去玩,找不著路了,就向路人請教,她看了你一眼,冷冷的說了一句:不知道。好,現(xiàn)在在你的腦海中要清晰地呈現(xiàn)出這個場景,那是在什么地方,哪一條路,周圍都有什么?你找不著路了,有點著急,你已經(jīng)找了好久了,還是找不著,最終你選擇向路人求助,你還記得這個路人的樣子么?她大概有多大……慢慢的,我能夠感覺到曉丹有點緊張的情緒,提醒她放松自己,感覺到身上哪一部分比較緊,就把注意力放在哪里,去慢慢的放松。引導她去感受對方說話的語氣和自己的反應和感受。同時注意放松,平復自己。曉丹自述對方對自己有嫌棄的感覺,還有對方冷冷的眼神,那一刻讓她覺得有些無助和自卑,感覺是自己身體的缺陷讓別人看不起……我告訴曉丹,放松,所謂的嫌棄感是你個人的想法,對方并沒有表達出這樣的想法……整個過程大概持續(xù)了二三十分鐘,曉丹表示現(xiàn)在想起那個眼神,心里的緊張感不會那么強烈了。我問她,如果之前她在這件事情上的緊張程度是10,現(xiàn)在是多少?1最低,10最高,曉潔回答4,對于第一次有這個結果還是比較不錯的,我對曉潔的表現(xiàn)進行表揚鼓勵,告訴她可以看到她的努力,也希望她對自己抱有信心。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討論了在曉丹看來路人的眼神和“嫌棄感”。曉丹建立起一種條件反射:別人的拒絕——對自己的嫌棄。我們具體的談了一下路人拒絕的可能原因以及曉丹為什么會認為別人是嫌棄自己的。讓曉丹回憶在她的經(jīng)歷中有沒有拒絕別人的時候,是什么原因?她當時是怎么想的?如果別人向自己請教問題,她的反應是什么?會不會對別人產生嫌棄感?一連串的問題讓曉潔陷入了沉思當中,我靜靜的等待著她愿意把她的感受講出來。良久之后,她聲音有些哽咽:老師,是不是一切都是我的自卑感在作祟,是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我覺得他們會討厭我,也許他們并沒有這樣認為,是不是?我點了點頭,“那你能告訴我,你身體的缺陷是你自己造成的么?你為什么要背負不是你的因素造成的東西”。曉丹這時候不再壓力自己,放任自己痛快的哭出來。
這次給曉丹布置的作業(yè)是讓她在現(xiàn)實生活中去主動向別人求助,把想象中的放松感遷移到生活中去。
在之后的咨詢中逐級的去消除曉丹的緊張感和生理上的癥狀,并去改變曉丹的一些不合理認知,在第四次的咨詢中主要討論了曉丹的不合理信念,并教她學會如何去判斷自己的信念是否合理,并用合理的信念來代替。
自卑是曉丹的心理魔障,在與曉丹的交談中,幫助曉丹挖掘出自己的優(yōu)點,并教她一些和同伴交流的技巧,鼓勵她去融入班集體活動中,增加與同學的交往頻率。鼓勵她去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打開自己,學會走出去。在曉潔表現(xiàn)出一點點的進步的時候就及時地鼓勵,增強她的自信心。會推薦她去看一些名人傳記,特別是一些身體有殘疾的名人。本來同學對待曉丹的態(tài)度就是比較友好的,是曉丹不知道如何去接受和互動,當她鼓勵自己與周圍的環(huán)境多加接觸的時候,同學給她的反應也讓她非常愿意進一步的和大家交往,慢慢的,曉丹開始融入班集體中,她能接受大家的幫助,也愿意主動的去幫助別人,用心去體會同學的情誼。
經(jīng)過三四個月的心理咨詢,我能夠明顯的感覺到曉丹的變化,對異性的回避情緒也減少了,對心儀的男孩不再遠遠觀看,偶爾會主動的和他交流,曉潔說她挺喜歡自己現(xiàn)在的狀態(tài)的,想讓自己更優(yōu)秀一點。
三、總結
1.曉丹自身的主動性比較強,改變的愿望比較強烈,這是她自身的一個比較好的資源。
2.單純的去糾正她的認知容易造成行動上的懈怠,在糾正認知的時候輔助于行為的練習也是非常重要的。
3.曉丹所處的環(huán)境比較友好和接納,也是咨詢比較順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4.曉丹在過程中出現(xiàn)了兩次的回避,這正是她的痛點所在,陪著她,幫她看到回避的原因,在咨詢中正確的看待來訪者的阻抗會讓咨詢發(fā)生新的轉機。
北京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學校心理衛(wèi)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