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市戚墅堰東方小學 胡鳳
小學英語Story time板塊故事教學的策略與評價
江蘇常州市戚墅堰東方小學 胡鳳
Story time板塊是一個單元的核心板塊,整個板塊大多數(shù)都以故事展開教學,故事教學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故事作為閱讀語篇的一種形式,因其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吸引學生的注意。本文結(jié)合兩節(jié)典型故事教學課例,簡析兩個教學案例的有效做法,并闡述故事教學中應關(guān)注的實施方法及評價建議,旨在提高故事教學的實效,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小學英語 故事內(nèi)容教學 策略及評價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diào):要讓學生嘗試閱讀英語故事及其他英語課外讀物,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為此,譯林新版《英語》教材中也添加了“Story time”板塊。其目的顯而易見,旨在在“Story time”這一故事學習的平臺上,通過生動的課文,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fā)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
“Story time”在內(nèi)容上形式較豐富,有對話、故事、詩歌和短文等。相對于其他內(nèi)容而言,“Story time”以故事內(nèi)容教學更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英語故事內(nèi)容教學的目的側(cè)重于使學生在相對真實、完整的語境中接觸、理解和體驗語言,同時提高學生聽故事、看故事、講故事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特別需要引導學生觀察故事中的人、物、環(huán)境以及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著重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針對不同的故事內(nèi)容,我們的教學方式也有所變化。
有些故事對于學生來說是全新的故事,我們可以把它稱為“新故事”;還有些故事是學生們以前接觸過的,或者是中文版本英譯的,我們就把它稱作“舊故事”。對于“新故事”與“舊故事”,我們在教學中的側(cè)重點應有所區(qū)別。對于“新故事”而言,學生能夠通過對故事內(nèi)容的興趣而學習故事,但這需要學生全面理解語言才能理解故事,或者說故事的新穎性能促進學生的參與,但可能增加語言學習的難度?!芭f故事”就是用學生已經(jīng)熟知的故事進行教學,這樣學生能夠完全理解故事,從而使語言學習難度大大降低,提高語言學習本身的效率,但學生可能因為對故事內(nèi)容毫無興趣而不參與學習過程。由此可以看出:“新故事”教師的著重點在于關(guān)注故事的本身,即讓學生充分閱讀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享受故事本身;而“舊故事”因為其內(nèi)容已經(jīng)為學生所知,教師更應在語言上有所關(guān)注,對語言的操練要到位。如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1Cinderella,本身這個故事就被學生所熟悉,作為一個“舊故事”,老師的處理就顯得非常到位。
T:Today,we’ll read a fairy tale,the name is Cinderella.(帶讀單詞)Do you know the story?
S:Yes!
T:OK,here are some sentences. If it is true,you say“Yeah,yeah,yeah”,if it is not,you say“No,no,no”.Let’s go!
Read these sentences and say:
1.Cinderella can’t go to the party because she is very busy.
2.Cinderella’s friend helps her.
3.Cinderelladanceswiththe prince at the party.
4.Cinderella goes home after the party.
5.Cinderella leaves her shoe at the party.
6.Cinderella’s shoe is just right for many girls.
7.Cinderella’s shoe is not just right for many girls.
老師設計基于學生已有知識,并沒有無視學生已有的背景和儲備,所以采用了Let’s judge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然后再進入整體閱讀故事。
T:Some of you know the story well,others maybe don’t.Let’s learn the story together.Here are some story pieces.Watch a cartoon and then order them.First,30 seconds,read silently. Let’s watch the cartoon.(播放完視頻)
T:Which one is No.1?No.2?...
S:...
再如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1Thelionandthemouse,這個故事對于很多學生是新故事,于是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從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角度來考慮。如:教師可以在進入故事前,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猜測故事的大意。
T:As you all know,the lion and the mouse are very different,aren’t they?The lion is...The mouse is...(充分激發(fā)學生想象并進行描述)What if they met each other one day?What will happen?Can you guess?
(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猜測或自編故事情節(jié),調(diào)動其積極性)
S1:...
S2:...
T:Here’s a story.The name of the story is:The lion and the mouse. Let’s watch and order。
Ss:...
T:Let’s learn the story.(經(jīng)過預測故事后,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逐一學習理解)
以上兩個教學案例,可以充分證明針對“新故事”與“舊故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著力點也大不相同。什么樣的故事適合先整體理解再細節(jié)教學?什么樣的故事適合先細節(jié)突破再整體理解?這一切還應基于故事本身的特點,尤其是學生的學習需求來設計。不管是從整體到細節(jié),還是細節(jié)到整體教學,我們都要給學生充分理解故事的時間,讓學生沉浸在故事本身,擯棄詞匯、語法的束縛,還學生一個有效讀故事的時間。如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1 Cinderella,老師就采用了先整體后細節(jié)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故事,再突破細節(jié),特別是通過讀體會人物的感情并理解人物的語言。整體理解故事并排序,再到分圖學習故事,理解細節(jié),體會人物的語言和語氣。
故事內(nèi)容教學之所以能贏得學生們的喜歡,其原因就在于故事內(nèi)容教學擁有生動的情節(jié)和無處不在的角色化體驗。為此,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元化評價,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帶領(lǐng)學生在故事中學習語言知識,發(fā)展語言能力,獲得情感體驗。
在故事內(nèi)容教學中,我們應如何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例談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The king’s new clothes,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時設計Let’s watchtheflashandanswerthe questions.通過視頻、聽力等形式,讓學生快速瀏覽故事,并能提取故事的基本信息。通常在觀看視頻或播放聽力之前,我們會先設置問題,明確交代看與聽的活動內(nèi)容和要求。如:Who liked new clothes?Who made new clothes for the king?What about the new clothes?How do all the people think of the new clothes?Who laughed at the king?等問題。并在此設計兩兩“PK”的評價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對文本提取信息的能力,并且鼓勵學生能帶著問題去閱讀故事。
在課堂推進過程中,應把握核心,理解故事內(nèi)容,整體瀏覽文本提取基本信息之后,需要留有時間給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故事,逐一來理解。Read the story by yourself,underline the key words and sentences.教師應指導學生關(guān)注文本中的核心詞匯及句子,如:The king’s new clothes一文中的magic一詞,結(jié)合上下文意思,就能明白這個詞的大概意思,并能更好地對后面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m,foolish people can’t see them.這兩句話進行詮釋。學生們只要能準確抓住關(guān)鍵詞,就能“牽一詞而動全文”,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但是,教師在給予學生自主閱讀時間時,應關(guān)注全體學生,對于一些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很難進行自主閱讀,這時候就可以采取兩人、三人或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充分利用組內(nèi)學生的差異資源,進行取長補短,進行組內(nèi)積分制的互評方式,激發(fā)每個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
最后,在綜合運用環(huán)節(jié),應讓學生進行體驗表達,感悟故事內(nèi)涵。在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加入個人情感和見解進行故事表達,可以對故事結(jié)尾進行續(xù)說,也可以對故事進行重新創(chuàng)編,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生能根據(jù)自身的能力,選擇不同的形式進行語言輸出。如:學習完The king’s new clothes,學生可以對其故事進行續(xù)說,當一個小男孩嘲笑皇帝沒有穿衣服的時候,皇帝接下來會做什么?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the king,你會如何去做?這個問題的拋出,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們各抒己見。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加入師生之間的互評,因為這是語言綜合輸出環(huán)節(jié),應從學生語言表達的流利性、準確性、合作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給予不同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一次次借助于兩兩評價、小組評價及師生互評等多元化評價,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益,學生敢說、愿說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說,促進了其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總體來說,故事內(nèi)容的教學能促使學生通過大量的聽和讀感受英語的發(fā)音韻律和語言的整體結(jié)構(gòu)。故事內(nèi)容的教學語言簡單,且重復率高,有利于學生理解并逐步學會運用所學語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并且在最后的故事綜合輸出環(huán)節(jié),學生學會了交流和傾聽,學會了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助,利用有效的評價方式也能培養(yǎng)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的好習慣。教師要善于運用故事教學課,以故事為載體,充分挖掘故事教學的價值和魅力,引導學生在故事學習中,感受生活,感受英語學習中的樂趣,提升自己的英語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