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笛++周盛世++張艷萌
摘要:目前中國工程公司以EPC總承包模式參與國際競爭愈來愈普遍,EPC項目跟傳統(tǒng)項目相比,總承包商面臨更多風險因素。本文結合EPC總承包項目的特點,對總承包商在EPC國際項目中所面臨的風險進行了系統(tǒng)分類,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評價EPC總承包項目的風險,建立評價模型,最終得到EPC總承包項目的風險等級,為國際工程EPC總承包項目的風險決策提供依據。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engineering companies have widely used the EPC general contracting model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rojects, the general contractor in EPC projects is facing more risk factor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C projects, the total risk faced by contractors in the EPC international project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classified, and the fuzzy hierarchy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EPC project,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odel, and finally obtain the EPC general contract project risk level,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risk dec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PC project.
關鍵詞:EPC;國際工程;模糊層次分析法;風險
Key words: EPC;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risk
中圖分類號:F284;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2-0033-03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與推進,給眾多國內企業(yè)帶來了全新的海外市場機會和利潤。2015年,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業(yè)務的營業(yè)額相比上年增長了8.2個百分點,達到了1540.7億美元。新簽訂的合同金額比上年增長了9.5個百分點,達到了2100.7億美元。從而刺激了工程設備的出口,使出口額達到了161.3億美元。EPC承包模式是一種典型的總承包模式,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運用于國際工程承包項目中。國際EPC承包模式相比較一般的承包模式具有很多優(yōu)點,一是利潤的巨大化,二是總承包商能夠對設計、施工以及試運行合格的成本負責,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了風險,承包商承擔了大部分的風險的同時,也能夠獲得較大的利潤。由于總承包商承擔了大部分的經濟、技術、管理、金融及政治風險,所以總承包商的總體風險明顯加大。風險因素類型的多樣化和復雜化要求承包商必須以更系統(tǒng)化的方式識別和分析風險,提高自身利益。
在現(xiàn)行的風險評價方法中,模糊綜合評價法的一大缺陷是沒有量化的權重,容易受到評價人的主觀影響;層次分析法的缺陷是,經驗數(shù)據太少。本文將層次分析法與模糊數(shù)學理論結合起來,針對層次分析法中對重要性標度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然后將其應用于模糊數(shù)學理論之中,建立風險評價的模型[1]。
1 EPC國際工程總承包項目的風險分類和識別
1.1 風險因素分類原則
風險因素識別依存于風險主體,風險管理的主體不同,所面臨的風險也不同[2]。本文從總承包商的角度探討國際工程EPC承包模式的風險。風險識別需要對各種風險源和不確定性因素按其產生的背景原因、表現(xiàn)特點和預期后果進行定義、識別和科學的分類,以便于采取適宜的風險評價方法進行量化和評估,并據此制定出相應的風險管理計劃和應對措施并付諸實施[4]。
本文在結合目前EPC承包模式風險研究的基礎上,依照以上的風險分類原則此建立的國際工程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四個,分別為政治、經濟、施工、管理風險,記為A1-A4,每個一級指標下各有四個二級指標,其中政治風險包括戰(zhàn)爭和內亂、法規(guī)變化、制裁與禁運、拒付債務,記為A11-A14;經濟風險包括利率波動、通貨膨脹、延遲付款、換匯控制,記為A21-A24;施工風險包括新技術使用、技術規(guī)范變化、材料設備供應、工程地質條件,記為A31-A34;管理風險包括合同管理、施工管理、人才管理、能源管理,分別記為A41-A44。
2 EPC總承包項目風險評價模型建立
2.1 建立風險因素集
因素集是影響評價對象的各種元素的一個集合。根據風險識別結果,本文將EPC總承包項目風險所面臨的風險作為因素集[5],分為政策風險、經濟風險、施工風險和管理風險4個方面,記為:U={U1,U2,U3,U4}
2.2 建立評語集
評語集是對評判對象可能做出的各種評價結,果組成的集合,記為:V={V1,V2,V3,V4,V5}
表示風險的大小程度為:風險極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較小,風險很小。
2.3 確定各因素權重
層次分析法是T.L.Saaty等人提出的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準則決策方法。將決策問題的有關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用已定標度對人的主觀判斷進行客觀量化,在此基礎上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種決策方法。
①構造判斷矩陣。
將風險因素間兩兩對比,采用的是一個因素和另一個因素相比的重要程度的定量比較,從而可以得到模糊判斷矩陣,為降低人的主觀性對評價結果的影響,本文采用三標度法取代九標度法。
4 結論與對策
通過上述計算得出的評價結果來看,該項目的風險評價等級為中等,這是基于結合了較多的風險因素之后得出的一個綜合結果。由于在對風險評價指標進行賦權時較多的依靠專家自身的經驗,因此在模糊評價中專家的質量和人數(shù)的選取至關重要。此外由于風險的不可預見性,在實際的國際工程項目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新的風險問題,所以還需依靠項目管理者提高自身的風險意識。
根據前文的評價結果,筆者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①需要建立健全的項目組織結構和完整的人員配置。從企業(yè)內部培養(yǎng)對口的復合型人才,根據項目所在國的國情設置對應的項目管理體系。完善自身的企業(yè)文化,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②提高管理者的風險和法律意識。首先應充分的考慮到各類風險因素的存在形式,做到不重不漏、超前分析,合理地規(guī)避風險。其次要善于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③注重項目所在國的實際情況。在項目的前期應當充分調查和了解該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熟悉該國的施工技術規(guī)范以及人材機的市場價格,做好投標報價,分析項目前景。④樹立成本優(yōu)化意識。第一,作為EPC總承包項目的主要風險源之一,設計工作應當被項目管理者重視起來。第二,合理選用新材料和新技術來降低施工成本。⑤加強項目合同管理。首先要組建專業(yè)的合同管理人員團隊,定期組織專業(yè)培訓。其次,根據實際的現(xiàn)場情況,總包單位經常接到合同外的工作內容,而這些工作往往都沒有具體的文件合同,因此在遇到此類問題時應做好額外的補充合同條款,避免工程竣工結算引起不必要的糾紛風險。此外合同的變更是工程索賠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容易引起經濟糾紛的一大風險來源之一,所以在處理變更時必須獲得因甲方、監(jiān)理以及相關單位的的及時簽認,為清算索賠工作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亞娜.基于Fuzzy-AHP的灰色模糊綜合評判法在工程監(jiān)理評標中的應用[J].公路與汽運,2014(6):193-199.
[2]成虎.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劉曉燕.EPC總承包模式下承包商的風險性分析[J].產業(yè)經濟與管理,2007,19(4):2-6.
[4]穆梅,穆軍.EPC項目的風險管理[J].國際經濟合作,2006(5):40-43.
[5]林飛騰,侯渡舟.國際工程承包中的項目風險模糊層次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5(1):63-66.
[6]彭錕,強茂山.國際工程項目投標風險與決策模型的研究[J].建筑經濟,2005(1):69-73.
[7]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合作司.2015年1-11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yè)務簡明統(tǒng)計[EB/OL].
[8]張建軍.國際工程項目承包中的風險管理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7.
[9]張偉.國際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4.
[10]杜棟,龐慶華,吳炎.現(xiàn)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例精選[M].二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