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吉林師范大學文學院 吉林 四平 136000) 〖HS)〗
摘要: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是指在現(xiàn)實生活情境或語文學科領域中,使學生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研究、解決問題、表達交流等方式來獲取知識,并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研究意識。為了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變遷以及語文學科自身的發(fā)展變遷,語文的研究性學習出現(xiàn)。由于處于基本的起步階段,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仍需深入地探索。
關鍵詞:語文學科 研究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3-0179-01
一、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1.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迫切性
現(xiàn)如今,在世界范圍內興起了一股教育潮流,那就是以研究性學習為特征的素質教育,其目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精神,強調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因此語文應該適應教育改革的世界潮流,率先開展研究性學習。
然而,舊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仍舊在目前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具有重大的比例。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味的知識灌輸,進行“填鴨式”教育,使得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只停留于較淺層面。這樣的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觀能動性,也不利于學生吸收中華文化的精華,就更沒有辦法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更深一步的創(chuàng)新。想要改變這樣的狀況,就必須對語文教學進行深層次的改革,而且要著重改變原有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使學生由單純的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拥乃魅≌?。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是在為學生搭建一個學習語文的平臺,使學生能夠利用這個平臺從多方面獲取知識,并且能夠靈活地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因此,推進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
2.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開放性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特點。語文既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社會人文學科,又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工具學科,因而語文學科在社會中的運用非常廣泛。只有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學生們才能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語感、提高語言的使用能力。
語文教育改革需要實現(xiàn)以人的發(fā)展為本,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清楚地了解學生的語文水平,幫助每個學生找到自己適合的學習方式,達到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而推進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最佳方式。
二、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問題
1.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與一直以來的語文學習目標既有聯(lián)系又存在較大差異。它們的共同性在于:都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聽說讀寫。差異在于: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更加強調學生能否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交流問題的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過程中,還應該強調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一個人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乃至國家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一直以來,在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機會不多,使得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缺乏合作意識。只有當課題組內或課題組外的人士進行充分的合作交流,研究任務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因此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為學生進行合作架起了橋梁。
2.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在推進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堅持自主性原則、開放性原則以及問題性原則。自主性原則是指,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決定研究內容、研究方式和合作對象,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充當著組織者的角色,在必要時對學生加以指導。開放性原則是指,拋棄固有的封閉式的語文教學,代之以開放式的語文教學,使學生在開放多元化的環(huán)境中學習。而問題性原則是指,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內容
語文學習的選題范圍很廣,既包括課內的內容又包括課外的內容。課內的內容有詩篇、文章等,而在研究課內的內容的時候,可以研究文章的流派,可以研究文章的作者,可以研究一部書籍的創(chuàng)作背景,也可以研究文學流派……課外的內容主要包括:可以通過電視節(jié)目來了解社會,通過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研究語文學科的相關內容;也可以親身實踐,通過社會實踐來深入研究社會現(xiàn)象來推進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進程。
三、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標準
在評價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要堅持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元化的原則。
堅持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就意味著研究成果要經得起大眾的檢驗,評價的主體既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老師或者家長;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團體。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方式,既可以采用書面呈現(xiàn),又可以使用口頭評價的方式;既可以采取學生互評的方式,又可以將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結合起來。總而言之,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方式不宜單一,應該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方式,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能力真正提高。
參考文獻:
[1]吳娟.論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J].雞西大學學報,2009(5).
[2]李孔文.語言交際性:語文學科性質的本體[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12).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