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臨床分析急性心力衰竭,給予患者腦鈉肽指導治療,觀察臨床效果。方法:本組探究共計選取48例患者,疾病類型是急性心力衰竭,選取時間段:2016年5月開始,2017年4月停止。48例患者分組時利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且分別命名為觀察組(24例;腦鈉肽指導治療)和對照組(24例;常規(guī)治療),對比2組患者治療后組間數(shù)據(jù)并計算出X2、t數(shù)值。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再住院率、死亡率、β受體阻滯劑、ACEI/ARB使用率、達到1/2靶劑量率均顯著性更佳,將其對比對照組患者得出統(tǒng)計學結論是:P<0.05且存在意義。結論:給予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腦鈉肽指導治療可促使臨床療效趨于理想。
關鍵詞:急性心力衰竭;腦鈉肽指導治療;臨床效果
入組患者例數(shù)是48例,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給予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腦鈉肽指導治療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入組患者例數(shù)是48例,均選自我院,疾病類型是急性心力衰竭,研究選取時間段:自2016年5月開始至2017年4月停止,共計2組(分組方法是隨機數(shù)字表法;每組24例):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患者(22歲~79歲)平均年齡是(48.54±5.64)歲,男女患者比例是13:11,對照組患者(23歲~78歲)平均年齡是(49.21±6.35)歲,男女患者比例是12:12。對比分析2組患者組間數(shù)據(jù)得出對比結果是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軟件是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軟件,組間數(shù)據(jù)是患者各項臨床資料。
1.2方法
對照組(24例;常規(guī)治療):給予患者吸氧治療,給予患者嚴格限制水攝入量、鹽攝入量,給予患者硝普鈉治療,初始用藥劑量是每分鐘0.3ug/kg,最大用藥劑量是每分鐘5ug/kg;
觀察組(24例;腦鈉肽指導治療):給予患者BNP測量,時間段是入院至出院,指導治療目標是:BNP較就診時,下降率在30%以上或者絕對值在250pg/ml以下,合理調(diào)整心理衰竭藥物劑量且利用滴定法對藥物劑量進行檢測,達到目標劑量或者最大耐受量后,給予患者維持治療,藥物選擇腦鈉肽。
1.3測定辦法[1]
指導患者平臥,時間是0.5h,給予患者采集空腹靜脈血,血量是3ml,然后將其加入至60ul濃度在10%的依地酸二鈉以及2000U抑肽酶中,給予試管(浸在冰水中)離心處理,時間是10分鐘,轉(zhuǎn)速是每分鐘2500r,分離血漿后再利用6ml濃度為0.1%的三氟乙酸進行處理,再次離心,時間是20分鐘,轉(zhuǎn)速是每分鐘2500r,取上清液并將其保存在零下4度的冰箱中備用,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漿BNP并注意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1.4統(tǒng)計學辦法
計量資料利用SPSS19.0軟件分析并經(jīng)t檢驗(均數(shù)±標準差);計數(shù)資料利用SPSS19.0軟件分析并經(jīng)X2檢驗(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評定標準:P<0.05。
2 結果
經(jīng)過臨床分析,明顯最佳的組別是觀察組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而言,統(tǒng)計學結論是:P<0.05且意義存在。組間數(shù)據(jù)包括:治療后6個月再住院率、死亡率、β受體阻滯劑、ACEI/ARB使用率、達到1/2靶劑量率。
3 討論
急性心力衰竭在臨床上屬于危急重癥且需要給予患者腦鈉肽指導治療[2],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BNP的臨床功效是:利尿、舒張血管、利鈉以及降壓等,可評估急性心力衰竭治療效果,臨床實踐證實,給予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腦鈉肽指導治療,可通過監(jiān)測患者血漿BNP水平來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可有效延緩以及控制心衰患者病情進展[3],可促使患者預后顯著性改善。
本組研究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再住院率、死亡率、β受體阻滯劑、ACEI/ARB使用率、達到1/2靶劑量率分別是20.83%、4.16%、79.16%、70.83%、33.33%,顯著性更佳。
綜上,給予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腦鈉肽指導治療可獲得較為理想的臨床療效且值得臨床推薦以及使用。
參考文獻:
[1] 趙自瑞,李剛.腦鈉肽指導治療急性心力衰竭效果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5,37(5):683-685.
[2] 楊安維,陳乃挺,薛成龍等.聯(lián)合檢測血漿肌鈣蛋白Ⅰ和腦鈉肽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嚴重程度及預后判斷的價值[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6,23(19):3018-3021.
[3] 范瑞.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急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進展[J].天津藥學,2016,28(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