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宇
(高州市新垌中學,廣東高州,525245)
摘 要:高中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加重要,其包含的知識也更加深奧,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積極的引導,分層教學法的應用逐漸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它能夠根據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差異去進行有效的分組,實現(xiàn)學生的共同進步,在今后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對這一方法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分層法
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具備的知識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等都是不同的,分層教學法的應用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的分層管理與教育,按照學生在學習需求上的差異制定針對性的學習目標及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日常的教學指導也實行分層模式,這種方法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一、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在實際的教學中并不是每一位學生都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感興趣,不同學生在思維模式上是存在差異的,這也使得學生對不同事物有著不同的愛好。在對基礎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這種差異并不明顯,但是隨著知識難度的逐漸增加,有一部分學生就會產生所謂的偏科問題,有的學生對英語比較感興趣,有的學生則可能不喜歡學習英語,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并不能將其原因都歸結到教學失敗這一方面,而是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思維方式進行綜合的分析。高中數學知識難度更大,一些學生在學習中難免會產生無從下手的感覺,而另一部分學生可能會對數學產生較大的學習興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這種分化是比較明顯的,針對數學學習中學生遇到的各種困難,家長及學校都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學生對自身的數學學習情況也需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積極的去尋找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而不是盲目的拿自己的不足與其他同學的優(yōu)勢進行比較,這些情況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是不利的,最終就會造成學習成績的下降。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對每位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對學生在學習上的不同需求及基本情況也沒有掌握,而是比較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或者只是對整個班級的數學學習水平有一個大體的了解,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能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及發(fā)展特點,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及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對自己的數學學習情況也缺乏一個清楚的認識,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在數學學習上的優(yōu)勢,在學習中比較盲目,知識跟著老師的步伐走,使得學生的數學成績得不到實際的提高,有效的學習方法及學習經驗都比較缺乏。
二、高中數學課堂分層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1.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分層
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分組的時候,應該以學生的成績?yōu)橹饕罁?,同時要將學生的興趣及思維能力作為參考條件,對學生數學成績產生影響的因素是很多的,教師需要對不同的因素進行了解。根據了解到的問題去尋找相關的應對策略,進行教學模式上的改變。在數學課堂的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然后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狀況以及自身學習條件的差異去設計合適的教學內容。第一個層次,是將天生身體條件差、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分在一組,這類學生通常數學基礎掌握不牢固。第二個層次是將因為外界因素而對其學習產生影響的學生分為一組,這類學生通常是因為數學知識內容難度的增加或其他因素造成了數學水平的下降,但是其本身的數學基礎是比較好的。第三個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但學習方式存在不足之處,教師應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去對教學模式進行設計,提升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
2.分組備課、教學的實施
教學理念及教學實踐表明數學課堂教學需要做到精講,也就是選題要精,教學內容要簡潔,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支配,這樣才能照顧到不同層次、不同需要的學生。根據學生數學學習的不同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同學應該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這種方法的應用與復式教學比較相似。比如,在《指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先讓全體學生對指數函數的單調性進行提前的復習,然后再對比較指數大小的解題策略進行詳細的講解,通過具體的例子去講解將指數進行轉化方法,然后觀察不同層次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然后利用空余時間給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內容。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要求所有的學生成績都變得優(yōu)秀是不現(xiàn)實的,與教學規(guī)律也不相符。教師應該增強耐心,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學生的自信,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對學生數學作業(yè)進行分層布置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不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安排,還應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對作業(yè)及習題進行分層布置,使其更加合理、有針對性,確保每位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得到不斷加強,對數學知識活學活用。比如:在對“圓的一般方程”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在課前、課后布置相關的作業(yè),對第一層次的學生布置的作業(yè)內容需要以基礎知識為重點內容,讓學生通過作業(yè)對自身的數學基礎知識進行鞏固。第二層次的學生要在完成基礎性作業(yè)的同時,還要完成相應 的鍛煉思維的數學習題,使學生在鞏固“圓的一般方程”的相關知識同時能夠對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并且可以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第三層次的學生的作業(yè)需要增加一定的難度,使其在作業(yè)練習中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學生在一定難度的問題中得到鍛煉,使其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學生的自助學習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結束語
高中數學的邏輯性及抽象性的特點更加突出,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容易感到吃力,不能完全的理解教學內容,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差異化的對待,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對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進行靈活、合理的調整,讓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更加透徹,建立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及興趣,實現(xiàn)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清飛. 高中數學課堂分層教學法應用研究[J]. 文理導航(中旬),2014,01:10.
[2]薛巖磊.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 中華少年,2016,02:121.
[3]李娜.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探討[J]. 新課程(下),2016,02:95.
[4]畢敬業(yè). 高中數學課堂分層教學法的組織及實施[J]. 課程教育研究,2016,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