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兆坤
【摘要】平時我注重引導學生積累文中好詞佳句,設立摘抄本,定期做摘抄。并且鼓勵學生在日常的小練筆中運用所摘錄的語句,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使學生通過運用,將課文中的語言及時地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關鍵詞】積累 運用 提高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58-01
一、注重語言積累,提升表達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關鍵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效的教學情境,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感悟能力、表達能力、運用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1.理解、積累文中好詞佳句
在語文課上,指導學生通過內(nèi)化課文中的語言,來擴大學生的語言積累,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當前語文教學中用在語言學習上的時間太少,課堂上偏重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往往是課文讀懂了,思想內(nèi)容理解了,但是課文卻沒有讀熟,課文中的語言在腦子里印象不深,在日常的語言表達中不會運用,這應該是語文教學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之間的矛盾。因此我注重引導學生積累文中好詞佳句,設立摘抄本,定期做摘抄。并且鼓勵學生在日常的小練筆中運用所摘錄的語句,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使學生通過運用,將課文中的語言及時地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在學習《荷花》這一課時,我讓學生把描寫荷花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并想一想還可以用在哪些花上。有一位同學積累了“挨挨擠擠、翩翩起舞”等好詞之后,他在小練筆中這樣寫道:“牽?;ㄒ呀?jīng)開了不少了。大家你挨我擠的,拼命地吹起小喇叭……蝴蝶也趕來湊熱鬧,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睂W生的語言一下子變得生動、形象起來。每當看到學生將語文課文中的相關詞句運用到自己的循環(huán)日記、小練筆及作文中,我都會及時鼓勵,并且引導學生進行評議,體會如何運用自然,做到恰到好處。
2.展開聯(lián)想、拓展延伸
我注重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相關段落的寫法,進行適當?shù)姆聦懢毩暎驖u進,長此堅持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我們學習《桂林山水》這篇文章,里面描寫漓江靜、清、綠的句子非常優(yōu)美,在帶領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過后,我問大家,你能模仿她的樣子寫一段話嗎?同學們露出為難的神情。我說:“老師已經(jīng)寫了一段話,大家來聽一下?!甭犖疫@樣一說,大家來精神了,都伸長了脖子。我說:“春天來了,百花盛開,我走進公園,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公園里的花真多啊,一眼望去,滿園姹紫嫣紅,猶如花的海洋;公園里的花真美啊,紅的像霞,白的似雪,黃的如金;公園里的花真香啊,引來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它們在花叢間翩翩起舞,不忍離去?!边€未讀完,有幾個同學就笑起來了,我問:“笑什么?”他們就說:“老師是照樣子的。照得還真像?!蔽艺f:“模仿也是一種表達方法啊,你也可以模仿我的樣子寫啊?!边@樣一來呢,同學們興趣十足,躍躍欲試,結(jié)果,有的同學從色香味三方面,寫了媽媽做的菜真不錯;有的寫天氣真冷啊,從路邊的小樹光禿禿的樹枝在寒風中顫抖、街上的行人縮著脖子、連人們呼出的氣都成了白色的了這三方面寫。因而,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品讀文本、說寫結(jié)合
對于中高年級學生而言,我想:應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讓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心態(tài),讓心中的想法自然流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我手寫我心”。因此,在寫話訓練中,我注重說寫結(jié)合。如,在學習古詩《登鸛雀樓》時,在學習理解詩句意思后,學生紛紛發(fā)言,懂得了在學習上,只有不斷努力,才能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學生在循環(huán)日記中記錄下自己的心得:人只有不斷追求、不斷努力,才會成功。有的側(cè)重生活方面、有的側(cè)重自己犯錯時,自己的決心以及努力方向等。最后學生們都寫到要努力學習,聽從家長的教育讓家長放心,要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這樣就有效調(diào)動了學生的寫話興趣。
二、學習表達方法,提升實踐能力
語文課,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忘記這個根本的任務。那么,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怎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呢?
1.通過課后的思考練習題,引導學生理解內(nèi)容,領會表達方法
教材中對理解內(nèi)容和領悟表達特點的引導,涉及到諸多方面。從詞語的訓練來說,有抓住關鍵詞語帶動全文理解的,如,《草船借箭》一課,有這樣的練習題:“神機妙算”是什么意思?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币胱寣W生自發(fā)的學習,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就得營造出自由、民主、開放的教學氛圍,讓他們在課堂上盡情地讀書、說話,不斷地質(zhì)疑、解疑,使他們的思維活起來,想象飛起來,語言生動起來。
2.在課文中發(fā)現(xiàn)語言表達的特點
除了憑借課后習題,課文中還有大量精彩的語言材料值得我們學習和品味。例如: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把“橫”換成另外的詞,你覺得有什么不同?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聲”是確數(shù)嗎?等等。課文中這樣鮮活的語言是很多的,關鍵是我們的老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和對語言敏銳的感受能力,把發(fā)現(xiàn)的語言提出來讓學生體會并學會運用。
3.在“交流平臺”中總結(jié)某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
“交流平臺”是引導學生對一組或一個階段的學習心得進行交流。如果把一組課文的教學看作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的認識發(fā)展過程,交流平臺就起著幫助學生把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再用來指導實踐的作用。
總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程應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
參考文獻:
[1]葉民樂.在語文教育中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J].新校園:閱讀,2016(3)
[2]金苗苗.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6(9):60-61
[3]林濤.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6(3)
[4]趙曉紅.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36):132
[5]張玉艷.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語文版,2015(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