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
(深圳市韓方廷教育科研專家工作室 廣東深圳 518032)
摘 要:課程改革日趨深入,需要大力改革初中數(shù)學教學模式,將微課應用過來;實踐研究表明,微課有著較為突出的主題和明確指向,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需求,針對化學習相關學科知識點,將學生學習興趣給激發(fā)出來,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對于教師來講,可以革新觀念,促使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提高。
關鍵詞:微課 初中數(shù)學 應用
一、什么是微課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一春教授總結的微課四微特點詮釋了什么是微課:
微課“位微不卑”。微課雖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課程宏大豐富,但是它意義非凡,效果明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
微課“課微不小”。微課雖然短小,但它的知識內涵和教學意義非常巨大,有時一個短小微課比幾十節(jié)課都有用。[1]
微課“步微不慢”。微課都是小步子原則,一個微課講解一兩個知識點,看似很慢,但穩(wěn)步推進,實際效果并不慢。
微課“效微不薄”。微課有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過不斷的微知識、微學習,從而達到大道理、大智慧 。
二、微課在初中數(shù)學中的具體應用
1.利用微課的動畫性促進課堂的有趣性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在初中課堂教學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情境設計,我們知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成功的情境設計就奠定成功課堂的一半,課堂導入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否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是評價情境設計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標準,教學中引入微課的動畫就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引發(fā)學生思考。平時上課都不聽講的學生都抬起頭欣賞視頻。作為教師這樣就很成功了!學生只要聽就有辦法提高成績。[2]
2.利用微課的重復性掌握知識,幫助學困生解決問題
微課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內容可以重復播放,學生在剛接觸幾何證明題時,由于學生存在差異性課堂上不能保證人人都能完全掌握,對于一些經(jīng)典例題部分學生不能完全聽懂或者證明過程不會書寫,而作為教者由于時間局限不能全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我們可以使用微課講解一些重點體型反復播放給他們看、聽讓老師就在他們身邊不受時間限制,學生完全自主自由學習,他們愿意播放幾遍就學幾次,直到他們弄懂為止。
3.利用微課的暫停性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完全掌握一類題
我們在初三二輪復習中學生要面對大量難題,其實許多難題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我們可以對他們進行分類,就是讓學生做一題會做一類題。我們可以使用微課講具有代表的一題,然后呈現(xiàn)一系列類似的題目,在微課中我們要盡量呈現(xiàn)題目的內在聯(lián)系性,讓學生形成對比,幫助學生突破難點,讓學生能完全掌握一類題。如二次函數(shù)與一次函數(shù)相交這個基本體型中出題者可以研究一次函數(shù)圖像上一個動點和二次函數(shù)圖形上一個動點,這兩個動點的橫坐標相等在上述兩個交點之間兩動點形成的線段長度,在微課中我們對這類題目講解之后要對比這一類題同樣的題目可以多問如求三角形面積最大值、形成平行四邊等等。還有些難題思維跳躍性很大,學生面臨難理解,我們在有限的45分鐘課堂上要讓很多學生能聽懂的確很難其實也不可能實現(xiàn),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課后要讓學生去“悟”,使用微課中的暫停,留給學生時間去思考!我們可以多次使用暫停,讓學生多次思考,多次去悟,最后我們再完整播放給學生看,使用微課的目的是多次使用暫停性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掌握一類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4.利于微課的記憶性幫助學生記憶數(shù)學概念,形成知識體系
初中數(shù)學有很多章節(jié)概念很多,記憶量很大,課時比較長,我們可以使用微課解決這個問題,把這一章的概念按接受知識的過程步步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形成體系。我們使用微課記憶概念要注意兩點:
(1)每節(jié)課上之前我們利用微課把前面講的概念一起復習讓學生做到對概念的溫故而知新吧,讓他們知識形成正確積累性。
(2)播放概念微視頻的時間可以隨意性,要充分利用時間讓學生去記憶如下課時間把微課讓學生看,就是不看了學生總可以聽聽吧,就把它作為課間音樂了。
總之我們不斷反復利用微課的記憶能力幫助學生理清楚概念,形成正確的知識體系。[3]
三、微課的設計
具體來講,微課授課指的是將教學目標確定下來之后,借助于一系列的展示方式,如視頻、幻燈片等,在較短的課程時間內來詳細的講解和分析目標相關內容。近些年來,我國開始大力研究微課,在教學實踐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習難度逐漸增大,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就可以選擇微課授課模式,讓學生靈活學習。
1.微課設計原則
微是微課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對微課時間嚴格控制,保證在10分鐘以內,通常情況下,每一段微課程只對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述,不同課時的知識點獨立存在,但是彼此之間又是緊密聯(lián)系的。比如,在講解證明三角形全等本章節(jié)時,每一種證明方式都需要作為一個課時,在上課之初,可以復習聯(lián)想一下其他關聯(lián)的三四個課時,這樣學生掌握起來比較的容易。
微課程設計過程中,需要將學生作為中心,結合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來安排課程,這樣可以更加順利的學習,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此外,在設計微課程的過程中,還需要盡量形象化的設置授課過程,教師和學生之間密切互動;通過教學實踐可以得知,采取的教學內容,越生動形象,加入了較多的圖片,學生記憶起來難度就越??;而對課堂教學的互動性進行強化,可以將學生學習興趣給充分激發(fā)出來。總之,要想提高微課程授課質量,就需要科學設計微課程,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出來,促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2.微課程設計思路
要嚴格依據(jù)“微”原則來設計初中數(shù)學微課程,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那么就需要將差異化的學習內容給提供出來,讓學生靈活選擇;為了鞏固掌握到的知識,還可以設置一些復習環(huán)節(jié),如課后檢測等。此外,與學生的互動也是微課程設計的一個重點,設置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能夠反饋意見,結合這些有建設性的意見,來及時修改和完善微課程設計模式。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學生來講,部分數(shù)學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習難度較大;并且在課堂教學時間內,學生也不能45分鐘集中注意力,因此,就可以將微課教學模式給應用到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微課程一般在10分鐘以內,能夠突出重點,有著較強針對性,學生結合個人需求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微課內容自主選擇,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充分發(fā)揮了出來;實踐研究表明,這種教學模式比較的科學和高效,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敏,雷蕾.淺析微課程在輔助中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10):123-125.
[2]呂發(fā)成.微課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2(10):99-101.
[3]陳俊武.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09,2(1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