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目設計是項目實施的基礎。微型游戲項目設計通過系列“決策重構”,實現了項目實施的視野轉變、載體轉變、組織轉變和目標轉變,形成了“玩中做”“玩中學”的全新教學形態(tài)。
【關鍵詞】項目設計;微型游戲項目教學;決策重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20-0051-02
【作者簡介】黃權,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海門,226100)教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微型游戲項目教學。
一、從教學到學習:微型游戲項目設計的視野轉變
(一)滿足需求——教學設計的目標朝向
相對于通常的以學生掌握技能為主的課堂教學,微型游戲項目教學把學生置于項目設計的主體地位,以學生需不需要、喜不喜歡、歡不歡迎、高不高興為項目設計的基本著眼點,讓每個學生從教師所提供的項目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通過在游戲中嵌入相應的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游戲中主動地建構技能。滿足需求始終是微型游戲項目教學設計的目標朝向,從這個意義上說,微型游戲項目教學設計其實是一種從供給側角度來滿足學生需求的實踐探索。
(二)個性學習——教學設計的基本旨歸
不同專業(yè)、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游戲愛好,男女生也有不同的游戲偏好,在游戲項目設計時可以結合中職學生不同的專業(yè)來構思、設計相應的微型游戲項目。例如,在蘇教版“計算機應用基礎”《Excel單元格格式設置》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設計時,筆者將單元格邊框、底紋、統(tǒng)計計算得分等知識點融合后設計成常見的填字游戲項目,起初只是簡單的單元格加底紋進行猜字謎游戲,后來考慮不同專業(yè)的學習需求,在填字游戲中添加了不同的專業(yè)元素。在美術專業(yè)教學時將填字游戲底紋做成了游戲人物——超級瑪麗,學生一打開游戲,就評價:“這是超級瑪麗,挺好玩的,快來猜字謎!”當然也有學生不滿意筆者的“畫畫水平”,在旁邊畫了更精美的人物圖片作對比,有的畫上了其他的卡通人物如哆啦A夢等。學生在游戲界面的外觀美化、色彩搭配上會比較有創(chuàng)意,專業(yè)技能優(yōu)勢就顯露出來了。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地游戲,在游戲中完成學習是微型游戲項目教學設計的基本旨歸。
二、從項目到游戲:微型游戲項目設計的載體轉變
(一)項目的微型化改造
以蘇教版“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領域四“精打細算的巧助手——Excel軟件的使用”為例,教材分為六個較大的項目,每個項目設置為四課時,項目之間沒有顯性關聯(lián)。在教學實施時出現的一些情況引起了我們的思考,如兩節(jié)課上完,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還是沒見到自己的成果雛形,難免有點沮喪,一些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覺得進度太慢,上課沒勁,開始“另類”操作。面對這樣的課堂,我們著手將項目進一步拆分,每個項目形成2~4個微型項目。例如,Excel中的項目一是“制作班級課程表”,在Excel中輸入、編輯數據,制作一份課程表;項目二是“制作學生檔案頁”,運用格式設置功能制作出不規(guī)則的表格,兩個項目的核心知識點有交叉,通過微型化改造,將項目拆分為4個微型項目。項目微型化可以使學生在1課時(或者2課時)學完時便可看見自己的作品,實現了“所學即所見”“所見即所得”,契合學生“急于見功,收獲近利”的心理,有助于學生積極心理的發(fā)展。
(二)項目的游戲化改編
計算機專業(yè)課由于嚴謹、操作性強等特點,課堂上往往嚴肅有余、活潑不足,出現了頗為令人費解的現象——學生喜歡計算機卻不喜歡上計算機課。在微型項目的基礎上,我們開始了游戲項目的艱難探索,逐步形成了游戲與項目的有機融合。例如,在Excel的格式設置教學中,我們引入了日常生活中象棋棋盤、填字游戲、飛行棋游戲等。這些游戲圖背景多樣,路線不規(guī)則,是教學的天然素材,學生選擇一款進行設計與制作,完成后玩自己制作的游戲,這樣就變原先相對枯燥的“做中教、做中學”為“玩中做、玩中學”,在學生制作并玩游戲的過程中,單元格設置相關核心知識技能點的學習目標也悄然達成。
三、從管理到治理:微型游戲項目設計的組織轉變
(一)基于共同體的學習
在微型游戲項目教學中,學習共同體自發(fā)形成并動態(tài)調整,每個成員都根據自己的實際主動或受邀加入相應的學習共同體。例如,在Flash微型游戲項目教學時,有的成員精于腳本編寫,有的成員擅長元件繪制,有的成員工于整體設計等,他們可以在不同的共同體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共同體成為個性學習的第一依附,在研發(fā)迷茫時,學習共同體成為靈感閃現的第一智庫;在作品完成時,學習共同體成為作品品鑒的第一顧客;在全力攻關時,學習共同體成為外援引進的第一助手。
(二)基于共質體的評價
“共質體”是一個生物學概念,指由穿過細胞壁的胞間連絲把細胞相連,構成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原生質的整體。微型游戲項目的評價設計具有“共質體”的性質,通過游戲研發(fā)將整個學習和評價過程聯(lián)結在一起,選擇游戲試玩是一種自我評價的過程,解剖游戲是一種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的過程,這兩個學習階段讓學生對自己、對游戲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同時為游戲研發(fā)做好了鋪墊。游戲研發(fā)成為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有效載體,學生一方面通過游戲研發(fā)深化自我認知,另一方面也在互動交流中對共同體成員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同伴互玩與其說是互玩,不如說是互評,讓作品先在共同體中“曬”,大家雖不說是“華山論劍”,但也會在心中相互比較、取長補短。全班的交流分享讓每個同學對自己和他人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沒有量化或質性的評價,但每個學生都對自己的學習心知肚明。
四、從預設到生成:微型游戲項目設計的目標轉變
(一)讓學習目標自然生長
在微型游戲項目教學中,每一個微型游戲項目中都嵌入了相應的知識與技能,并設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在這種微型游戲項目中,學習目標不再“赤裸裸”地存在,甚至在學習過程中也已悄悄地隱身,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習的固化和僵化,學生要走向哪里,要走多遠,完全是自由的。于是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尋覓學習目標的過程,他們甚至也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這就使學習目標具有無限的發(fā)散性。在微型游戲項目教學中,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微型游戲項目資源讓學生自由選擇,并且鼓勵學生改編或自主開發(fā)屬于自己的微型游戲項目,正是在這種發(fā)散性目標的驅動下,每個學生都各盡所能地“往前走”,學習目標也正是在這種“往前走”中自然生長。
(二)讓情感交流自由流淌
在微型游戲項目教學目標設計時,一方面賦予游戲以“溫度”,教師提供的微型游戲項目資源基本上都是些“暖游戲”,是經過遴選、改編的教育類游戲,游戲本身就充滿情感的力量;另一方面強化了學習過程的互動設計,如同伴互玩互品、課堂作品展示、游戲解剖互論、游戲研發(fā)互助等,打通師生、生生之間互動交往、情感交流、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的通道,共同建構起情感交融的課堂秩序。如“逃脫死亡地帶”游戲,在游戲特有的驚險、刺激元素外,亦充滿著互幫互助、共赴險境、攜手脫困的情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