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思文+王大恒
摘 要:《玉梨魂》是民國初年徐枕亞的一部言情小說,享有“言情小說之祖”的盛名。這部作品不僅以其愛情悲劇的形式,生動地揭示了封建禮教的黑暗。而且,它還作出了一些對人生存在哲理的深刻思考。與此同時,在揭示這個主題的時候,它建立起了個人與社會之間聯(lián)系的橋梁,使之具有既起源于個體情愛而又超脫于個體情愛之上的重要意義和社會價值。本文從內(nèi)容和形式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把這種形式的個體愛情歸結(jié)為“烏托邦愛情”。通過對這部文學作品的深入品讀,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烏托邦愛情”是當時社會背景下的愛情的一大特點。這種特點不僅與當時的社會變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同時也是民國時期的作家們表達拯救國家危難的精神訴求的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玉梨魂》;烏托邦愛情;民國時期
作者簡介:郎思文(1989-),女,滿族,吉林人,碩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學;王大恒(1973-),女,漢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魏晉六朝及唐宋文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6-0-02
一、引言
“愛情”在文學藝術(shù)中,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有著各自的愛情故事。西方文學中的愛情元素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神話時代。拉丁美洲文學與西方文學頗有淵源,是對這種表達愛情的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在上個世紀,拉丁美洲的藝術(shù)作家喜歡在他們的作品中描寫一種超脫于現(xiàn)實、無懼生死的浪漫式的愛情。藝術(shù)家們希望借助這種永恒的愛的描述來表達他們對理想化愛情的渴望,使心中“烏托邦愛情”的愿望能夠?qū)崿F(xiàn)。英國人文主義者托馬斯·莫爾的幻想小說《烏托邦》最早提到烏托邦一詞。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烏托邦”的內(nèi)涵不僅局限于一種理想的空間社會形態(tài),而且也延伸到人們的精神世界。它代表了一種心理意識和思想,是一種價值取向。在“烏托邦式的愛”的概念中,“烏托邦”指的是一種價值取向,是作家通過文學作品來表達自己的一種精神追求。
《玉梨魂》是一個悲傷的中國古典小說,它之所以在新舊思想激烈碰撞的中華民國時期引起轟動,并不是偶然的?!队窭婊辍返某晒?,在于當時公眾的心理。當時,西方婚姻自主的理念被引入中國并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但同時,倫理道德仍然是根深蒂固的。當時有勇氣爭取婚姻的自主性不多,并且有這樣的勇氣并付諸行動更少。因為要打破法律的約束,往往會遇到強大的壓力。因此,人們將面臨著很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將失去很多東西,有時包括自己的生活,所以在舊的和新的婚姻制度的銜接的轉(zhuǎn)折點的表現(xiàn)愛情悲劇。《玉梨魂》形容不違背人是違背禮儀的。只有思想沒有精神,愛的精神是最適合的半新讀者的審美情趣,也符合斗爭,但缺乏勇氣,但眼淚傾向于欲望和情感的心靈的澆注。因此,本文以《玉梨魂》為例,從內(nèi)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對“愛情烏托邦式愛情”的具體特點和價值進行了分析。這樣,有助于我們理解中華民國時期愛情書寫的文學價值。
二、《玉梨魂》的內(nèi)容分析
《玉梨魂》描寫的是何夢霞與白梨影、崔筠倩這三個人的情感糾葛。雖然何夢霞和白梨影彼此相愛,但這是不被允許的封建關(guān)系,所以何夢夏決定不結(jié)婚,忠于白梨影。所以,崔云倩和他的嫂子在一起。最后為了成全何夢霞和崔筠倩,讓他們幸福,白梨影選擇了犧牲自己。崔筠倩在知道事情真相后,也被白梨影和何夢霞的愛情深深感動,最后也選擇離開人世。故事的結(jié)尾,何夢霞在白梨影的叮囑下,去日本留學了,回國就參加武昌起義并壯烈犧牲。這就揭示了愛情悲劇和封建禮教之間內(nèi)在的因果關(guān)系。
從何夢霞與白梨影、崔筠倩的愛情悲劇來看,這不是愛情悲劇的外部原因,但暴露了悲劇的深層原因。也就是說,從情感和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內(nèi)化的自我之間的矛盾,何夢霞和白梨影的悲劇,一定程度上程度表達最深刻的倫理。這種悲劇揭示了個人意識覺醒,仍然迷失在現(xiàn)實中,自我意識和情感的鴻溝會顯示一個深度異化程度的儀式。這是對中華民國的政治體系建立后成為了人格的艱難轉(zhuǎn)型的真實寫照。赤裸裸的悲劇世界的倫理,是清代文學與現(xiàn)代文學的禮教吃人主題有的對接,但新思想的萌芽也裹著傳統(tǒng)文學形式的外殼。
筆者選擇的人物不再是風塵女子或失意的女子,懷才不遇或浪漫的天才,而是一個孤獨的才子佳人的寡婦。她們的身份特殊,注定要與她們的愛情不同。同時,他改變了愛情的結(jié)果,是不快樂的,不是愛,而是不愛的女主人公死于悲傷。這是寫一個困難的時期,用自由的愛,男英雄加入軍隊,體現(xiàn)出奮勇抗爭的精神?!队窭婊辍吠黄埔郧楣?jié)為中心的傳統(tǒng)模式,特別注重寫兩個人的情感互相摩擦、相互觸動。在這樣的敘事抒情小說中,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可以寫在這樣一個感人的,不快樂,可悲的故事。一個重要的訣竅是敘事減緩了心理時間拉長的節(jié)奏。《玉梨魂》試圖為讀者提供一種情感體驗,增加小說和抒情因素,具有很強的表達意義和主觀色彩,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獨特的審美效果。
三、《玉梨魂》的語言和形式分析
打開《玉離魂》,它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言情小說,因為它大篇的是文言文,還有許多駢散句,還有許多文言寫成的書信和詩詞。事實上,它是文白結(jié)合的言情小說。而且文言占絕大篇幅,怪不得劉瑞瑞同學大呼上當。但徐枕亞的《玉離魂》是以駢散夾雜的電壓文筆寫出,適應了文白轉(zhuǎn)變的時尚,大受崇尚新潮的風流世子、閨中深秀的歡迎,徐枕亞也一躍成為上海灘最熱門的小說家。
《玉離魂》寫的是一個家庭教師名字叫何夢霞和他的學生的寡母梨影相識、相惜、相戀的故事。這種情況在封建社會時大逆不道、悖逆理法的,所以他們那么小心翼翼、戰(zhàn)戰(zhàn)兢兢,有很深的負罪感,從未想過突破“發(fā)乎情,止乎禮”的束縛。夢霞愿意為梨影孤獨一生,梨影愿意為夢霞義無反顧地去死,在小姑筠倩給她介紹過信是婚姻是自由的思想之后,她沒有勇敢的沖破封建藩籬,想的卻是把小姑和夢霞撮合到一塊,以期保全自己的名聲又可以和夢霞“藕斷絲連,來日還可親近”。我覺得她真糊涂甚至自私,要她大膽的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有點不現(xiàn)實,可是她怎么可以將一個無關(guān)、無辜的人牽扯進來,到頭來使一個具有新式思想的健康健全的女子郁郁成疾,不多久就自怨自艾的死去,很是可惜。故事的結(jié)局是梨影患肺病而卒,筠倩自殉,夢霞參加武昌起義,這三個人物都把熾熱的愛情化為一股自我毀滅的瘋狂,寧可消極的自我犧牲,而不肯進取的追求生命的甜美。遇到困難,為了逃避,不做任何爭取,只求一死,這在現(xiàn)在很多人看來,是匪夷所思的。《玉離魂》的男女主人公都是見花落淚、見月傷情的才子才女,他們的靈感一觸即來,歌詠了許多美麗哀傷的詩句,里面的很多詩詞都非常美,比如“枕邊被角,繡滿淚花”,這句很唯美、形象,但有的句子有略顯得迂腐、呆板,有點無病呻吟的嫌疑。
總之,《玉離魂》以獨特的體裁形式與語言結(jié)構(gòu)呈現(xiàn)新舊交替的特點,輝映出近代文學的余彩。作品無論是形式外衣還是精神內(nèi)核,均是社會轉(zhuǎn)型期的真切印記,反映出那個時代的人性與情愛的問題。
四、結(jié)語
《玉梨魂》是“鴛鴦蝴蝶派”開山祖師徐枕亞的代表名作,可謂風靡一時。1912年,它在提倡革命的報紙《民權(quán)報》上連載時就很受歡迎,后由民權(quán)出版部發(fā)行了單行本,短短兩年間便售賣了十版。《玉梨魂》的故事并不復雜,講述的是小學教員何夢霞與系出名門的崔家寡婦白梨影的愛情悲劇?!肮褘D再嫁”的情事,今人或已司空見慣。但在帝制剛剛終結(jié)的時期,倫理觀念還相當陳舊,《玉梨魂》中表現(xiàn)出的婚姻自主、戀愛自由的現(xiàn)代情愛觀念頗能激起那時青年男女的內(nèi)心共鳴?!队窭婊辍返摹盀跬邪類矍椤狈从沉嗣駠鴷r代作家內(nèi)心的訴求,挽救民族危亡,真心國家的愿望。且這部小說辭藻富麗,文氣充沛,以駢文體式敘說悲情,更顯哀感頑艷、綺麗動人。這些都是它暢銷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趙孝萱.“鴛鴦蝴蝶派”新論[M].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1.
[2]陳世強.“鴛蝴派”始基徐枕亞的舛錯婚戀與哀情文學生涯[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8卷第1期.
[3]土韜著,方行、湯志鈞整理.土韜日記[M].北京:中華書局,1997.
[4]宣鼎.夜雨秋燈錄[M].濟南:齊魯書社,2009.
[5]代順麗,土韜.小說創(chuàng)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