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濤
在現階段,我們面臨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學,在農村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小學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是每一個小學英語教師無法回避的課題。
一、學生面臨的問題
1.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大多數學困生認為英語學習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而他們的記憶力恰恰比較差。有時就算好不容易記住了一些單詞和句型,也不會靈活運用。他們往往只注意一些孤立的現象,忽視語言間的內在聯系與隱蔽條件的分析,因而容易產生語法失誤。既然找到了小學英語學困生的原因,我們進行轉化工作時,一定要要因材施教,對癥下藥,使每一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2.認識和感知性較差,對英語語言的知識結構感知不準確,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他們對于語言的形成缺乏足夠的敏感性,在初始年級階段,就會產生語言與實物之間的聯想障礙。
3.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幾乎所有學科學困生在學習上都存在一個共性的缺點: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英語學習來講,課前不預習課文,課上注意力不集中,課后缺少 足夠復習鞏固,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對于非母語的認知,是造成學生效果差的主要因素。
二、如何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外部環(huán)境
作為一個年輕教師,英語教學管理和規(guī)范大多處于模索階段,現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外部環(huán)境,把英語教學放在一個平等或優(yōu)先發(fā)展的地位,從而保證學困生的轉化有必要的空間和時間優(yōu)勢。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用心給學生提供英語交流的機會,設置語言情境,使他們身在境中,切實學好英語。
三、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遷移能力
1.在單詞教學時,滲透語音教學,并從音、形、義上進行歸類,幫助學生提高識記與詞的效率。
2.注重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實現師生之間零距離交流。營造”愛”的氛圍是很重要的,因為愛是有感染性的。只有你先”愛”學生了,學生才會喜歡你,進而喜歡你所教的科目。在教學中,我始終把教學過程作為向學生 傾注愛的主渠道。學生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和歡樂氣氛中學習,能有效地消除他們學習英語的心里障礙,開創(chuàng)敢講英語、爭講英語、愛講英語的局面。
3.鼓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遠比譴責和訓斥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作為教師我們沒有權利選擇教育對象,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的開發(fā)他們的智力,這是教師責無旁貸的職責。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民主的氣氛會引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堅定學習意志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
4.加強解題方法的指導。如聽力練習中的聽句子把句子中所缺的單詞補充完整這一道題,學生經常只寫單詞而忽略了單詞的正確形式。教師在平時的練習時就要訓練學生養(yǎng)成積累單詞的好習慣。
四、尊重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
教師在目標的確定、新知的探求、練習設計中分層設計、區(qū)別對待,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多給學困生創(chuàng)設機會體驗學習的成功感。尤其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活動,通過研究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通過對班級不同層次學生的研究,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學生的不同特點。通過對學生的分析,在學習能力上分出層次,在學習風格上歸成類別。
五、開展教學競賽活動,調動學困生學習積極性
英語教學本身包含著許多枯燥的因素,單詞、短語、句子和課文的記憶,都需要學生進行重復地讀,重復地背,而這對于那些貪玩懶惰的學困生來說,無疑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怎樣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那就要靠教師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法,采用游戲的方法來促使學生主動地去記憶單詞,或要求學生利用單詞和句型自編兒歌,自制謎語等,從而調動學困生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學英語很有趣。像這樣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等,不僅提高學生的興趣,而且還有利于學生的整體結合。
六、遵循規(guī)律,養(yǎng)成習慣
首先要有良好端正的態(tài)度和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困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在與學困生的接觸當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學習目的的不明確,從而導致學習態(tài)度的不端正,因此通過開展教育性的活動引導學困生正確認識學習,講名人故事,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理想,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樹立身邊的學習榜樣,表獎進步大的學 生等,堅持耐心細致的正面教育,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系起來,促進學困生工作的開展。
總之,要轉化學困生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作,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歷程,就小學英語學科來講,每位教師都要對他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正確的態(tài)度,熱情地善待每一位學困生,將不同學困生進行歸類,然后實施針對性的轉化途徑,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經過一系列經驗總結,最終把我們的學困生轉化為優(yōu)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