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蓮
摘要:文言文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板塊,一直以來都是教學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的著眼點和立足點。在高中階段,學生除了需要掌握相應(yīng)的文學素養(yǎng)知識之外,還需要將自身的古文知識能力水平發(fā)揚光大,因為學習文言文不僅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代文字的能力,同時也能夠幫助他們了解到整個古朝代的背景,因此,本文接下來就將通過闡述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的價值,談?wù)勅绾螌⑵鋵崿F(xiàn)價值的最大化。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價值淺析
隨著新課改目標的不斷更新和完善,教育界對于教學的宗旨和主張也有了新的要求和規(guī)范,同時,當前的語文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已經(jīng)逐漸開始步入預(yù)先發(fā)展的軌道,除了和新的潮流文化接軌之外,也需要將以往的歷史文化精華納入其中。特別是在高中階段,學生需要被傾注一定的知識水平,而文言文涉及到的知識點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人性的更多層面,因此,在高中階段幫助學生完成文言文的價值賞析,幫助高中生理解文言文的真正內(nèi)涵,認清文言文的價值,是本文接下來要陳述的重點。
一、語言簡練,節(jié)奏感強
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是魯迅先生所寫的《狂人日記》,可以說白話文給人們的日常交流帶來了許多便利,因為白話文將字里行間所想要表達清楚的意思讓對方盡收眼底,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文言文失去了它的重要性[1]。正相反,文言文作為由古代相傳至今的語言,在文字的精簡和節(jié)奏感方面一直都是白話文無法超越的,在關(guān)于同一件事的表達上,白話文和文言文的精簡程度有時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比如當對方提出請求你出任某一工作的時候,因為自身能力所限想要推辭,用文言文表達出來就是:“受邀之誠惶誠恐,然余能力所限恐無法為之?!保贿^白話文則可以言簡意賅地表達:干不了,謝謝!不過,在《蘭亭集序》中,有一句話是:“少長咸集”,翻譯成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年齡小的和大的都聚集在一起,相較之下,二者中是文言文的表達更為精煉,由此可知,不管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它們在表達說話者意圖的時候都不會具有絕對的精簡性,只能是相對而言的,不過從絕大多數(shù)的文學作品來看,還是文言文將語言的精簡和準確把握得更加到位,同時也更利于記憶。
二、蘊含豐富的古代文化知識
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文言文的時候,除了了解一篇文言文的作者生平以及內(nèi)容之外,想必最重要的應(yīng)該是其中包含的豐富的文化知識了吧[2]。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的限制,人們在出行方面所遇到的難題遠非今天的我們能想象,因此,在大多數(shù)的文言文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相關(guān)的影子,比如說讀馬致遠的詩:“古道西風瘦馬?!?,我們就能知道在交通工具極度匱乏的當年,只有馬兒能夠帶領(lǐng)他們走遍天涯海角,這對高中生來說無疑能夠幫助他們?nèi)ジ由羁痰亓私猱斈甑奈幕尘?。此外,學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到和自己所學的文言文篇章相同的朝代以及社會背景之后,才能對整篇文章有個更加深刻的把握。比如在《赤壁賦》中,開篇一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边@里既望指的就是農(nóng)歷十六,如果在沒有接觸這篇文章的前提下,相信會有許多學生對于“既望”這個詞語表示疑惑不解的吧。
三、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在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得到思想的升華和靈魂的陶冶,這是因為在文言文的感染下,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到作者的心路歷程,也能通過這些情感的描寫感受到不同的人生際遇,以及他們在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的做法。老師其實可以通過細講一篇文言文的內(nèi)在,讓學生明白如何在不斷的挫折和挑戰(zhàn)中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比如在講到《游褒禪山記》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借:“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這段王安石的自白來剖析其所思所想:其實人生之事不如意的十有八九,如果每一件事都要做到盡善盡美其實也不是特別容易,但是如果我對于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用心且拼盡全力的,那么就算留有遺憾我也不會后悔。其實這段話特別能夠激勵人心,特別是對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時常感到困惑和迷茫,也對一些事情有著或多或少的執(zhí)念,如果沒有將情緒進行適當?shù)厥婢彛鋵崒λ麄兊膶W習生活還是有挺大影響的,因此,老師不妨以此篇文章作為學生的疏導方式,讓他們學會王安石那種泰然自處的豁達和安逸,不要對人生太多的無奈進行過多徒勞的嘗試,其實這也是作者想通過字里行間的話語表達的人生忠告,文言文的真正價值方體現(xiàn)于此[3]。
四、使學生具備愛國意識和責任感
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除了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能力素養(yǎng)之外,相應(yīng)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也是他們成長所必經(jīng)的洗禮,因為和知識點相比,學會去做一個真正頂天立地的人才是學生學習的終極目標,因此,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通過適量的文言文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無形之中樹立一定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比如在《離騷》中屈原用飽含悲壯的口吻向君王表達了他的忠肝義膽,雖然生不能讓楚王聽取自己的建議實行強國之道,死也要死得有點價值,不能讓整個國家都毀在奸人的手里,老師可以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大意講述,讓學生明白那句“哀民生之多艱”的真正內(nèi)涵,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比如可以通過屈原的生平,再結(jié)合這篇文章的大意進行講述。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三觀開化和初步成形的時期,如果老師加以引導,勢必能夠讓學生落實好培養(yǎng)正確的意識和責任感,這也是文言文教學在高中階段的價值體現(xiàn)[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作者的描述行成一種自己獨立的認知觀,這些認知觀如果在指引得當?shù)那闆r下,會成為學生將來的引路石和墊腳石。同時,在高中階段,文言文的存在除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更為敏銳的洞察力之外,還能夠幫助他們由古看今,明白所有的變革和變遷究竟是如何更迭和不斷前進的,這對于他們形成一種道德的認知以及一定的社會責任感,還有自強不息的氣節(jié)的養(yǎng)成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璐.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J].學周刊B版,2014,(1):150-150.
[2]馮卉.高中語文文言文興趣的培養(yǎng)和水平提高的策略[J].東方青年·教師,2013,(19):49-49.
[3]趙杰.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效率[J].教育教學論壇,2016,(32):256-257.
[4]唐光明.高中語文文言文學生自主學習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上),2016,(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