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借助啟發(fā)和探究相結合的基本方式能夠對學生探究化學知識的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繼而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和化學教學的基本效能?;诖耍瑔l(fā)和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中的大量使用,將會促使師生關系走向和諧,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并最終實現化學綜合教學水準的提升。
關鍵詞:“啟發(fā)—探究”;高中化學;教學模式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教學模式體系中學生應具有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在問題探究的同時,能夠主動獲得問題解決的基本方式和技能,讓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和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一、“啟發(fā)—探究”教學模式的發(fā)展
啟發(fā)式教學的基本概念最早由我國偉大的教育學家和思想家孔子提出,“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笨鬃釉诮逃砟畹拈_展過程中極為重視因材施教理念的使用,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開展日常學習。
探究式的教學模式起源二十上世紀五十年代,其由美國哲學家杜威提出。杜威認為科學的教育方式不但需要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知識,更需要形成科學的問題研究方式?!皢l(fā)—探究”式教學模式通常是以充分啟發(fā)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并通過大量探究方式促使學生找尋到問題的答案或者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學習方式。該教學模式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奠定和發(fā)揮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具有的主體地位,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確保學生找尋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并且積極主動地投身到日常學習過程中。而啟發(fā)和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更加注重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的分析和思考,繼而啟發(fā)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實現活躍的學習氛圍。
二、當前高中化學教學的基本情況
在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師教學水準的評價依然是借助學生的學習成績這一唯一標準進行考核,而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也承受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受到上述兩種因素的共同影響,教師對于化學實驗并不重視,甚至認為其可有可無。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僅僅重視某一部分實驗教學大綱所要求的相關內容,該種教學方式使得開放式教學模式演變?yōu)椤疤铠喪健苯逃?,其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精神都極為不利。
當前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化學實驗更多的是通過教師所設定的實驗模式進行實驗。該方式極大程度上已經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形成了固化,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受到極大地限制,最終使得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缺失。另外,高中學習階段的時間安排較為緊張,從而極大地壓縮了化學實驗學習的時間,對化學實驗教學也產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三、“啟發(fā)—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使用的基本策略
“啟發(fā)—探究”教學模式是高中化學素質教育對于化學課堂教育開展的基礎性要求,更是素質教學理念的重要表現。該教學模式是以素質教育大范圍開展為基礎所形成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借助該方式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化學學習的基本素養(yǎng)。
1.對于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應用的最終目的在于促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倘若學生只能夠形成對化學學習的熱情,卻沒有形成應有的學習能力,將會使得化學學習的基本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讓學生在全面了解和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加深研究和探索,充分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繼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索能力。譬如,在銅元素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直觀實驗的方式促使學生通過觀察并結合自身所學知識,對銅元素的基本性質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但是此時的化學教學過程并沒有真正結束,其最終目的是促使學生更加清晰地明確探究的基本意義。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化學資料的搜集,并通過相關討論和假設明確實驗教學的基本步驟。此外,在保證高中化學教學基本安全的基礎上,化學實驗必須更加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只需要進行指導。當實驗結束之后,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針對所做實驗進行必要的總結和反思,繼而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形成有效培養(yǎng)。
2.通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對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皢l(fā)—探究”式教學模式必須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fā),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究精神?;诖耍谌陆虒W模式下針對師生之間的關系提出新的要求。具體而言,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主要有以下兩種優(yōu)勢:一是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能夠順利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二是該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師生之間的關系向著更加良性的方向發(fā)展。通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確保化學實驗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繼而提升化學教學的基本水準。
(2)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開展過程中,核心工作便是對學生進行啟發(fā)?;瘜W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性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之后的化學教學工作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中化學學習本身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化學課程的基本內容和課程目標,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形成科學的教學體系,繼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銅元素性質的講解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故事導入的基本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根據實驗的基本現象向學生提問,啟發(fā)學生根據自身所學知識深入了解銅元素的基本性質和特征。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有效提升高中化學實驗學習的基本質量。
3.形成明確的學習目標
對于任何教學模式來說,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都必須形成明確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確保教學的基本效果?!皢l(fā)—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所具有的主導地位主要展現在以下方面:教師先完成實驗原理的講解,之后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形成正確理解,教師根據學習目標形成具有一定開放性和科學性的問題。對于學生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當及時進行糾正,在實驗結束之后,學生應當根據自身在實驗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和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并總結形成相關結論。該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意識較為重視,在此過程中,學生所掌握的結論通常比教師單純,形成的記憶結論更為有效。自主式學習方式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討論時間,能夠有效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學生思維產生的禁錮作用,繼而促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素養(yǎng)。
“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但是在我國,因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勻,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僅僅集中在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此外,因為應試教育在我國的教育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其對于“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正常應用產生了極大地限制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該模式的應用極為有限。但是,針對學生自身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始終具有難以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翠娥.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模式探索[J].高考(綜合版),2015(11).
[2]李 芬.“啟發(fā)—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考試周刊,2013(98).
吳英娟(1979—),女,江西上饒人,高中化學教師,中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育。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