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森林培育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2017-04-20 22:23:31鄭健
    教育教學論壇 2017年16期
    關鍵詞:教學實踐教學改革

    鄭健

    摘要:“森林培育學”是林學專業(yè)的專業(yè)主干課程,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對于提高林學專業(yè)畢業(yè)生的質量以適應林業(yè)科技和生產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北京農學院為例,從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以及考核體系等4個方面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與實踐,以期提高該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林業(yè)人才。

    關鍵詞:“森林培育學”;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6-0129-02

    森林培育是從林木種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個培育過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標和客觀自然規(guī)律所進行的綜合培育活動,它是森林經營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和基礎環(huán)節(jié)?!吧峙嘤龑W”是培育森林的理論和技術的學科,是高等農林院?!傲謱W”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其教學內容包括從林木種子生產及育苗、森林營造、森林撫育以及森林主伐更新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森林培育相關內容的理論與技術,為解決森林培育生產問題和從事森林培育工作及相關工作奠定基礎。

    隨著林業(yè)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工智能、生物工程、農業(yè)工程以及設施栽培等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林業(yè)生產中。在新形勢下,我國林業(yè)產業(yè)的發(fā)展對林業(y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森林培育學”課程教學中依然存在教學方法單一、實踐教學不足以及考核體系不健全的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森林培育學”的教學質量,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該課程的精髓,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yǎng)適應未來林業(yè)和社會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林業(yè)科技人才,“森林培育學”課程教學模式亟需進行改革。因此,筆者結合北京農學院“林學”專業(yè)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森林培育學”課程教學模式上從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以及考核體系等4個方面對該課程進行了以下探索性的改革與實踐。

    一、重組、充實教學內容

    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為沈國舫、翟明普主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森林培育學》(第2版),教材在內容編排上分兩部分,一是基礎理論部分,主要包括森林的生長發(fā)育及其調控、森林立地、造林樹種選擇、林分的結構及其培育等,為本學科的基本原理;二是技術體系部分,主要包括林木種苗培育、森林營造、森林撫育與主伐更新、區(qū)域森林培育與林業(yè)生態(tài)工程等。這種課程內容編排方式具有通用性強、地域性突出的明顯特點,但在實踐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1.將課程教學內容的原理和技術體系分割開來給課程講授和學習帶來不便,也不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林木個體的生長發(fā)育原理是林木種苗培育的理論基礎;林木群體的生長發(fā)育原理是森林撫育采伐的理論基礎;森林的生產功能及其調控原理是森林主伐更新的理論基礎;森林立地、造林樹種選擇、林分的結構及其培育等原理是森林營造的理論基礎。因此在《森林培育學》授課時,將原理和技術體系兩部分結合起來講授,如將“林木個體的生長發(fā)育原理”與“林木種苗培育”結合講授;將“森林立地、造林樹種選擇、林分結構及其培育等”原理與“造林技術、幼林撫育、造林規(guī)劃設計等”技術體系結合起來講授;將“林木群體的生長發(fā)育原理”與“森林撫育采伐技術和林分改造技術體系”結合講授;將“森林的生產功能及其調控原理”與“森林收獲與更新技術體系”結合講授。

    2.部分教學內容弱化、地域特色不明顯。本教材弱化了“林木種子生產”部分的內容,如林木結實規(guī)律、影響因素以及種子成熟等;再者,我國各地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差別很大,樹種繁多;此外,我校林學專業(yè)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的主要造林樹種及各地人工造林和森林經營方式不盡相同,再加上各地林業(yè)的發(fā)展程度以及對林業(yè)的認識層次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選擇我國南北方、東中西部主要的造林樹種,結合各自的結實特點,補充相關林木種子生產方面的內容,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基本知識。

    二、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給學生增加了較多的選修課程,“森林培育學”課程的教學課時不斷縮減,因此現(xiàn)行教學方式大多仍采用單一的“講授型”教學方法,長時間枯燥的理論教學使學生產生視覺和聽覺的疲勞,學習積極性不高,弱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素質的提高。

    1.課堂問答。提問與回答貫穿在每節(jié)課的教學中,根據(jù)授課內容隨時提出問題,使學生的注意力緊跟老師的授課思路,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如在講授“造林樹種選擇的基礎”時,先提問“什么是生態(tài)學特性、生物學特性?”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相應的補充引入課堂教學;再如講授“密度對林木生長的作用規(guī)律”時,穿插提問《測樹學》中講過的高、徑連年生長量、樹冠指數(shù)、干形指數(shù)、尖削度等相關概念。

    2.課堂與課后作業(yè)相結合。針對每次授課內容的難易程度,在授課時特意安排出5-10分鐘的時間進行課堂作業(yè)練習,以加強學生對當堂課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如“森林營造”部分中,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構成因子,密度的作用規(guī)律等原理的內容,相對枯燥且不容易理解掌握,因此采用了此教學方法。另外,還采用了課后作業(yè)的方法,目的是使學生能夠理解并系統(tǒng)掌握森林培育的相關理論知識。如森林立地分類部分,給學生布置的課后作業(yè)是:“查閱相關資料,按照詹昭寧等的森林立地分類系統(tǒng),分析自己所在家鄉(xiāng)(細化到地市級或縣級)屬于哪個森林立地類型?”

    3.結合時事熱點,活躍課堂氛圍。根據(jù)授課內容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的一些與課程知識點相關的現(xiàn)象,活躍課堂氛圍,如講授造林密度的作用規(guī)律時,可以聯(lián)系我們現(xiàn)在的人口密度激增的社會現(xiàn)象,播放1-2張有關節(jié)假日期間火車站購票、各大景區(qū)旅游的人山人海的場景照片,通過感知過大的人口密度對人的心情的影響,使學生深入理解密度過大對林木生長的影響。

    三、加強實踐教學

    “森林培育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教學實踐是該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理論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之前的必要準備階段。然而目前由于“森林培育學”課程的教學時數(shù)的縮減,使得該課程教學實習的時間僅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很難使學生充分實踐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為解決這一矛盾,在教學實踐中,首先是結合學校的教學實踐基地,盡量安排該課程最最精華的內容(如苗圃規(guī)劃、育苗課程設計、造林規(guī)劃設計調查與造林整地、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撫育調查設計等)進行教學實習;其次是結合“專業(yè)實踐課”開展苗木繁育(播種、扦插、嫁接等)、苗木移植、苗木修剪以及苗木生長規(guī)律調查等實踐內容。

    四、完善考核體系

    目前,森林培育學考核通常采用單純的閉卷考試,這種考核方式僅注重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卻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對創(chuàng)新的探索過程,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個性特長的發(fā)展。因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推行由筆試、實驗實習、課堂討論、課程論文等幾部分組成的綜合考核,以考促學,引導該課程的教學更加注重人才的實踐技能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五、小結

    課程教學研究是一個長期過程,而且應與時俱進?!吧峙嘤龑W”作為林學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我國未來林業(yè)發(fā)展的水平。為了滿足我國林業(yè)產業(yè)的發(fā)展對林業(yè)人才的需求,筆者認為“森林培育學”教學改革應該結合當?shù)氐牡赜蛱攸c,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精選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模式,綜合多種教學方法,利用先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yǎng)適應現(xiàn)代林業(yè)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沈國舫,翟明普.森林培育學(第2版)[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1.

    [2]曹兵,賴生渭,宋麗華.“森林培育學”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中國林業(yè)教育,2005,(3):55-56.

    [3]李榮,宋宇洋,唐城.森林培育學課程的創(chuàng)新改革與實踐[J].時代教育,2014,(9):66.

    [4]孫時軒.造林學[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0.

    猜你喜歡
    教學實踐教學改革
    基于三維軟件和云班課APP的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實踐
    職業(yè)(2016年10期)2016-10-20 22:23:49
    中職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職業(yè)(2016年10期)2016-10-20 21:59:29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37:05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基于人才培養(yǎng)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shù)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蒙阴县| 津南区| 乐昌市| 新民市| 清远市| 苍南县| 嫩江县| 武宁县| 资中县| 潼南县| 同仁县| 台中县| 阿巴嘎旗| 襄樊市| 东乌珠穆沁旗| 天津市| 昔阳县| 高碑店市| 天气| 清镇市| 广元市| 五华县| 宿松县| 洮南市| 阜康市| 台东市| 那曲县| 黔江区| 呼和浩特市| 灵寿县| 乌鲁木齐县| 丁青县| 江永县| 德惠市| 华蓥市| 泰顺县| 铅山县| 依安县| 娄烦县| 留坝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