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勇
摘 要:在初中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差異性教學的呼聲越來越高,開始有更多的學者以及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所謂的差異性教學,就是要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能夠以這些個體差異性作為教學設計、教學活動的依據(jù)和前提,給予每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真正做到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
關鍵詞:初中體育;差異性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202-01
差異性教學強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主要以學生個體為主要教學對象,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需要,作出相應的響應性反映,比如希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教學速度。在體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水平或類型都應以適應學生的需要及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興趣為前提,既立足于學生的差異,但又不消極的去適應學生的各種差異,培養(yǎng)全方面發(fā)展的人才。
一、合理分組,明確差異
分組學習,是落實差異性教學的有效手段。通過合理分組,將班級中體育素質高、中、低的學生區(qū)分出來,并有針對性的采用不同教學手段,不同的教學內容,對他們展開差異性訓練。這樣所有的學生都能夠以最接近自己能力的方式取得進步,既得到了鍛煉,又樹立了學習信心,這對他們未來的體育學習有很好的幫助。
比如:在“長跑訓練”中,教師將全體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學生耐力最好,速度快;B層次學生耐力一般,速度較快;C層次學生是耐力與速度都比較弱。如果全體學生一起鍛煉,那么C層次學生,必然會跟不上節(jié)奏,訓練完成效果差,也會拉低整體訓練質量?;谶@些差異,教師將他們獨立分組。A層次學生訓練強度大,作為示范領跑,率先進行訓練,此時B層次、C層次學生一旁觀察動作要領。在A層次完成訓練之后,教師要求B層次學生緊跟著訓練,由于B層次學生接收能力較強,在教師的指導,以及A層次學生訓練之后,他們的節(jié)奏也會得到一定調整,受到A層次學生的帶領,他們的訓練效果也會比較好。這個時候,C層次的學生已經(jīng)觀看了兩輪訓練,對技術要領的學習時間長,自我消化的時間也很長,此時教師給予指導后,開展訓練,他們的訓練效果也能夠得到保障。通過這樣的方式,全體學生都得到了最好的鍛煉,訓練強度適中,每個層次的學生既得到了訓練,也不會覺得有壓力。
二、激勵教學,尊重差異
激勵教學是推動差異性教學開展的關鍵,教師懂得運用激勵性的教學用語,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獲得學習自信,如此才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決定了,有些學生非常產(chǎn)生學習體育,而有的學生即便是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的成績依舊不盡人意。如果此時,教師不急于他們鼓勵和激勵,他們很有可能就此喪失了學習體育的信心,體育素養(yǎng)也很難再有提高。這就要求初中體育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合理進行激勵評價。
比如:進行“跳箱”訓練的時候,一名學生要跳過比他高很多的跳箱,他試了很多次都失敗了,此時教師和同學每次都給他滿滿的鼓勵,這個小孩在第五次失敗后終于成功了,所以激勵和鼓舞對學生成功與否真的很重要。讓學生嘗到“我也行”的成功的喜悅來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消除學習心理上的障礙,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優(yōu)化考核,承認差異
采用統(tǒng)一的考核標準,不僅會使差異化教學的效果難以得到直觀體現(xiàn),也會使大部分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影響。因此,為了使差異化教學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發(fā)揮,應當建立與差異化教學相匹配的差異化考核方式。
比如:“跳遠考核”,針對身體素質好的學生,教師在他們跳過一次之后,可以適當增加跳遠距離,提高考核的要求,看看他們是否可以完成。而針對在跳遠方面能力不足的學生,可以以簡單的標準進行考核,考核氛圍幾個層次,只要過了最低的層次,考核就視為合格,對于成績依然不理想的學生,應當鼓勵其在坦然面對的基礎上,繼續(xù)努力。對于最終成績的組成,可以分為多個部分,如日常評分、自我評分和考試成績得分等,最后取綜合得分,同時還可以考慮在最終得分中添加同學互評這一部分,幫助學生形成互幫互助的體育學習氛圍。
四、教學現(xiàn)狀,看清差異
1、學生對初中體育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許多中學生只重視中考應試科目,對體育課采取忽視的態(tài)度,他們往往認為體育課就是休息課、玩耍課,沒有學習內容。這種認識上的嚴重缺陷使學生們對體育訓練課提不起興趣,體育訓練教學成效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
2、教學模式落后于時代發(fā)展
由于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體育課長期被忽視,這導致了體育學科的教學改革步伐也相對滯后。目前,許多學校的體育訓練教學依然停留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階段。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學生們感到單調乏味甚至感到厭煩。這對于提高初中體育訓練教學成效極為不利。
3、沒有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運用已在中學學校教育中展開并迅速普及起來。然而,許多體育教師卻認為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只是一種課堂內教學的手段,不能適用于體育訓練教學,這種認識上的缺陷不利于發(fā)揮信息技術手段在展示體育訓練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方面的優(yōu)勢,減弱了體育訓練教學的吸引力。
總之,差異性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推動了初中體育教育的整體發(fā)展,為全體學生提供了全面發(fā)展的機會,更加符合因材施教,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
參考文獻
[1] 差異性教學在高中體育課堂中的運用探討[J].朱志丹.中國校外教育.2011(17)
[2] 中學體育差異性教學初探[J].閔海洋.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