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飛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089-01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可以穿越時空,接受時間的檢驗,讓后人領略他的魅力。中學生閱讀名著,不僅能領略到當時的社會與文化狀況,也能感受到來自遙遠時空的魅力,體會作者的內(nèi)心與思想情感。更為關鍵的是,在學習古人的遣詞造句和精心的布局的同時,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將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來,讓學生們在當代紛亂繁雜的快餐文化中尋找到心靈的棲息之所。因此,閱讀中國古典名著就尤其重要,那么,究竟怎么樣指導學生閱讀名著呢?本文將以《紅樓夢》為例,淺談指導學生閱讀名著的方法。
一、初識伊人——略讀
在略讀方面,要對書的內(nèi)容有所了解。但是了解的方法有很多,老師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對學生的略讀進行一些指導。
1.老師在課堂上用一些時間,做一個名著導讀。把《紅樓夢》大致的故事情節(jié)和主要的人物關系和思想主題等給學生講述清楚,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也可以播放一些經(jīng)典的視頻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對學生進行分組,布置相應的閱讀任務。例如,我會將學生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相應的章回。每個小組20回,學生在組內(nèi)選擇小組長,分配給組員相應的人物,每個成員要完成至少兩回的章回簡介。在閱讀課上,向老師和同學匯報。但是其他同學也要按照閱讀進度讀書,每周讀6個章節(jié)。在同學匯報的時候,大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最后老師做出總結(jié)。好的方面提出表揚,不足的地方加以改進。
3.閱讀時要注意有所取舍,提高閱讀速度。第一次的略讀要注意閱讀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詩詞、句子都可以先放下,只要對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和主要人物的關系和性格特點有所了解,就達到了略讀的目的。
二、掀起你的蓋頭來——精讀
在精讀方面,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教師以講授課文為例,讓學生學會如何精讀。在高中課本中,紅樓夢的選篇有好幾篇。必修四里面就有《寶玉挨打》,人教版課本里面也有《林黛玉進賈府》和《香菱學詩》等,教師可選擇一篇文章進行教學范例,指導學生概括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體會人物性格,分析環(huán)境描寫以及感悟文章的思想。同時也要注意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加深學生對經(jīng)典名著的理解和感悟。在上課時,教師也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等。
2.引導學生對作品做精細化的閱讀,并做相應的批注。比如書中故事情節(jié),人物,語言,環(huán)境描寫,詩詞歌賦等,都很值得我們?nèi)ゼ毤毚ΑT陂喿x的過程中,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或詩詞,都可以在書上寫出自己的心得。或者對哪些人物有了新的認識都可以做一些批注,這樣有助于我們的精讀。
3.以讀促寫,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語句,在全班之間相互交流??梢詫⒆约旱拈喿x心得寫在摘抄本上。內(nèi)容可以關于故事情節(jié)、人物、主題、思想等方面。在閱讀課上,老師可以選擇寫的較好的文章進行班級展覽或者宣讀,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寫作興趣。
4.在精讀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一定要讓學生讀一些評價《紅樓夢》的經(jīng)典文章或經(jīng)典書目。學生通過閱讀不同的人的觀點,對人物的評價,可以從中更深刻地領會到《紅樓夢》中人物的精神世界與內(nèi)心世界,同時也能更好地達到精讀的目的。
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研讀
研讀是對精讀的進一步的深化和升級。如果說精讀是詳細地讀,那么研讀就是精讀之后的專研。
1.深刻體會人物的性格與內(nèi)心,領會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對于書中的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價和認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給書中的人物作傳,但是作傳或者寫文章的時候,不能和精讀的時候相同,精讀的時候側(cè)重的是對文章語言的理解,但是研讀則要側(cè)重于對人物的研究。因此,學生寫文章的時候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對人物進行評價和賞析,要將人物寫深刻,最好要挑出能夠體現(xiàn)個人獨到見解的文章。教師也可以在閱讀課上向?qū)W生展示優(yōu)秀的范文。
2.書中有很多詩歌詞曲,學生們也可以對書中的詩詞曲進行研究。比如對于書中的金陵十二釵的判詞,大觀園結(jié)社所作的詩詞以及各個謎語等。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對這些判詞進行研究,寫出自己對每個人物的性格的看法,也可以進而揣測在曹雪芹心中人物的命運如何。優(yōu)秀文章教師也可以進行班內(nèi)展覽和表揚。在最后,教師可以將所有的優(yōu)秀文章集結(jié)成冊,鼓勵學生將閱讀名著的習慣堅持下去。
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方法方式有很多,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從略讀、精讀、研讀等方面對學生加以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都t樓夢》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所在,我相信,以上方法一定可以給老師一些思考,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從而傳承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領略古典名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