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麗,胡梅鳳
(江西省人民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南昌 330006)
正性暗示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葛明麗,胡梅鳳
(江西省人民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南昌 330006)
目的 探討正性暗示護理應用于外科手術患者對其術中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 將80例需行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2組:對照組40例按照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40例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正性暗示護理干預。記錄2組術前1 d與術中心率、收縮壓、舒張壓等應急反應指標的變化及手術時間;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對患者術后12、24 h的疼痛感進行評估;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術中觀察組的心率、收縮壓與舒張壓等應激反應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或P<0.01),術后12、24 h的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01),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結論 對外科手術患者實施正性暗示護理,可有效減輕術中應激反應,有利于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感,提高患者滿意度。
外科手術; 正性暗示護理; 應激反應
手術是大多數外科系統(tǒng)疾病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患者極易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疑慮及恐懼心理,進而造成強烈應激反應,對手術安全性及療效均造成了不良影響[1]。為了減少患者手術應激反應的發(fā)生,筆者采用對比研究方法探討正性暗示護理應用于外科手術對患者術中應激反應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江西省人民醫(yī)院收治的需行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2組:觀察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25~65歲,平均(40.3±4.7)歲;其中9例肝膽外科,16例胃腸外科,15例普外科。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24~66歲,平均(40.5±4.5)歲;其中10例肝膽外科,14例胃腸外科,16例普外科。排除存在語言交流障礙、合并心肝腎嚴重疾病及精神系統(tǒng)疾病患者。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疾病種類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如術前健康宣教及手術準備、術中及術后病情監(jiān)測等。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正性暗示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環(huán)境暗示:在病房內,可根據患者年齡及性格特點,設置一些盆栽,或者播放一些輕音樂,營舒適、輕松的氛圍,以減輕患者的緊張與焦慮;注意保持病房內環(huán)境的干凈、整潔,注意通風透氣,讓患者感受到環(huán)境的溫馨;同一類型的外科手術患者,應安排在同一病房內,讓患者之間可相互交流,減輕內心恐懼感。2)行為暗示:提前將患者接到手術室,為患者取最佳體位;給予患者擁抱、握手及拍肩等行為暗示,使其感受到來自醫(yī)護人員的關懷與愛護,從而能夠克服內心恐懼與憂慮,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對待手術治療。3)語言暗示:進入手術室后,護士應積極和患者進行術前交流與溝通,為患者講解手術過程及保持良好心態(tài)對手術的影響及應注意的事項,給予患者安撫與鼓勵。麻醉前,患者仍保持清醒狀態(tài)時,可和麻醉醫(yī)生、手術醫(yī)師一起使用正性語言暗示,如詢問患者年齡、疼痛、性格、愛好等信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樹立患者對醫(yī)生的信賴感。4)側面暗示:術前夸贊主治醫(yī)師醫(yī)術高或手術成功率高,讓患者得到暗示,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并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愛,增加安全感。護士和醫(yī)生在交流時,應盡量使用正性暗示語言。通過使用正性語言對話,讓患者感受到手術成功率高的可能性,減輕內心的憂慮,更安心地接受手術治療。
1.3 觀察項目
記錄2組患者術前1 d與術中心率、收縮壓、舒張壓等應急反應指標的變化及手術時間;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對患者術后12、24 h的疼痛感進行評估,分數越高,疼痛越厲害[2];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3],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共10個項目,滿分共100分: 80分以上為滿意,60~79分為一般,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術中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2組術前心率、收縮壓及舒張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中觀察組的心率、收縮壓與舒張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或P<0.01),見表1。
表1 2組術前術中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s
1 mmHg=0.133 kPa。
2.2 手術時間與術后VAS評分比較
2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12、24 h的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01),見表2。
組別n手術時間t/minVAS評分/分術后12h術后24h觀察組4075.2±15.36.3±0.25.1±0.2對照組4078.6±17.38.3±0.56.9±0.4t0.37777.86748.8207P>0.05<0.001<0.001
2.3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26例滿意,12例一般,2例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5.0%(38/40);對照組20例滿意,11例一般,9例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77.5%(31/4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65,P<0.05)。
應激反應主要指的是人體受內外環(huán)境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刺激而出現的全身性非特異性反應[4]。應激反應是在意料之外情況下產生的快速、緊張狀態(tài),是對機體生理及心理反應的總和。強烈的應激反應會直接作用于下丘腦,導致自主神經系統(tǒng)及內分泌系統(tǒng)發(fā)生改變,既影響了手術安全性與效果,還可能引發(fā)術后感染。因此,減少患者術前及術中應激反應,對提高治療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正性暗示護理指的是醫(yī)護人員通過與患者交流,不在交談或言語中直接表明自己觀點、意見或態(tài)度,而是使用隱蔽或其他委婉的語言形式,將醫(yī)療技術水平、手術信息等情況傳達至患者,讓患者自己認為醫(yī)護人員之間的交流信息具有真實性,在心理上得到滿足,獲得安全感,進而樹立起信心迎接手術,從而提升自身心理適應能力,減少情緒波動,以降低術中應激反應發(fā)生率的一種護理模式[5]。本研究結果顯示,術中觀察組的心率、收縮壓與舒張壓等應激反應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或P<0.01),術后12、24 h的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01),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正性暗示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術中應激反應程度,從而提高了手術質量,有效緩解了患者因手術而導致的疼痛感,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這與相關文獻[6]論述的觀點基本無異,進一步印證了正性暗示護理在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對外科手術患者實施正性暗示護理,可有效減輕術中應激反應,有利于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感,提高患者滿意度。
[1] 楊鴻兒,凌華,賈婷.3歲以內室間隔缺損患兒行外科微創(chuàng)封堵手術圍術期護理[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53(9):75-77.
[2] 張綠云,祝妍華,亓華云.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對老年患者腹腔鏡手術的應用效果[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54(7):44-45,50.
[3] 黃春珍,李琳娜,陳少妹,等.全程優(yōu)質護理模式對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患者負性心理情緒的影響[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54(7):74-76.
[4] 許斌,侯琳,宋玲,等.手術室醫(yī)護合作實施“正性暗示語言”對患者術前恐懼及術中心率血壓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3,20(4B):5-8.
[5] 張志娥,何海蕊.全方位護理對手術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及滿意度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5,26(18):2805-2806.
[6] 樊連蓮,林美芳,韓洋,等.“正性暗示”心理干預對小型手術患者術中生理指標及恐懼情緒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8(3):307-308,313.
(責任編輯:況榮華)
2016-07-18
胡梅鳳,主管護師,E-mail:1469823945@qq.com。
R473.6
A
1009-8194(2017)01-0088-02
10.13764/j.cnki.lcsy.2017.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