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理論基礎,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出發(fā),闡述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促進英語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關(guān)鍵詞:自主;合作;探究;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17)21-0073-02
1 問題的提出
21世紀是信息時代的社會,新的基礎教育改革與新課程標準的學習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我們深知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學習主要依賴教師課堂40分鐘的教來學習,他們之間很少有溝通和交流,只有要求和管理。但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和隨著未來的社會知識更新更快地發(fā)展,這就要求打破那種教學古板僵化,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充滿求知欲、會自主學習、有合作精神的人。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英語的核心就是要以合作方式去學習新知識運用新知識。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深知學生學英語的困惑,為了提高學英語的興趣,結(jié)合這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 方案的探索與實施
(1)告訴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讓學生會自主學習。我認為學英語像學語文一樣,同樣作為語言學科,要多說多讀多積累,平時要多積累詞匯量和擴大閱讀面。小學英語平時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操練單詞,回家讓孩子也當一當小老師教一教家長或者弟弟妹妹認讀單詞。還有,就是閱讀。因為閱讀有助于鞏固和擴大詞匯、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課外應要求學生廣泛地閱讀,了解中外文化差異,向?qū)W生推薦一些難度適宜且使學生感興趣的報紙、書籍。如《English weekly》就為同學們提供了一些短小精悍的且可讀性強的文章,也可要求學生自主地去閱讀這類文章,精美的范文可以摘記背誦。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上下文推測生詞的含義,有意識地去識記一些感興趣的單詞詞組、句子,達到擴大詞匯量,培養(yǎng)閱讀速度的目的。那些課外能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廣泛閱讀的學生,他們的閱讀能力、閱讀速度提高得很快。英語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濃。
(2)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作為老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①課前提前布置預習任務,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我們使用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教材采取情景對話的形式,強調(diào)交際能力。因此可布置課前預習任務,以引導、督促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例如預習任務中可以提出幾個問題的方式:如《Lesson E Dos and Don’ts》課布置的預習作業(yè):預習Let’s talk.
1)Who are in the dialougue?
2)Try to find what teacher asks the pupils to do and not to do.
學生在自主學習小組內(nèi)交流,在課堂上,多采用小組比賽,并現(xiàn)場評價,從而大大激發(fā)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就感和榮譽感,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成就感油然而生。②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習慣的形成。老師的提問應多一些能讓學生開動腦筋的未知性問題,只有讓學生自己組織答案,而不是局限于書本上找現(xiàn)成的答案,才能培養(yǎng)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去思考,去合作討論的能力。對教材內(nèi)容特別是具有可演示的單詞,先小組討論在以Work in pairs的形式展現(xiàn)加深對單詞的理解。例如:在教《Follow me》我首先把每一個單詞或者短語用一個動作詮釋出來教學。讓孩子們除了動口跟讀,還要加手上的動作以及表情。教學之后,就小組比賽,同桌之間看哪個同學讀的好又表演的好。完了,再分大組比賽,看哪個組的同學讀的既洪亮整齊,做得又好。這樣符合小學生好動的特點,讓他們在學英語的時候“動”起來、“玩”起來,這樣就起到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教學也就容易的得多了。③課后及時復習鞏固,讓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jié)合,培養(yǎng)用英語思維習慣。課后引導學生復習應側(cè)重于對已學內(nèi)容的復習與綜合運用,可以讓學生通過單詞的聽說訓練、對課堂對話再創(chuàng)造等,總之復習應是一個總結(jié)與歸納的過程。
3 方案的成效
通過讓學生開展自主合作的學習模式,學生學會了主動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合作中體驗到了成功,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通過小組合作,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觀念,班級氣氛更加和諧有序。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內(nèi)在要求和熱情,他們感到自學是一種習慣、一種必需。同時我們教師的作用則在于有創(chuàng)建性地對學生加以引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關(guān)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造性火花,鼓勵學生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提出自己的看法,對于學生提出的富于個性的獨到見解,教師應積極贊賞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主要呈以下特點:
(1)注重培養(yǎng)并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2)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呈現(xiàn)互動的過程;
(3)培養(yǎng)了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探究知識的能力。
4 注意問題
在推廣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同時,教學往往圍繞話題展開,課堂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語言實踐機會,幾乎每節(jié)課都能看到小組討論,但通常情況下,討論結(jié)果由程度好或膽子大的同學陳述給大家聽,個別同學就靜靜的等別人說答案,可能久而久之這部分同學就慢慢的掉隊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留意這部分同學,多鼓勵這部分同學回答一些簡單問題,也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獲得自信;如果問題比較難,就采用Volunteer的方式,這樣學習較好的同學同樣有機會表現(xiàn)自己,從而獲得更大的學習樂趣,同時避免了弱肉強食的不良后果,可以避免弱者更弱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