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管理是高校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教育理念不斷革新變化的情況下,要求學生管理工作需要朝向以人為本的方向發(fā)展進步。文章針對當前大學中學生管理工作融入以人為本理念的積極意義作出了分析,然后就以人文本理念的融入途徑提出了幾點意見看法,希望可以給學生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大學;學生管理;以人為本;積極意義;融入途徑
高校教育中對于大學生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高校教育學生的生活、學習基本上都是在校園中進行的,學校對于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學生管理工作主要是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作出管理,確保大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在文化水平、思想品行等方面實現(xiàn)進步提高。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起學生的管理工作,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融入到管理中,實現(xiàn)人本化管理。
1 以人為本融入學生管理的積極意義
大學生基本上已經(jīng)超過了18歲,屬于成人的年齡階段,因此在學生管理中不能僅僅是將其作為學生,還需要尊重大學生的成人屬性,轉變管理方式,使學生管理工作能夠契合大學生的根本特點。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diào)了人這個核心主體,要求各項工作的展開都要考慮到人的實際。在學生管理中融入以人為本思想,這里的核心主體就是大學生,也就要求針對大學生所開展的管理工作要尊重大學生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融入管理活動,其體現(xiàn)出了多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1.1 以人為本的管理尊重了學生,能夠讓學生愿意接受管理。
從當前的大學生管理工作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存在不服管理的情況。而深究其中原因,這部分學生均是對管理制度或是管理方法存在意見,進而出現(xiàn)不服管理。不論是這些意見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既然有意見存在,就說明學生管理工作和大學生實際是存在一定出入的。因此強化學生管理的生本性,可以讓這些不符管理的學生轉變態(tài)度,接受管理。
1.2 以人為本的管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參與到管理當中,成為管理的主體。
學生管理工作雖然從表面上來看是教育工作者針對大學生所進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動,但是實際上,教育工作者只是在其中發(fā)揮出了引導、規(guī)范的作用,根本還是在于學生自身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監(jiān)督。這就需要學生能夠融入到管理活動中,強化自我約束和自我監(jiān)督,將自己從管理的客體轉化為管理的主體,即實現(xiàn)自我管理。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大大減少學生管理的工作量,更為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大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發(fā)展。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到學生管理中,就可以將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出來,使其在學習和生活中實現(xiàn)自我管理。
2 以人為本在大學生管理中的融入途徑
2.1 以人為本創(chuàng)建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工作開展的基本條件,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讓學生管理工作有的放矢。但是在目前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管理制度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管理制度是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fā)制定的,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因此不符合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二是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和詳細,在許多方面都不能發(fā)揮出作用。對此,就需要將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融入其中,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首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要多多采納學生的意見,根據(jù)學生的意見來制定管理制度。比如在宿舍管理這個方面,一般高校都有定時熄燈這樣的要求。這就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容易出現(xiàn)矛盾,因此在熄燈制度上就可以采納學生意見,根據(jù)學生實際需求設置分時間段熄燈或是自主熄燈這樣的制度,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利。其次,管理制度的完善也需要考慮以人為本,從這一角度出發(fā)健全管理制度。比如在學生出勤管理這個方面,對于病假必須要出示病假條才能得到批準,但是在實際中,一些身體上的不適經(jīng)過休息就能好轉,根本不需要就醫(yī),這就造成學生無法提供病假條,進而在出勤上受到影響。這就需要對管理制度進行優(yōu)化,添加一些額外條款,確保符合學生實際。
2.2 以人為本革新管理方法
目前在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基本上是輔導員+學生會的模式展開,即輔導員從整體層面上負責管理學生,而學生會的不同部門又承擔一些不同的管理任務,由此構建起一個學生管理體系。但是從實際來看,這種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尤其是學生會干事也是普通學生,在管理工作中難免會出現(xiàn)偏頗。比如在考勤上,學生會干事可能對自己班級的學生就會放松一些,對其他班級學生就會嚴格一些,這明顯就有損學生管理的公平性。因此還需要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對管理方法做出改革,確保學生管理的有效性。
2.2.1 自我管理為主,學生管理為輔。
學生管理從本質(zhì)上來說屬于一種外力的干預,通過輔導員、學生會的外部力量對大學生進行干預,使其在學習、生活等方面依照規(guī)章制度進行。這種外力干預并不能從根本上轉變大學生的行為習慣或是思想意識,因此需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fā),對大學生加強引導,使其樹立起自我管理的理念。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自己對自己進行管理,輔導員和學生會定期對學生的自我管理作出考核與評價即可,不需過多干預,這樣可以提升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管理能力。
2.2.2 引導大學生加入學生管理,體現(xiàn)出學生管理的公平性,激發(fā)大學生的積極性。
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還可以創(chuàng)建輪崗機制,針對某些管理崗位,讓大學生輪流任職,使其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中。這樣可以讓每個大學生都參與到學生管理,不僅可以提高其積極性,也可以增進對于學生管理的了解認知,有助于學生管理的深入開展。
3 結束語
學生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將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融入其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且讓學生愿意接受管理。因此需要將以人為本理念作為基礎,對管理制度和方法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管理成效。
參考文獻
[1]盧蕾.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在大學生管理中應遵守的原則與應用[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6(30):221.
[2]賀然.基于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大學生管理工作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06):208+210.
[3]李愛愛.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在大學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3(05):151-154.
作者簡介
丁慎政(1986-),男,山東省人?,F(xiàn)為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學生管理、高校體育教學。
作者單位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陜西省西安市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