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婧
[摘 要] 當前社會已經進入了信用經濟時代,實際上就是信心經濟。資本市場的完善以及企業(yè)的發(fā)展與投資者的參與是密切聯系的。因此,通過提高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將會對提高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財務能力的信心有著促進的作用,進而形成良性機制以促進資本市場的完善。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的會計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對于維護投資者權益,增強投資者信心,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投資者;信心;影響;建議
[中圖分類號] F64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4-0174-03
引言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者利益休戚相關。目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存在一些問題,如制造虛假信息、披露不及時等,不僅損害了投資者利益,降低了投資者信心,還擾亂了資本市場秩序。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增強投資者信心,引起了廣大學者的探討和關注。本文通過研究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對投資者信心的影響,以期能夠為相關研究者以啟發(fā)。
一、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概述
(一)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概念界定
要想了解會計信息質量,先要了解什么是會計信息。所謂會計信息,就是指能夠體現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和有關財務狀況的數據信息。會計信息對于企業(yè)來說至關重要,它直觀地反映著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yè)績好壞,便于企業(yè)根據實際情況科學決策。
而會計信息質量,目前有幾種不同的定義,普遍的說法是指會計信息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能力的特征總和。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征主要包括相關性、可靠性、真實性、及時性、中立性、可比性、有用性。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通俗理解,就是上市公司滿足投資者和其他關注者了解其狀況的需求的能力。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會計信息質量越高,越有助于投資者進一步了解公司,維護公平競爭的良好資本市場環(huán)境,同時也有助于上市公司樹立誠實守信的良好形象,增強投資者好感。而會計信息質量越低,說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越低,時效性越差,越容易誤導投資者,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
目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總體上不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不容忽視:
一是會計報表造假。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謀取自身利益,很多上市公司選擇對會計報表進行造假,如調高收入、增加利潤、降低資產負債率等。此外,通過修改會計報表數據,上市公司還可以在稅收上做手腳,以致出現偷稅漏稅的現象。
二是會計報表披露不夠充分。有的上市公司為了轉移投資者注意力,喜歡避重就輕,玩文字游戲,對自身有利的信息則大肆渲染、著重說明,而對不利的信息卻是點到為止,一帶而過,對于很多重要事項不加以明確解釋。
三是信息披露不及時。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對于投資者的影響巨大,決定著投資者能否迅速做出理性的投資選擇。然而很多上市公司往往喜歡在及時性上做文章。對自身有利的消息,便第一時間放出來,以吸引投資者的注意。而對自身不利的消息,在披露時間上大打折扣,能拖則拖,甚至不披露。
(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度量分析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度量缺乏一個高效的參照模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上市企業(yè)的會計部門工作量大,沒有空余時間也沒有概念建立高效的會計信息質量的度量模型,另一點則是由于貿易保護主義和反傾銷措施等不公平貿易保護條例對中國企業(yè)的限制,導致國外很多先進的會計信息度量模型處于保密狀態(tài),我國企業(yè)只能接觸到較為落后的信息度量分析模型。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會計信息的質量評估應該包括監(jiān)管機構對信息披露質量的評價、應計質量、會計穩(wěn)健性、盈余平滑度和會計信息質量指數。在這五個評估方面中,上市公司的會計部門在進行度量分析時需要加以注意的是會計穩(wěn)健性和信息質量指數,會計穩(wěn)健性是會計評估制度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等會計工作和制度構成綜合競爭力的體現,是構建良好的信息評估系統(tǒng)的基礎,因此構建良好的會計信息度量模型,首先要將已有的會計系統(tǒng)構建的平穩(wěn)有序,才能追求科學高效。而信息質量指數則是上市公司會計開展會計質量評估和建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整個度量分析的開展的基礎所在。
二、投資者信心概述
(一)投資者信心的主要特點
投資者信心主要通過投資者信心指數來體現,而投資者信心指數是由多方面組成的,包括對于股市的信心指數,以及股市中的牛市指數和熊市指數。在這幾個組成因素中,信心指數是對于整個債券市場在未來時期波動性的反映,揭示著市場的發(fā)展趨勢。牛市指數指的是的對于市場發(fā)展看好、看多,相應的熊市指數則是對未來市場不看好、看空。信心指數以50為界限,當這一指數低于50的時候,則說明對于市場的發(fā)展表現出了信心不足,不看好未來發(fā)展。相反如果信心指數高于50,則表明對于未來市場發(fā)展看好,對發(fā)展趨勢充滿信心。
(二)投資者信心的影響因素
1.宏觀經濟發(fā)展狀況。宏觀經濟發(fā)展狀況主要從整體上影響投資者的信心,這個影響從投資者的數量多少便能夠反映出來。宏觀經濟向好,上市公司經營業(yè)績飄紅的居多,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入資本市場。而宏觀經濟下行,上市公司總體上業(yè)績較差,投資者信心不足,會有部分投資者選擇撤出資本市場,轉投到其他盈利產業(yè)。
2.資本市場的表現。通常情況下,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然而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不成熟,很多時候股市并不能準確體現出宏觀經濟的走勢。因此,資本市場的自身表現情況也是影響投資者信心的重要因素。牛市來臨或者連續(xù)暴漲,投資者信心大幅增加。而熊市來臨或者連續(xù)暴跌,投資者信心會明顯不足。
3.政策的利空利多。投資者的信心還受政策的利空利多影響。比如,央行降準、降息,通常情況下會釋放市場活動,推動股市走勢上揚,從而增加投資者的信心。相反,則會減弱投資者信心。然而,這種利空利多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有時會失靈,有時候甚至會反轉。如2015年證監(jiān)會正式推出熔斷機制,在決策者看來,這屬于利好消息,能夠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然而事實證明這對于股市不亞于一場災難,證券市場連續(xù)暴跌,大大減少了投資者的信心,股民利益受損嚴重。此后雖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降準、降息,然而此時政策已失靈,收效甚微。
4.上市公司經營業(yè)績。上市公司的經濟業(yè)績是投資者信心的直接影響因素。一家健康穩(wěn)步發(fā)展、盈利狀況良好、沒有不良信譽的上市公司,總能吸引很多投資者的眼光,很多投資者選擇長期持有,并對其未來發(fā)展充滿信心。而長期虧損的上市公司,面臨停牌、整頓、退市的風險,投資者自然對其信心不足,也很少選擇持有其股份。至于那些弄虛作假、搞內幕交易的,更是被投資者拉入了黑名單,很難獲得投資者的信任。
(三)投資者信心的度量分析
投資者的投資信心是建立在客觀投資環(huán)境評估之后的主觀判斷,而投資者建立起強大的信心不僅僅需要光明的市場前景引導,同時也需要完善的公司內部體制做保障。建立起良好的會計信息監(jiān)控制度和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透明化,同時也有利于建立起公開、公平、公正的環(huán)境以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而良好的會計信息建設甚至有助于協(xié)助審計部門開展工作,這都是提升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必要保障,因此也有助于提升投資者的投資信息。企業(yè)在融資成功后仍然要堅持開展會計信息質量建設,以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對投資者信心的影響機理
(一)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對投資者信心的影響
1.會計信息質量越高,投資者信心越足。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越高,則意味著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越可靠、真實性越高,信息披露越及時,越具有參考價值。而投資者可以從中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便于作出正確合理的判斷,也越容易從中獲益。而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也有助于形成相對公平的資本市場環(huán)境,減少信息不對稱現狀,增加投資者信心。
2.會計信心質量越低,投資者信心越缺乏。虛假的會計信息不僅會誤導投資者,給投資者造成損失,而且助長了投機取巧的不良風氣,容易擾亂正常的資本市場秩序,減弱投資者信心。影響比較大的如原野財務造假案、瓊民源財務造假案、鄭百文財務造假案等,都對投資者信心造成了嚴重影響。加上當前很多投資者對會計信心真假缺乏辨別的能力,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同時,更容易讓投資者心寒,懷疑原本誠信的市場環(huán)境,嚴重挫傷他們投資的積極性。
(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盈余操縱對投資者信心的影響
盈余管理是投資者選擇投資對象的十分關鍵的一項指標。適當的盈余管理,有助于上市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對盈余狀況進行微調,從而傳遞出正確的會計信息,使股價處于合理水平。所以盈余操縱從法律上來說,是允許的。然而過度的盈余操縱,對投資者信心和資本市場秩序危害極大。
1.短時間內會增加投資者信心。上市公司通過對盈余操縱,包裝美化會計信息,為投資者提供參考,短時間內確實會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力,從而增加投資者的信心。特別是在IPO新股發(fā)行、配股和規(guī)避停牌等方面,盈余操縱的空間更大,也更為頻繁。
2.長遠來看會削弱投資者信心。對上市公司來說,盈余操縱常被用來調高凈利潤額,以此來提高股票價格。有時,上市公司也會用來規(guī)避債務違約成本,以實現利潤最大化。這些過度的盈余操縱手段不僅會影響會計信息質量,誤導投資者判斷,給投資者利益造成損失,而且破壞了公平競爭的資本市場秩序,長此以往,會嚴重削弱投資者信心。
四、基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對投資者信心的影響的建議
(一)正確引導會計信息披露
近年來,我國大力加強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建設,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約束上市公司加強信息披露,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下一步,應繼續(xù)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guī),明確會計信息披露細則,增強法律法規(guī)的執(zhí)行力。加大監(jiān)督問責力度,對于信息披露不及時、不規(guī)范的上市公司,嚴加處罰,增強對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震懾力,新聞媒體也要予以曝光,增加上市公司違法違規(guī)成本,形成“不敢違、不想違”的良好氛圍。充分發(fā)揮獨立董事的監(jiān)管作用,確保其積極有效履職,提高上市公司規(guī)范治理水平。此外,上市公司也要加強內控制度建設,賦予會計人員相應的獨立權,明確會計人員職責,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加強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和經營活動的監(jiān)督,避免受管理層的操縱影響,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質量,增強投資者信心。
(二)加快健全完善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的成熟度是影響投資者信心的重要因素。資本市場不僅是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還為投資者取得合理回報提供了平臺。當前,國內資本市場還不夠健全完善,各種虛假信息、內幕交易充斥著資本市場,特別是與歐美資本市場相比,股市暴漲、暴跌的現象時而發(fā)生,市場穩(wěn)定性不夠,投資者權益得不到保護,嚴重影響了投資者信心。下一步,要加快健全完善資本市場,一方面嚴厲打擊各類違規(guī)違法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推出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政策措施,優(yōu)化投資者取得合理回報機制,確保投資者能夠取得合理收益。此外,還應穩(wěn)定資本市場,制定有關政策時應事先作好預估,待成熟后逐步推出,盡可能減少資本市場異常波動,為投資者營造健康穩(wěn)定的投資環(huán)境。
(三)著力提高投資者的素質
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活力所在。證券市場具有很大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縱然是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亦很難把握準其規(guī)律,更不用說初入市場的新手。然而很多投資者選擇市場行情好的時候盲目跟進,一旦風向突變,這部分人首當其沖遭受損失。當前很多投資者缺乏足夠的資本市場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特別是對于上市公司發(fā)布的虛假會計信息,缺乏辨別判斷能力。因此,要大力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引導投資者熟悉證券市場基礎知識和投資相關理論,增強其辨別會計信息真?zhèn)蔚哪芰Γ硇酝顿Y,提高投資者防范風險的意識。證券從業(yè)機構在投資者申請開戶時,要對其進行理論知識宣傳和風險提示,并發(fā)放有關學習材料。鼓勵投資者利用模擬軟件進行實踐,把握市場規(guī)律,積累實戰(zhàn)經驗后再正式入市,從而增強投資者抗風險的能力,提高投資者信心。
(四)強化社會輿論監(jiān)督作用
社會輿論監(jiān)督對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規(guī)范提升中介機構,充分發(fā)揮中介機構的監(jiān)督作用,增強中介結構審計鑒定結果的真實客觀性,對于會同上市公司徇私舞弊、侵犯投資者權益的,必要時可取消其中介資格。新聞媒體、宣傳機構要做好正面引導,及時跟進,對于會計信息披露及時、真實、完整的上市公司,給予積極宣傳,對于會計信息披露弄虛作假、欺騙投資者的,給予譴責曝光,降低其品牌影響力,形成弄虛作假、人人喊打的局面。上市公司也要主動配合輿論媒體,積極接受社會輿論監(jiān)督,保護投資者知情權,提升自身競爭力。完善誠信體系建設,建立誠信紅黑榜機制,在全社會營造“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氛圍,促進公平競爭。
結語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的會計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對于維護投資者權益,增強投資者信心,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了概述,接著對投資者信心進行了概述,接著又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對投資者信心的影響機理進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對投資者信心的影響提出了建議,期望能為研究相關此類課題者以啟發(fā)。
[參 考 文 獻]
[1]蘇英健,侯雪筠.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商業(yè)會計,2015(7):17-20
[2]生艷梅,臧天郊.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與債務融資成本的關系研究[J].價值工程,2016,35(9):45-47
[3]劉廣瑞,王永樂,施文藝等.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效率:基于內部人控制的視角[J].商業(yè)會計,2015(24):10-12
[責任編輯: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