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林
?
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軍思想探析
張 林
(中共中央黨校 中共黨史教研部,北京 100091)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軍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制高點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整套關于全面從嚴治軍思想的論述,為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切實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莊嚴使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也為扎實推進從嚴治軍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習近平;從嚴治軍;國防和軍隊改革
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戰(zhàn)略任務。[1]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軍隊管理工作,多次發(fā)表有關從嚴治軍的重要講話和一系列重要思想論述,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軍事理念和從嚴治軍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從嚴治軍的思想闡釋,深刻表明了從嚴治軍的重要性、迫切性,為新形勢下圍繞強軍目標,扎實推進從嚴治軍指明了方向,也為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切實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莊嚴使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接任軍委主席以來,高度重視中國的軍事變革、國防和軍隊改革,圍繞“從嚴治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著述,構成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嚴治軍思想內涵深刻、內容豐富,是圍繞軍隊實際情況對治軍特點規(guī)律的準確把握和科學認識。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內容上,將從嚴治軍思想延伸到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領域、各個層面,涉及軍隊教育、政治、后勤、裝備等各項部隊建設的方方面面;在方法上,從嚴治軍不僅要依法治兵、治部隊,還要依法治權、依法治官,突出強調要抓軍中少數(shù),抓“關鍵矛盾”,正所謂“牽牛要牽牛鼻子”,抓住了軍中“主要矛盾”“關鍵矛盾”,其它“次要矛盾”便可迎刃而解;在地位上,以前強調“嚴”“治”只是軍隊的軟性目標,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之后成了硬性規(guī)定,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會議公報中明確規(guī)定“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把從嚴治軍的地位提高到了建黨治軍的基本方略,上升到了國家和人民的精神意志。從嚴治軍思想要求全黨全軍必須準確把握強軍目標,努力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提高到一個新高度。
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著眼于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統(tǒng)籌強國強軍事業(yè)。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強國夢就難以真正實現(xiàn)。歷史的規(guī)律表明,經濟社會發(fā)展到哪一步,國防實力就要跟進到哪一步。維護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利益,必須有與之相匹配的軍事力量。
從嚴治軍的關鍵是要在作風紀律建設上下功夫、見成效,要下大力氣解決軍內存在的問題積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軍內特別是領導干部在理想信念、工作作風、黨性修養(yǎng)、組織紀律、忠誠擔當?shù)雀鞣矫娲嬖谝恍﹩栴},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則會扭曲政治生態(tài),毒化部隊風氣,減弱軍隊的戰(zhàn)斗力,甚至會影響國家和社會的安定。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嚴肅指出:如果不通過改革從制度上根本解決問題,在一定條件下這些問題就可能死灰復燃,久而久之,軍隊就有變質變色的危險。改革強軍,首先要撥亂反正,激濁揚清。對此強調要整頓思想、整頓用人、整頓組織、整頓紀律,推動全軍重整行裝再出發(fā)。[2]確保軍中問題能夠及時解決,以絕后患。“樹德務滋,除惡務本”,軍隊是用槍桿子保衛(wèi)國家、保衛(wèi)人民的,軍中絕對不能容忍有腐敗分子藏身,必須及時整風肅紀、治軍從緊從嚴,積小善成為大善,將國防軍隊改革引向深入。努力使軍中不正之風得到好轉,確保黨的反腐目標在軍中得到落實,這就需要在全軍中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黨性原則教育、戰(zhàn)斗力標準教育、政治工作威信教育,牢固樹立奉獻意識、大局意識、集體意識、紀律意識,增強黨從嚴治軍的思想性、原則性、方向性、政治性。
堅持從實戰(zhàn)需要出發(fā)從嚴訓練部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始終堅持戰(zhàn)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標準,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堅持從實戰(zhàn)需要出發(fā)從難從嚴訓練部隊。從嚴治軍的根本目標,就是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戰(zhàn)斗力標準是軍隊建設的唯一的、根本的標準。著重強調“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軍人生來為打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不斷用打仗的標準推進軍事事業(yè)發(fā)展,不斷強化官兵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思想,讓部隊訓練貼近實戰(zhàn),努力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無不勝!當前,隨著世界新軍事革命的興起和軍隊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現(xiàn)代戰(zhàn)爭形態(tài)發(fā)生了悄然變化,建軍治軍面臨著許多新課題、新任務、新挑戰(zhàn)。只有大力加強實戰(zhàn)化訓練,重視現(xiàn)代科技與軍隊的緊密結合,推進訓練與實戰(zhàn)一體化,才能促進部隊的正規(guī)化建設,才能推動戰(zhàn)斗力要素的生成聚合,才能真正把戰(zhàn)斗力標準確立起來并落實下去,才能提高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才能不斷增強信息化條件下威懾和實戰(zhàn)能力,才能逐步實現(xiàn)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即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人民軍隊。[3]
從嚴治軍是由黨在軍隊中的絕對領導地位決定的。人民軍隊是由黨在歷史中創(chuàng)建的,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地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的歷史崢嶸中形成的。黨的軍隊創(chuàng)建史就反映了半部中國近代史?!败娛律系穆浜笠坏┬纬桑瑢野踩耐{將是致命的。我經??粗袊囊恍┦妨希豢吹铰浜蟀ご虻谋瘧K場景就痛徹肺腑!”這是2013年1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重要會議上所強調的,言辭懇切,言語中透漏出軍隊建設對國家前途命運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十九世紀中葉,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我國國門,“抵御外國侵略,實現(xiàn)民族振興”就成了那個時代的主題。此后洋務運動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以“自強、求富”為口號尋求“器物”變革,結果甲午戰(zhàn)役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器物”層面引導的軍事變革導致失??;戊戌變法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學習西方以求變法圖強,結果因不適應國情流血而終;繼而義和團運動求新求異,結果導致八國列強侵占首都北京,中國帶著巨大的民族恥辱進入到二十世紀;此后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后,創(chuàng)立了中華民國,破除封建專制制度,卻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也未能改變中國長期落后的局面;五四運動中熱血英勇的青年學生登上政治舞臺,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科學,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這些運動都是爾方唱罷我方登場,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此抱恨終生……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才成功地發(fā)出了這一時代的“最強音”——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進行著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斗爭,近代中國才逐步走上正確軌道。從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來看,是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作為新中國的執(zhí)政黨。黨的一大黨綱就明確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推翻資產階級,實行社會革命,為了完成和實現(xiàn)這一目標,幼小的中國共產黨選擇了同國民黨合作“北伐”扛起大革命的旗幟,然而北伐成功了,革命卻失敗了。面對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對革命事業(yè)的背叛,舉起屠刀屠殺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中國共產黨深刻地認識到,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戰(zhàn)勝武裝的反革命,政權是從槍桿子中取得的。八一南昌起義后中國共產黨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逐步開展土地革命,不斷在革命根據(jù)地內部積累局部執(zhí)政的經驗,確立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它發(fā)端于南昌起義,奠基于三灣改編,定性于古田會議,是人民軍隊完全區(qū)別于一切舊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yōu)勢。隨著革命武裝力量的擴大,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積極性愈發(fā)提高,最終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政權。黨在建立和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選擇以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以及中華民族的利益為根本,不斷發(fā)展并治理部隊武裝力量,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勝利,是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部隊。因此在新時期加強從嚴治軍、依法治軍必須充分的認識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歷史。
從嚴治軍是由時代發(fā)展大勢決定的,也是重大的政治要求。當今雖然是和平年代,但并不意味著軍隊就可以貪圖安逸、不思進取,應該居安思危、思而有備,時刻為保衛(wèi)家國作好準備。而今,軍隊建設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不良風氣與我們的政治目標不相契合;必須在日常軍隊管理中加緊、加嚴管理,確保軍隊不正之風早日革除,營造全軍上下團結一心、欣欣向榮的良好氛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不止一次地指出了發(fā)生在部隊中、特別是領導干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觸目驚心,不解決,改革強軍就無從談起,必須下決心把問題解決,對于犯錯誤的軍官和士兵要嚴懲不貸,決不姑息,決不手軟。當前,世情、國情、黨情都發(fā)生了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是普遍存在的幾大危險,擺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的問題也更加尖銳;另外,長期和平環(huán)境以及市場經濟、多元社會等外部因素,給軍隊建設帶來重大機遇的同時,也對軍隊管理提出諸多挑戰(zhàn),一些部隊出現(xiàn)了組織混亂、管理松懈、作風松散、紀律松弛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處理不能停于口號、流于形式,必須以實際行動來進行威懾。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的前沿,本著對歷史和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明確指出“法敗則國亂,紀散則軍崩;奢靡之始,危亡之漸”,對于犯錯誤的當政人員絕不姑息,凈化軍隊風氣,果斷查處了郭伯雄、徐才厚等貪腐大案要案。在軍中不斷強調要深刻吸取郭伯雄、徐才厚案件的慘痛教訓,從思想、政治、組織、作風上徹底肅清郭伯雄、徐才厚案件的惡劣影響,要以郭伯雄、徐才厚、谷俊山案件為反面教材開展警示教育,使各級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切實引以為戒、防患于未然,并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要把鑄牢軍魂工作抓得緊而又緊,確保部隊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指揮,軍魂是軍隊的靈魂和支撐,也是軍隊組織性紀律性的檢驗,軍魂永立,軍隊才能不倒;其次,要打造強軍文化,鞏固部隊的思想文化陣地,堅定官兵的理想信念、升華官兵革命境界、陶冶官兵的道德情操,引導他們努力成長為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再次,要培育當代革命軍人的核心價值觀,與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道,傳承好黨和軍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確保良好道德風尚永續(xù)傳承,長盛不衰。
現(xiàn)代化的國家需要依法治國,現(xiàn)代化的軍隊也必然要求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不僅是依法治國的要求,也是針對當前軍中問題的現(xiàn)實解答。黨必須堅決領導軍隊、從緊從嚴治理軍隊,用創(chuàng)新的治軍理念和實踐,構建嚴密高效的軍事法規(guī)制度、完備的軍事監(jiān)督體系、嚴密的軍事實施體系等,不斷提高國防軍隊的科學化、現(xiàn)代化水平,提高我國的軍事戰(zhàn)斗力和國際地位,為國家的強國強軍事業(yè)提供堅強保障。
首先,從嚴治軍要注重從制度機制上解決問題,樹立制度機制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實現(xiàn)抓作風建設的制度化、正規(guī)化、常態(tài)化。俗話說“制之有衡,才能行之有度”,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明確指出,從嚴治軍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必須要靠一套制度作保證。只有健全黨規(guī)國法,才能確保軍隊各項事業(yè)順利進行。因此,各級黨委必須要把落實“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制度作為首要任務,堅決維護這套制度權威性、嚴肅性。要將這項制度貫徹到部隊建設的各領域,確保部隊對黨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使“黨指揮槍”的建軍原則落地生根,行之有效。要確保這項原則得到貫徹,必須要加強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嚴格考核和選拔任用高中級干部。因為這些高中級軍隊干部是治軍帶兵的骨干,俗話講的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部隊忠誠純潔的前提是領導干部要忠誠可靠。要定期開展軍隊的忠誠純潔教育,引導樹立利黨利國利民的堅定的人生觀、價值觀,想方設法打造強軍文化,鞏固部隊的文化陣地,堅定官兵的革命意志、升華他們的思想境界、努力培育他們成長為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的革命軍人。
其次,從嚴治軍要著力糾治發(fā)生在士兵身邊的不正之風,切實把基層軍隊風氣搞端正,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提升。必須把厲行法治、整頓軍紀當作治國治軍的鐵律,當做建設強大國防的基本規(guī)律,將黨規(guī)國法軍紀自上而下一以貫之,確保軍中政令通暢、令行禁止。軍隊是高度集中統(tǒng)一的武裝力量,只有嚴明紀律,團結向上,才能形成強大戰(zhàn)斗力。古今中外,任何一支強軍都強調“軍令如山”“慈不掌兵”,關于軍令威嚴性的典故也數(shù)不勝數(shù),比比皆是,如孫武斬吳王寵姬,司馬穰苴斬監(jiān)軍莊賈,周亞夫細柳營前擋漢文帝,曹操“割發(fā)代首”,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岳家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等等。這些典故中的著名將領都深知從嚴治軍是統(tǒng)兵之道,都通過嚴格治軍打造了強大的軍隊,最終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中國歷來重視從嚴治軍、嚴格管理部隊,外國軍隊凡想有所成就也必將其作為鐵律,如美國將軍巴頓在他統(tǒng)兵打仗的“字典”里,“紀律”一詞備受推崇,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之多,他多次強調紀律是保持部隊戰(zhàn)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們發(fā)揮最大戰(zhàn)斗潛力的關鍵。還多次告訴部下,假如你不執(zhí)行和維護紀律,你就是潛在的殺人犯。正是由于他處處強調紀律、要求屬下遵守紀律,認識到從嚴治軍是建軍公律、治軍鐵律,才打造了長盛不衰的強師勁旅。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明確要求全軍官兵,牢記“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始終保持嚴明的作風和鐵的紀律。歷史的經驗教訓一再告誡我們,必須把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作為建設一支強大軍隊的戰(zhàn)略性工程抓緊,作為建設國家強大國防不可忽視的鐵律抓好,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tǒng)一和國家安全穩(wěn)定。
再次,從嚴治軍要注重科學管理、以人為本,把黨政軍民的團結抓得更加切實有效。習近平總書記把“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與“堅持以人為本的建軍治軍理念”都列為軍隊建軍治軍的基本原則,強調從嚴治軍的同時,更強調以人為本、加強團結,并多次指出“把關心關愛官兵和從嚴治軍統(tǒng)一起來”。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充分表明,從嚴治軍與以人為本是辯證統(tǒng)一、相互聯(lián)系的,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不能只顧一面而顧此失彼、因小失大。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嚴明的紀律不僅是對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負責,也是對官兵個人和前途的極大愛護。部隊中基層官兵是沖在一線的戰(zhàn)士,戰(zhàn)略地位尤其重要,更要嚴明紀律,嚴格要求自己。黨和國家也要始終把工作重點放在基層,更加關心關愛基層官兵,把人力物力財力向邊防、向基層、向一線傾斜,只有把嚴格管理與人文關懷結合起來,熱情地為官兵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積極維護官兵合法權益,注重嚴之以情、嚴之以理、嚴而有度,努力為官兵成長成才提供條件,使他們沒有后顧之憂,才能不斷激勵官兵為國為民效力,也有助于構建國家團結和諧、社會安全穩(wěn)定的良好環(huán)境。
中華民族要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人民要實現(xiàn)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須加快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我們要堅持在從嚴治軍中實現(xiàn)強軍目標,用強軍目標引領軍隊改革、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堅持在從嚴治軍中奮力實現(xiàn)強軍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把強軍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
推進從嚴治軍事業(yè),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確保人民軍隊永遠跟黨走[4]。在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人民軍隊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創(chuàng)造力、戰(zhàn)斗力的根本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永遠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人民軍隊90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歷程,無不昭示了這樣一個歷史規(guī)律:無論時代如何發(fā)展、形勢如何變化,只有堅定不移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堅決聽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揮,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黨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的根本制度和原則,中國革命、人民軍隊的建設、改革強軍大業(yè)才會始終蓬勃發(fā)展,反之,必然要遭受挫折。
推進從嚴治軍事業(yè),必須堅持和發(fā)展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當代中國軍事實踐發(fā)展新境界[5]。人民軍隊之所以不斷發(fā)展壯大,關鍵在于始終堅持先進軍事理論的指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防和軍事現(xiàn)代化改革的新的歷史起點上,對從嚴治軍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深刻表明了從嚴治軍的重要性、迫切性,為新形勢下圍繞強軍目標,扎實推進從嚴治軍指明了方向,也為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切實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莊嚴使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形成了黨在新時期的強軍思想。歷史告訴我們,革命理想高于天,人民軍隊只有用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武裝頭腦,有崇高理想信念,有為理想信念而英勇獻身的崇高追求,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敢于為崇高理想信念而奮不顧身奮斗的精神,才能讓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在強軍偉大實踐中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推進從嚴治軍事業(yè),必須始終聚焦備戰(zhàn)打仗,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的精兵勁旅[6]。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衛(wèi)和平是人民軍隊之責。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衛(wèi)。當前,世界軍事變革快速推進,我國處于由大向強發(fā)展關鍵階段的時代條件下,各種突發(fā)性、不確定性因素在增大,人民軍隊必須擁有捍衛(wèi)祖國萬里邊疆和遼闊??盏哪芰?,有力服務和保障國家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有效應對國家安全面臨的各種威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人民珍愛和平,我們決不搞侵略擴張,但我們有戰(zhàn)勝一切侵略的信心。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誰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lián)p害我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苦果。人民軍隊要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堅決維護地區(qū)和世界和平?!?/p>
推進從嚴治軍事業(yè),必須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全面提高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水平[7]。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古田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強調大力加強政治建軍,堅定不移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建立軍委管總、戰(zhàn)區(qū)主戰(zhàn)、軍種主建的新格局,實現(xiàn)了人民軍隊組織形態(tài)的整體性重塑,邁出了構建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的歷史性步伐,使得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要求下大氣力推動科技興軍,堅持向科技創(chuàng)新要戰(zhàn)斗力,為我軍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促使人民軍隊轉向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推進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
推進從嚴治軍事業(yè),必須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fā)展,構建軍民一體化的國家戰(zhàn)略體系和能力[8]。軍民融合發(fā)展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我們的國防是全民的國防,推進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事業(yè)。只有把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體系之中,全面推進經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把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結合起來,才能為實現(xiàn)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提供豐厚的資源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后勁。實現(xiàn)軍民融合發(fā)展,就是要借雞下蛋、借海出船,借用民間企業(yè)的力量、資源來裝備、補充軍隊所需,這是軍隊科技強軍的必然選擇。美、英、法、德、日等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信息高科技武器裝備所需要的高新技術80%—90%來自地方企業(yè)。因此,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軍與民兩大領域的真正合作發(fā)展融合互補就成為一對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命運共同體”。
推進從嚴治軍事業(yè),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做人民信賴、人民擁護、人民熱愛的子弟兵[9]。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人民軍隊就能無往而不勝、無敵于天下。只要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贏得最廣大人民衷心擁護,就能構筑起眾志成城的銅墻鐵壁。
總而言之,“從嚴治軍”是古今中外治軍之道的精華所在,依法治軍是現(xiàn)代軍隊建設的一般規(guī)律,這是建設強大軍隊國防總結出來的基本經驗。只有始終牢記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保持嚴明的作風和鐵的紀律,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tǒng)一、國家安全穩(wěn)定。只有嚴明紀律,才能使“從嚴治黨、從嚴治軍”方針落到實處,才能使“能打仗、打勝仗”的戰(zhàn)斗力標準牢固確立,才能使“貪圖享樂、驕奢淫逸”的不正之風能夠及時得到遏制,才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推進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強大國防,堅定不移地將軍隊改革進行到底!
[1] [2]中共中央宣傳部編印.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243、250.
[3]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20.
[4][5][6][7][8][9]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7-08-02.
責任編輯:林淑周
E266
A
1674-1072(2017)04-011-05
2017-08-05
張林(1993-),男,山東昌樂人,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專業(yè)2015級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共黨史、黨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