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雙珺
【摘要】閱讀是一種積極思維的智力活動過程。閱讀教學不僅要以培養(yǎng)閱讀技能為目標還要發(fā)展思維能力。本文結(jié)合教學案例探討了如何利用閱讀文本培養(yǎng)高中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 有效問題 思維能力 教學設計
一、引言
閱讀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傳授閱讀策略。然而閱讀教學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還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和綜合語言素養(yǎng)為目標。如何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到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學思并進,在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本文將結(jié)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來探究如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學設計分析
1.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高一英語 (必修2 ) 第五單元“音樂”的閱讀部分《THE BAND THAT WASNT》Warming up and Reading
2.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jù)?!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實驗)》指出,英語教學要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批評性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設計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課堂教學活動,盡可能利用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此,我采用任務型教學方式設計本課的教學,為學生提供任務,以便引導學生帶著自主學習的愿望,在與其他同學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教學由圖片開始,引入本課閱讀文,讓學生通過快速閱讀和細讀等活動,按照教材要求理解課文。此外,本設計還注意到閱讀活動由整體入手,步步推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自然教學結(jié)構(gòu)。
3.教材分析。本課是這個單元的第一課時,它包括熱身活動和課文內(nèi)容。課文以“門基”樂隊的成立和發(fā)展為切入點,從通俗音樂的題材、特點、內(nèi)容及半個世紀來的發(fā)展歷程等多方面這種音樂藝術(shù)形式并反映了近幾十年美國社會和價值觀的變化,是一篇涵蓋了大量的信息量同時給學生藝術(shù)和思想雙重啟迪的文章,由“讀前”、“閱讀”和“讀后”三個過程組成。我在教學中將教師對語言點和語法知識的簡單傳授改變?yōu)閷W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的小組合作和探究性學習,從而擴大課堂的語料輸入量及學生的語言輸出量。
4.學生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略讀、跳讀等一定的閱讀技巧以及識別關(guān)鍵詞、確定主題句、預測等閱讀技能,形成了初步的閱讀策略。由于各班的學生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布置的學習任務,要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確定容易實現(xiàn)的學習目標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因此,只有設置使他們感興趣的學習活動,因材施教,才能讓他們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
5.教學目標設計(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學生能夠理解文中生詞。
能力目標:(1)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歸納每段大意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2)在討論和小組間的辯論中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征求別人意見并學會用英語談論不同種類的音樂風格,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理性思維。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讓音樂與英語融合在一起,激起學生學好英語的欲望。2)學會欣賞音樂,從而提高個人的修養(yǎng)。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意識。
6.教學重點。(1)學習上列單詞和短語。(2)讓學生學習不同的閱讀技巧并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到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學思并進,在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
7.教學難點。(1)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策略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2)怎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篇課文的內(nèi)涵意義。
8.教學思路(見圖1)。
三、 教學過程
Step I Warming up
(1) Warming-up through introductions
Lead in
Task1:
Question1: Do you think music is important in our life?
Question2: Can you talk about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Task2:
Get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page 33, saying something about the style of the music.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了解不同的音樂風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
Task3: Warming up by listening
Look at the pictures & listen to some music to guess which music matches with which picture.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不同的音樂讓學生辨別出不同的音樂風格。通過視聽手段,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穆?lián)想和想象,并設置一些淺層次的思維活動,來達到激活學生對相關(guān)話題進行思考的目的。
Task4: Talk about the music that they like
設計意圖:音樂的話題大家都很熟悉,熟悉的話題,學生就能表達,也有表達的愿望和素材。在他們的思維活動中,具備了一定的信息儲備。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學生從熟悉的話題中得出新的知識或理念,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合作性學習的精神。
Step 2 Pre-reading
Task1: Talk about any of the famous bands in the world they know? List some.
設計意圖: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說到一些樂隊的名稱,從而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樂隊,為下面學習“門基”樂隊做好鋪墊。
Task2: Listening, talking and sharing
Let the students listen to some pieces of music from different bands.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o share which band they like best. Why? Then the group leader is to stand up and share the group idea with the class where“The Monkees”may be referred to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談論自己喜歡的樂隊,從而引出今天的主題——“門基”樂隊。
四、啟示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應注意以下問題:
1. 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提高思維品質(zhì)。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但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們?yōu)榱粟s進度,常常進行流于形式的課堂活動,而過于重視語言知識講解,把閱讀課上成了以教師為主體的詞匯教學課、語法分析課,這樣的閱讀教學忽視了閱讀文本本身,偏離了閱讀教學的重點,剝奪了學生通過自身的閱讀體驗來訓練思維的機會。教師的思維品質(zhì)是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前提。因此,教師理解文本的角度和深度直接影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這就要求教師熟練駕馭教材,拓展閱讀材料話題的廣度和深度,結(jié)合學生實際生活,合理地設計閱讀任務并在各個閱讀活動中,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絕不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趕時間,難以真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2.升級讀后問題、設置多層次、多角度有思維含量的問題來拓展思維深度。有些課后問題基本是客觀題,難度不大,屬于考查識記、理解和應用等低級思維能力的范疇。我們應設置合理、有效有思維含量的問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中的評價和綜合思維能力。我們要根據(jù)文本材料設置既能照顧到各層次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又能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深層理解的多層次、多角度有思維含量的問題。問題的設置既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又要力求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思維含量,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據(jù)可依,所進行的活動和設置的問題能激發(fā)學生參與探討欲望。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決定著他們參與活動的態(tài)度、行為和過程。學生思維的積極參與是實質(zhì)性參與,也是最有效的參與。
3.引導學生自主獨立探究、落實讀后讀寫環(huán)節(jié)。外語學習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將他人的語言變?yōu)樽约赫Z言的過程,學會以他人使用語言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的過程。(王明初,2014)因此有效的讀后活動既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和思維廣度又可以進一步提煉文本的思想精髓。多種多樣的輸出活動是輸入向輸出過渡的重要方式。除了寫作以外,課文復述、角色扮演、辯論、演講也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思考、調(diào)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并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悟。
4.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應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學中應增加開放性的任務型活動和探究性的學習內(nèi)容,使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痹趯W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時,教師要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勇于提出不同意見,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獨到見解。培養(yǎng)開放性、多角度的思維能力。
總之,閱讀與思維既是學習方式亦是學習過程,更是學習目標,把語言的本質(zhì)與教學的規(guī)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基于思維訓練的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既能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又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今后教學實踐中要深入分析教材和學情,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淑花.中外英語學科思維能力培育的比較研究[M].北京: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2015.
[2]葉建映.例談閱讀文本的解讀與處理[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3(2):33-37.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