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華
【中圖分類號】 G6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6)36-00-01
作為中學文化學科的一門,思想品德課,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應對文化檢測,許多老師常進行灌輸式教學和對知識點作簡單化的處理,尤其是實施開卷考試后,在許多學生心目中,思想品德這個學科無形中邊緣化了,此上多種因素導致了初中思想品德課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許多學生不喜歡也不上,這就直接影響了本學科在德育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發(fā)揮。那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
一、備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币肷虾靡惶谜握n,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備課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好壞。備課包括備教材,備方法和手段,即同樣的內(nèi)容要用什么樣的方法手段傳達出來才最有效,最能吸引學生。另外,還得備學生,各個學生,各個班的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必須首先了解一下你帶的班級的學生的總體情況,對每個學生都應該有所了解,并以此來調(diào)整自己上課的內(nèi)容和形式,這樣做既可以使上課的內(nèi)容符合學生實際,還可以有效地防備和處理課堂上出現(xiàn)的一些個別情況。下面我談幾點看法:
(一)備教材: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
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是國家制定的指導學科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是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依據(jù),也是衡量教師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依據(jù)。思想品德課教材的編寫與審查、教學的督導與評估、學習的考核與評價,都必須依照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
2、認真研讀教材:
研讀教材是備好課的重要一環(huán)。教材包括教師上課用的課本、教學參考書以及其它相關輔助資料等。首先在備教材時要結合《新課程標準》,把握該冊教材主題、教學目標、整體思路和整體結構,在此基礎上弄清楚各單元、各節(jié)話題內(nèi)容、教學目標和活動建議。其次要充分利用好教學參考資料,吸取其中有價值的,特別中貼近學生生活,具有時效性的資料成分。再次要查閱相關資料,包括學生在用的資料中的點型習題以及網(wǎng)上不斷更新的資料。
3、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構成課堂教學活動的首要成份,是確定教學活動的內(nèi)容,選擇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jù),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在把握教學目標時,必須從《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找出每單元的課程目標來,再把幾單元的課程目標綜合起來,這為最后確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奠定了基礎。一般可以概括為:情感價值目標、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二)備學生:
備課,不但要備老師怎么教,更要備學生怎么學,備課應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
第一: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特點和已有知識水平,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了解學生在理解教學內(nèi)容時,將遇到的思想障礙和理解誤區(qū),摸清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知識儲備。
第二:分析學生的基礎知識,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設想問題的解決方案。
第三:能從學生是否理解的角度來安排適當?shù)慕虒W程序,用有趣的資料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材是死的,而作為老師,不應只顧埋頭苦備,更應主動去了解學生對學過知識有掌握程度,這樣才能把握施教務長的深淺和分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考慮到課堂上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意想不到的問題,隨機應變。
(三)備活動:
策劃教學情境和活動環(huán)節(jié)是新理念教學的著力點。在備教材、備學生的基礎上,著手設計如何導入新課,如何設計活動,如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和活動環(huán)節(jié)等。只要把這些問題弄清楚了,那么著手寫教案就不難了。
(四)備資源:
即精心準備課堂活動所需要的文本資源(教材、報紙、雜志、照片、圖表等)、音像資源(電影、電視節(jié)目錄像、錄音帶、VCD等)、實物資源(圖書館、閱覽室、多媒體設備、博物館、紀念館、),備人力資源(學生人數(shù)、教師)等。
(五)備程序:
即策劃課堂教學程序。要把上述看的、聽的、想的,進行精心準備,構建教學模式。設想教學要分幾步進行,每步之間如何保持內(nèi)在聯(lián)系,使各步之間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要每步聯(lián)系密切,過渡很重要。)
二、上課
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對此我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精心設疑、正確引導、突出主體地位
精心設疑,引導學生思考,挖掘知識的形成過程,并要求學生大膽發(fā)言,以培養(yǎng)組織語言和口頭表達能力,提倡爭辯,同時鼓勵質(zhì)疑,學生與教師在平等地交流和勾通的過程中真正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主體性完整地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的設計,實施和反饋評估的全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符合學生實際,兼顧尖子生和基礎差的學生,面向?qū)W生的每個方面,既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教學,也重視學生智能培養(yǎng),尤其是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既重視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又注重弘揚學生的個性特長,還要注意掌握教材的德育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好思想,好品質(zhì)。使理論知識真正落到實際行動中去。
(二)列舉事例要恰如其分
思想政治課理論性較強,涉及許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如照本宣科會給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帶來一定困難,使學生產(chǎn)生枯燥及厭倦情緒,如果借助于豐富而有趣的事例,在課堂上穿插講解、討論分析、歸納印證,對于幫助學生感知和理解有關知識,把握解決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課堂舉例要認真選材,做到恰如其分。
1、選材要有真實性
真實性是指列舉事例真實,例證準確可靠,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才能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心悅誠服。
2、所選事例具有典型性
在教學中能夠說明同一個知識點的事例可能有很多,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精心選擇,從中選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去應用,善于圍繞所應用的例證設疑置問,并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分析,這樣才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3、具有較強的時代性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時代性很強的學科,必須緊扣時代脈搏,及時反映國內(nèi)外重大時政熱點和社會熱點,堅持時間就近原則,突出新字,而現(xiàn)行課本上的許多事例帶有很大的滯后性,它與現(xiàn)實總有一定的時間差,教學法中若引用它例證,就會使學生失去新鮮感和吸引力,失去學習的興趣,為此我通過讀報刊文摘、新聞媒介、書籍、網(wǎng)絡等多種途徑,收集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事例,捕捉熱點信息,收集、整理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鮮活素材,尤其注意收集當?shù)氐臒狳c問題應用到教材中去。
(三)挖掘?qū)W生的非智力因素
為調(diào)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不失時機的調(diào)整教法,針對初一學生重點培養(yǎng)興趣,結合教材特點,滿足學生在這一年齡段的情緒情感和精神需要,多進行一些實踐活動,如讓他們自己動手做國旗、國徽圖案,能更好地將愛國主義情感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學生既動手又動腦,真正體現(xiàn)了他們的主體作用。此外,通過錄音、錄象、圖表、漫畫、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逐漸對政治課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初二階段,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以達到定向的目的,我要求學生堅持看每天的新聞聯(lián)播,了解國內(nèi)、國外大事,課前用2-3分鐘時間復述內(nèi)容,并用教材中的一些理論知識來分析現(xiàn)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這樣就會使學生集中精力上好每節(jié)課。在初三階段,側重培養(yǎng)學生具有堅韌的意志品質(zhì),面臨中考,時間緊,任務重,仍要拿出一定時間去思考、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現(xiàn)實世界的客觀事實來理解書本的理論,運用書本理論來指導現(xiàn)實生活。同時講課中還注重用科學規(guī)范的語言,深入淺出引導學生;板書設計布局合理,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吸引學生;作業(yè)布局富于啟發(fā),博覽資料,精挑細選,引導學生。
教學是一項復雜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所以僅做到以上幾點還是遠遠不夠的。上好一節(jié)課的方法多種多樣,要充分認識“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其中蘊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