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利濱
【摘要】探索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是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由知識體系向信仰體系的轉化,對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思想政治理論課 信仰 教育教學
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信仰教育教學的必要性
(1)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在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學習生活實踐中,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中,逐漸地理解和接受,并由思想上的相信轉化為確信,從而就可以升華為社會的信仰。
(2)教育教學的內在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才不至于形同虛設,才能為高校學子提供一種精神家園,才能為社會轉型期間社會的發(fā)展提供方向和精神動力,并以動機的形式來指導高校大學生的行為,從而引領社會轉型期間復雜多樣并相互沖突的價值觀念。
(3)加強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需要。在國內外各種思潮影響下,社會價值觀念多元多樣多變,大學生思想活動狀況的選擇性、多樣性和差異性明顯增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應對非馬克思主義思潮威脅,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有效途徑。
二、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原因分析
全面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研究高校各層面信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xiàn)狀,有利于針對性地提出融入途徑。
(1)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自身的特點和性質,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都對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素質參不齊,部分教師綜合知識缺乏,專業(yè)知識落后;部分教師政治立場不夠堅定,政治敏感性不強;部分教師愛崗敬業(yè)精神不強,對教學工作熱情不高;部分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缺乏表率作用,總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2)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生發(fā)展逐漸成熟的重要階段,也是他們“三觀”逐步確立的關鍵時期。處于這個重要階段和關鍵時期的大學生,體力和精力處于最佳,獨立性逐步增強;認識能力全面增強。但部分大學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價值標準混亂、功利主義盛行、困惑與壓力加大、道德水平下降等現(xiàn)象。
(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與方法有待改進?,F(xiàn)行的考核方式均以知識測驗為重點,對學生能力的考核多是一帶而過,而對于學生是否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真正形成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文化素質的考核,卻是流于形式、辦法不多。
(4)重視理論層面的考核,對于實踐層面的考核卻比較欠缺。現(xiàn)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側重于知識的講授,對于實踐能力的評判則幾乎沒有一個成型的測評體系,與此相對應的,在考核環(huán)節(jié)只注重理論知識層面,忽視學生實踐、行為層面的考核,這就勢必出現(xiàn)學用分離、知行不一的情況。
(5)僅注重課程的終結性考核,忽視了對學生的成長性和過程性評價。當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只重視學生的期末成績,對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和進步考核得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與學、評價與被評價過程中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促進。這樣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夠動態(tài)地反映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理論素養(yǎng)的提高,從而導致學生只重視最終的考試結果不重視平時的學習過程,只看重分數(shù)高低而不重視素質提升,不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性的提高。
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信仰教育教學的路徑
(一)不斷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的綜合素質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點和性質決定了教師必須政治信仰堅定,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和較高的政治鑒別能力;必須理論修養(yǎng)較高,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素質和廣闊的知識面;必須具備出色的教育教學能力。只有對自己宣傳的意識形態(tài)堅信不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身體力行的教育者,才能真正完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任務。
(二)不斷發(fā)揮教育教學對象的主觀能動性
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要達到人才培養(yǎng)目標,必須認真分析研究學生,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準確掌握他們的實際狀況、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科學地設計教學計劃、安排內容、有的放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他們的主體意識、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力性。
(三)不斷增強教育教學內容的時代性和科學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不斷結合時代特征和實踐的需要,把富有時代氣息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內容傳輸給學生,與其他各類課程同心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才能真正起到統(tǒng)一思想、激勵斗志,約束行為的作用。
(四)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方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面對新情況和新特點,必須探索有效教育教學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增強教育教學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提高他們的覺悟,解決他們的各種實際問題;有效利用影視、網(wǎng)絡、手機等新媒體,把豐富的教育教學內容寓于其中,生動而直觀地展現(xiàn)給學生,增強教育教學效果。
(五)堅持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將理論導入實踐,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在理論與現(xiàn)實的互動中深化理論、升華現(xiàn)實,而且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引導學生用所學理論觀察社會與現(xiàn)實,不斷提高他們正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引導學生變被動的接受者為有一定主動性的研究者,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