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婷華+梅雨婷
摘 要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蘇北農村小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存在著自主學習意識淡薄、自控能力差、自主學習能力較弱的問題。究其原因不僅有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和學校環(huán)境等客觀方面,也有小學生自身等主觀方面。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可以從轉變教師和學生的思想觀念、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作用、改革學校管理體制等方面加以綜合治理。
關鍵詞 蘇北農村 小學生 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2.067
Abstract Through the survey found that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in Northern Jiangsu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here is a weak sense of self learning, poor self-control,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problem. The reason is not only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chool environment and other objective aspects, but also the subjective aspects such as students themselves. The improvemen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which can be integrated in the aspects of changing the idea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family education, reforming the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Keywords rural area in Northern Jiangsu; pupil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1 蘇北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存在的問題
采用自編《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查問卷》,對徐州、連云港、宿遷、淮安、鹽城等蘇北5市9所農村小學共計364名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所獲數(shù)據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蘇北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1.1 自主學習意識不強
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是必須具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即學生只有自己想學,才能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會有所提高。目前,蘇北農村小學生在學習上過多的依賴教師,缺少主動探尋知識的興趣和能力,假如老師不布置學習任務,學生往往不會主動進行學習。正是由于小學生自身自主學習意識不夠,從而導致對教師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1.2 自我控制能力較差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個人對自身心理和行為的主動掌控能力。由于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較為緩慢,因而其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處在一個較低水平。隨著蘇北農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父母溺愛使得小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對小學生自主、獨立人格的養(yǎng)成產生消極作用,自我控制能力也得不到發(fā)展,自我服務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呈弱化趨勢。
1.3 自主學習動機較弱
現(xiàn)在小學生越來越善于借助外在的工具進行學習,遇到問題直接詢問老師和同學,或者直接借助于電子設備查找答案,而忽略了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即自己思考的過程,尤其是在農村留守兒童家中,父母外出打工,年邁的爺爺奶奶無法引導孩子正確的思考問題,導致他們對解題工具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2 蘇北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題的成因
2.1 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
首先,家長自身教育思想較為落后。在蘇北農村地區(qū),大部分家長高中畢業(yè)就外出打工,自身并不具備專業(yè)的文化知識來教育子女,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家長往往以明天去學校問老師應付孩子,并不能正確引導孩子如何解決問題,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都有消極影響。
其次,家庭學習氛圍較差。由于農村和城市發(fā)展的差異,農村家庭所能提供給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受到限制,大部分農村地區(qū)的學生放學回家后沒有安靜的學習空間,甚至學習到一半還會被叫出去干農活,這種行為會打斷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阻礙學生未來的發(fā)展。
第三,家長教育方式不夠民主。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過學校教育,在民主型的家庭中,父母會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能夠正確積極的引導孩子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有利于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相反,在專制型的家庭中,父母會過多的干涉孩子的選擇,使得孩子的發(fā)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這種教育方式嚴重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fā)展,降低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獨立性。
2.2 學校環(huán)境的影響
首先,學校教學資源條件匱乏。由于地區(qū)教學資源的分配不均,蘇北農村地區(qū)的教學資源相對落后,無論是在師資力量還是在教具上。研究數(shù)據證明,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將一個個復雜的知識點轉變成有趣的動畫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既能夠吸取知識,又同時在腦海中產生生動的形象,從而更好的記住這些知識點。但大部分農村中小學都缺少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等資源條件,大大制約了學生的自主活動能力。
其次,教師專業(yè)水平較低。大多數(shù)年輕教師不愿去農村地區(qū)工作,導致蘇北農村學校中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教師,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這是其優(yōu)點,但也有其不足之處。老教師往往按照自己一貫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懂創(chuàng)新,不能滿足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
第三,學校管理方式不合理。雖然素質教育已全面展開,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大部分農村小學關注的依然是學習成績,學校的教育模式依然采取填鴨式的教學,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如果學生不能夠成為學習的主體,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意義,教育的過程遠遠比教育的結果重要,目前農村小學過度強調教育結果,忽略了最重要的教育過程,把學生培養(yǎng)成了只會做題的機器,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3 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經濟社會發(fā)展所帶來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必然要求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等也要隨之改變。20年前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為祖國建設做貢獻的基礎型人才,而現(xiàn)在的教育目標是要求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教育目標的變化必然會帶來教育方式的調整,這就要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去,鍛煉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學習能力。
2.4 自身因素的影響
農村小學生視野較為狹隘,與社會的接觸不多,思想觀念也較為片面,不能正確認識這個世界,再加上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爺爺奶奶疏于管教,很容易就會被周圍的暴力行為或者動畫片中的暴力場景所誤導,從而走上歧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自身不具有較好的自控能力,對未來長期的發(fā)展都將會產生較大的消極影響。
3 蘇北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策略
3.1 轉變教師觀念,發(fā)揮引導作用
農村小學生由于受年齡限制,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需要成人來引導,教師無疑是最主要的引導者。在蘇北農村學校里,教師的身份具有單一性,課堂中的主動權往往都集中在教師一人身上,而要真正做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就必須轉變觀念,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引領者的作用。
首先,要擺脫傳統(tǒng)觀念束縛,切實轉變教師角色。傳統(tǒng)教育觀念認為,教師作為一個知識的傳播者,其主要職責就是把知識用不可置疑的態(tài)度傳授給學生,這種教育情境,忽視了學生自主性。對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要求嚴格,卻忽視了學生的成長發(fā)展。①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師這個角色應該得到轉變,不應是一味的灌輸給學生知識,追求權威者的形象,而應當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中心位置,創(chuàng)設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激發(fā)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培養(yǎng)其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其次,要明確自主學習目標,定期檢查監(jiān)督。教師要根據課內教學的學習情況,合理地制定學習內容,并且讓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目標,使其在自主學習時能夠做到有的放矢。②當然,教師在為學生制定目標時要符合現(xiàn)實情況,不宜過大或者過小。有些教師雖然給學生明確了自主學習的目標,但卻缺少后期工作,不能定期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并及時給予評價與建議。而教師的引導作用恰恰就體現(xiàn)在這最后一步中,定期檢查可以察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情況。
3.2 轉變學生思想,掌握有效學習策略
調查顯示,蘇北農村小學生思想較為狹隘,觀念較為片面,他們受到家長老師的影響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即行了。然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最關鍵的還在于小學生自身,因而要想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要注重轉換小學生自身的思想,讓其知道學習并不意味著死記硬背,而是應該學會自主和自覺。這就要求家長及教師要給學生明確學習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真正含義,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學習策略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為了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便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一些學習方法或者計劃。學習策略與學習能力存在著極大的關聯(lián)。③這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策略進行專門訓練,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3 發(fā)揮家庭教育作用,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
家庭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的一個重要場所,家庭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極為重要。首先,家長要給子女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從而使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其次,家長要擺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不能只看重學習成績而忽略了還在的自主學習能力。第三,家長還要與教師一起配合,共同促進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如及時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及時鼓勵并且指出需要改進之處等。
3.4 改革學校管理體制,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氛圍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基地。由于農村教育教學環(huán)境的限制,再加上農村學校教學資源條件匱乏,這就使得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支撐。因此,學校首先應該健全教學設施,豐富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如此,學校的管理體制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而學校應該杜絕灌輸式教育,要致力于培養(yǎng)能自主學習的、積極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學生群體而不是所謂的“讀書機器”。
本文為江蘇省2016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重點項目“大學生蘇北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研究”項目編號:XCX2016003)的階段性成果,指導教師為張典兵教授
注釋
① 田立偉.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5(4):70-72.
② 張雪花.淺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5(23):119-120.
③ 張傳月.小學生自主學能力的培養(yǎng)[J].欽州高等師范??茖W校學報,2005(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