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紅
【摘 要】幼兒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階段,因而幼兒園應該重視幼兒行為習慣的教育與督導,這是當前新課改的最新要求,同時也是開展幼兒教育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中主要探究了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并且提出相對有效的教學建議,以促進學生能夠在幼兒階段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策略
幼兒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而這個階段的幼兒幾乎都是以模仿為主,而幼兒園是其接受教育的場所,可以說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幼兒的影響都是極大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及培養(yǎng),讓他們能夠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一步促進幼兒能夠健康成長。
一、通過實踐培養(yǎng)幼兒行為習慣
幼兒教育中實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是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基本要素,幼兒的日?;顒佣际桥囵B(yǎng)其良好行為的有利契機,如交往、游戲、勞動等,借助生活實踐鍛煉鞏固教育成果,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繼而形成秉性,再借助生活實踐鍛煉,從而讓學生自然而然具有上述習慣。例如:《課程指南》課程中,對幼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他們能夠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累積生活經(jīng)驗。從某種層面來說,這一要求相對比較抽象,如何有效轉化成具體行為是值得思索的問題,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采取有效的教學對策,構建互動氛圍,并且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如創(chuàng)建主題游戲室,根據(jù)不同的主體建立不同的游戲室,生活情境游戲,如穿衣服、疊被子、掃屋子等等;情感交流游戲室,如招待客人、認識新朋友等等,教師需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在游戲活動中融入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促使幼兒能夠通過游戲不斷完善自身的行為習慣。
二、通過榜樣示范強化幼兒行為習慣形成
幼兒階段由于其心智的不成熟往往會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擾,并且極易去模仿身邊人的行為,這在某種程度上對教師與家長都提出極高的要求,他們需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給予榜樣的行為習慣教育。如在幼兒活動中,由于排隊而發(fā)生的推擠情況在生活中極為普遍,繼而出現(xiàn)幼兒不遵守紀律的情況發(fā)生,而且爭搶玩具情況十分普遍,對于室內(nèi)桌椅混亂倒塌的情況幾乎無人理會。教師往往會通過口頭說教的形式對幼兒給予批評,但是收效甚微,而且還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動形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極好的行為習慣。例如:教師可以選取幼兒都比較喜愛的故事,《孔融讓梨》、《三只蝴蝶》、《謝謝小猴子》等等,借助故事里的情節(jié)對幼兒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這樣能夠促使幼兒能夠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且在日?;顒又姓_\用上述習慣,真正推動良好的生活習慣得以推行??傊?,榜樣的力量對幼兒的影響是深遠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恰當?shù)睦訉τ變哼M行有效的教導,讓他們意識到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通過日積月累對良好行為習慣起到根深蒂固的作用。
三、利用有效的方法借助因勢利導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
從某種層面來說,幼兒的思想相對比較簡單,而由于他們的年齡相對較小,因而缺乏對事物認知的辨別能力,這時就需要教師與學生給予正確的指導,通過引導讓幼兒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而幼兒階段正是成長的關鍵階段,因而教師與家長對幼兒的教育不能以批評為主,而是要以褒獎與鼓勵為主,以免傷害到幼兒的自尊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這對于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也是非常有利的因素。糾正幼兒行為習慣需要從細微的環(huán)節(jié)入手,從而將不良習慣扼殺在搖籃里。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幼兒極易發(fā)脾氣,遇到問題就趴在地上不起來,甚至大哭大叫,對于幼兒的上述行為決不能姑息,需要對幼兒進行耐心的引導,對其進行情緒安撫,或是通過注意力轉移的方式,讓幼兒的情緒平穩(wěn)下來。在生活中,很多幼兒有著非常不好的吃飯習慣,挑食厭食情況及其常見,教師的口頭教育往往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這時需要調(diào)動幼兒內(nèi)在動力,化被動為主動,通過“最佳餐桌”評選活動來增加幼兒自律性,具體評判標準:吃飯認真、不講話、不挑食等,獲得“最佳餐桌”的每位小朋友都會獲得小紅花,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四、開展形式不同的活動對幼兒加以熏陶
幼兒對游戲活動非常感興趣,在游戲過程中不僅能夠強化行為習慣教育,還能促使幼兒的思維活躍,具有極強的接受能力。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能夠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品質(zhì),如誠信、禮貌、愛心、樂觀等等。針對上述情況,教師根據(jù)教學的具體需求設計不同形式的游戲活動,從而增強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節(jié)假日, 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等,讓幼兒感受父母對他們的愛,而且還能促使幼兒用同樣的愛去回報給父母,這在無形之中拉近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距離,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對幼兒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也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幼兒階段作為人成長的關鍵階段必須引起重視,尤其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應該作為教學的重點去抓,進一步推動幼兒教育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教育的重點方向,這對于幼兒的一生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因而必須重視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著手解決,從而大大提升幼兒自身的素養(yǎng)。本文中重點分析了促使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具體教學策略,繼而推動幼兒教育工作迎來新的發(fā)展階段,完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馮佳瑩.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J].教育教學論壇,2013(37)
[2]王強.論如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J].現(xiàn)代交際,2013(09)
[3]彭茂紅.新入園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策略初探[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06)
[4]張琪.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方法[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01)
[5]王華,管馨怡.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