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霞
摘要:初中思品教學利用"微課"更新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突破了教學重難點,激發(fā)了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為打造高效課堂"鋪路墊石"、"保駕護航"。本文就微課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旨在找出優(yōu)化微課的最佳方式,為教學服務。
關鍵詞:微課;高效課堂;應用;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2-0022-01
微課又名"微視頻",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優(yōu)秀的微課應該是形式與內(nèi)容的完美結合,好看又實用。微視頻形式生動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滿足學生視覺快感和心理愉悅;微課的可視性、動態(tài)化和趣味性,將學生的注意力從形式轉移到內(nèi)容上,不僅注重了學習目標,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從學生已有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出發(f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了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提高了課堂實效,同時又更新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微課的使用為教學打造高效課堂"鋪路墊石"、"保駕護航",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微課在思想品德課堂中的運用及注意的問題。
1.微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助推器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考察的內(nèi)容涉及到國情國策、法律、時政、民族政策常識等知識,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單純依靠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思想政治課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需要。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尋求更新穎、更高效的教學手段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而微課的使用恰恰滿足了教學的需要。微課的使用可以為學習基礎性的以及難以掌握的概念知識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微課可以釋放課堂中講授的時間,使得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生的問題解決和應用上。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靈活選擇視頻播放的時間和場地,從而使學生騰出等多的時間來進行復習和開展教學活動。
2.微課是課堂導學的鋪路石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若有一個良好的導入就能吸引學生,不僅可以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誘發(fā)學生的思維。還可以交給學生一把打開新課大門的鑰匙,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八年級《我知我?guī)?我愛我?guī)煛芬徽n時,根據(jù)教學需要制作了符合本課教學導入所需的課件。課堂上,我先鼓勵學生:"同學們,聽說我們班有許多猜謎高手。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謎語,想看看嗎?"接著,運用多媒體播放謎語(猜老師:試管嬰兒晾肌肉;一根杠桿撬地球;大陸版塊亂漂流;此地空余黃鶴樓。)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多頻道"被調(diào)動起來,從而轉入新課的學習。微課在課堂導入中,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探求欲又培養(yǎng)了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3.微課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利器
"微課"作為一種重要的新型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是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它更新了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是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的利器。傳統(tǒng)課堂重難點的突破靠老師的講解,難免枯燥無味,學生理解費力。而微課的利用可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對形象具體的事例情境等的感知可增強教學的形象性、生動性,收到事半功效的目的。
例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課,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文化的差異性、多樣性,以及文化差異性導致行為方式上的差異。為突破這一難點知識。我是這樣利用"微課"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一:搜集介紹中外不同國家、民族的節(jié)日、飲食圖片資料,通過"你說我說話節(jié)日"形式,讓學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知識。對不知曉的地方,老師可以補充講解。環(huán)節(jié)二:展示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建筑物圖片,并利用視頻視聽功能配置簡短的解說材料。環(huán)節(jié)三:播放一段微視頻,視頻上顯示"美國女孩Mary在收到禮物與中國人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環(huán)節(jié)四: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兩則幽默小故事。("望文生義",洋人:每天早晨我經(jīng)過街道,都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上寫著"早點",提醒過路上班的人不要遲到。) ("打架三次",一個美國人說:"在中國吃一餐飯,要打三次架。""一進餐廳,為了推讓座位,主客就開始互相拉扯;接著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擋一番;最后,為了付帳,更會展開一場精彩激烈的爭奪戰(zhàn)。)學生就是在這樣輕松、愉悅的笑聲中強化了重點,化解了難點。
同時,教師還可把教學中的重點和疑難問題制作成微課,把抽象的文字描述變成圖文并茂、生動具體的東西,供學生課后研習。在同一節(jié)課上,老師講解完教學內(nèi)容后,難以保證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問題。教師把教學中的重點和疑難問題制作成微課,上傳到校園教學資源庫中,學生便可以隨時隨地點播學習,并根據(jù)自己的基礎和接受能力控制視頻的快慢,還可以反復播放視頻,使那些平時反應較慢、接受能力較弱而又羞于發(fā)問的學生能夠從容的反復觀看,這樣既強化了重難點的理解,提高了課堂效率,又節(jié)省了全班學生的時間。還能避免學生因老師長時間灌輸而產(chǎn)生的聽覺疲勞。
總之,"微課"在打造高效課堂,突破教學重難點,課堂導學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帶來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式,它調(diào)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想象等感官活動。內(nèi)容上,針對性強,富有啟發(fā)性;形式上,生動活潑,極富吸引力;時間上,隨時隨地可播放,使用方便靈活;但教師在使用微課時也要注意以下問題:
(1)選材要具體,目的要明確。教師在制作微視頻時,盡量要短小精悍、生動活潑。時間一般在5至10分鐘之間,不要長篇大論,要簡明扼要,抓住重點。針對一個重點、一個議題設計一段針對性的視頻。讓學生一下子能夠明白微視頻講述的內(nèi)容,并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教師始終要明白,使用微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而不是為了紅火熱鬧,要明白教學手段與教學目的之間的賓主關系,切不可喧賓奪主,本末倒置。避免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成為微課的附屬品。
(2)微課要有深度。微視頻的制作,既要符合學生思維發(fā)展特點,又要具備一定的挖掘深度。在教學中,教師要知道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思維斷點在什么地方。要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與他們做知心朋友,了解他們想要的,做到以生為本。
(3)要找準微課與課堂的切入點。如果把課堂當成一頓大餐的話,微課便是其中一種佐料,佐料的添加應根據(jù)菜品的需要,只有添加合適才會添香添色。所以,教師利用微課時應該找出微課植入的恰當位置,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方式,讓微課有機融入教學過程,讓微課與其它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無縫銜接。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課程資源,有著其他課程資源無法替代的價值。小微課能發(fā)揮大作用,成就大課堂。
參考文獻:
[1]趙世波《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年(5)
[2]陳微《新一代月刊》2015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