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阜寧縣陳良中心小學
小學低年級口頭作文教學淺探
江蘇省阜寧縣陳良中心小學胡愛梅
在小學低年級的口頭作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應當有的教學方向和目標,設立合理的教學形式,并且有針對性的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素養(yǎng)展開鍛煉。這樣學生才能在體系化的口頭作文訓練中慢慢形成自己的語言積累,了解與熟悉一些基本的語言表達方式與技巧,進而為今后的獨立習作奠定好的基礎。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小學 低年級 口頭作文 教學
低年級階段的作文教學形式主要以看圖說話為主,這個時期對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是作文教學的核心??陬^表達和書面表達雖說存在差異,但是,學生低年級階段奠定的語言基礎和表達能力對于學生今后進行獨立習作的影響非常直接。在小學低年級的口頭作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應當有的教學方向和目標,設立合理的教學形式,并且有針對性的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素養(yǎng)展開鍛煉。這樣學生才能在體系化的口頭作文訓練中慢慢形成自己的語言積累,了解與熟悉一些基本的語言表達方式與技巧,進而為今后的獨立習作奠定好的基礎。
口頭作文應當有一些基本的訓練重點,語文教師要制定體系化的培養(yǎng)目標,一點點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于語言表達能力的積累。首先,教師要能夠利用口頭表達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的觀察技能,這是作文中很重要的一種能力。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于如何進行有效觀察,以及事物觀察描述時的一些基本方法還沒有形成具體認知,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具體教學主題,一點點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的這方面能力,讓學生掌握事物觀察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并且在逐漸深化的習練中領會到觀察與描述事物可以有的方式。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小學作文教學的重點,學生如果具備良好的觀察技能,并且慢慢形成對于生活的觀察習慣,學生會積攢越來越多的文本寫作素材,在今后的獨立習作中會有更多想要表達的內容,這才是鍛煉學生觀察能力的內在訓練目標。
教師在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有效觀察時要注重指導技巧,要讓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展開。首先,可以讓學生熟悉事物觀察的基本方法,比如,觀察事物可以有的一些合理順序??梢砸龑W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和認識事物,按方位順序進行觀察,如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外到里地進行觀察;也可以按空間的遠近觀察,如先近后遠,或由遠及近地進行觀察;還可以按從主到次、從大到小進行有次序的觀察的;按時間先后次序對事物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可由整體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體地進行分析觀察,等等。觀察時,不僅要注意事物的形狀、大小、位置,而且要注意它的變化與活動。觀察教學中涵蓋的內容其實十分豐富,教師要在不斷的教學加深中豐富學生觀察技能的積累,并且在一些典型口頭作文的訓練中讓學生發(fā)揮利用這些觀察技能,以實現(xiàn)對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與鞏固。
口頭作文訓練中教師通常會創(chuàng)設一個具體的語境或者是交流情境,學生結合這一情境再來展開語言應用。教師可以嘗試將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和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相結合。比如,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具體的故事情境,讓學生想象故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或者行為方式會有哪些變化,再來有效組織語言,將自己想到的內容表述出來。這樣的口頭作文的教學形式輕松直接,并且學生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表達或者陳述的內容。教師還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在口頭作文教學中融入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鍛煉,這會讓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活躍,表達欲望也更加強烈,進而在口頭作文中找到更多值得分享陳述的素材。
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來鼓勵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進而讓學生組織語言進行口頭表達,這種作文訓練方式很值得嘗試。比如,在看圖寫話《尊師重教》的教學中,針對圖中的教師把雨衣披在一位小同學的身上,筆者要求同學們去想:這位同學會說些或者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同學們紛紛踴躍發(fā)言,有的同學說她會說:“謝謝您,老師!”有的同學說這位小同學什么也沒說,因為她太激動了,說不出話來;有的同學說:當時這位同學看到老師被雨淋濕時,激動得熱淚盈眶,跑回去又把雨傘還給老師;有的同學說她心里熱乎乎的,一股激動的暖流在全身涌動……學生的想象越來越活躍,大家紛紛結合這一情境進行推測猜想,口頭表達能力也在過程中得到了十分充分的鍛煉。
隨著口頭作文訓練的不斷加深,教師不僅要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技能,還要提升學生表述內容的質量,讓學生經(jīng)過相應的思考陳述更多有價值的內容。教師可以在逐漸深化的口頭作文訓練中慢慢開始融入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比如,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具體的探究問題,讓學生經(jīng)過思考分析后陳述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形成一個相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對于這一生活場景展開分析,然后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見解。這樣的訓練過程很有必要,學生只有經(jīng)過積極思考,表達與陳述的內容才會更有根據(jù),也能夠逐漸在自己的口頭作文中有思維的表達。
教師可以為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在《節(jié)約用水》的口頭作文的訓練中,通過說文訓練,學生了解到我國水資源的狀況,教師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教育學生不但要在家里節(jié)約用水,在學校里也要節(jié)約用水,不能浪費一滴水一度電,從而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習慣和保護資源的思想品質。通過這些訓練,學生在思想上、行動上、意識上有了新的變化和提高,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并且這些思想理念會逐漸融入與滲透到學生的語言表達中。下一次學生看到這類題材的作文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提倡節(jié)約用水、節(jié)約資源的理念,這樣學生的習作才能夠有更加積極向上的思維的表達,這不僅是對于小學生的思想啟蒙,也是在作文訓練中構建學生基本的價值體系的一個過程,
【1】胡方方. 小學生口頭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1999(12)
【2】王志生. 試論口頭作文教學【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03)
【3】姜明偉,張元珍. 口頭作文教學能培養(yǎng)提高學生能力【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1993(05)
【4】史歲寒. 口頭作文中的“導入”“口述”“析評”【J】.四川教育,1986(04)
【5】曾金祥.口頭作文形式要多樣【J】.四川教育,19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