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
摘要: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難點和重點之一是應用題,由于應用題既考察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又考查學生的算術能力,對于小學生的智力發(fā)育程度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本文就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征提出適合的應用題教學方法,以期為小學生學習應用題和教師教學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生;應用題;難點;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17-0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國家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尤其是對于小學生的教育方法專家學者提出了許多的專業(yè)意見。本文通過介紹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的教學方法,希望促進在小學生的應用題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征以及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采取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使這種方法的作用達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1.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的難點
1.1 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的特點影響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小學生指的是7歲到12歲之間的小孩子,這一年齡階段的小孩子相較于幼兒時期對知識有了基本的認識,可以開始學習較難的運算了。但是根據專家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的理論,在這一年齡階段的小孩子被他稱為具體的運算階段,這些學生不具備足夠的認知能力進行需要邏輯推理的數(shù)學應用題運算。因為這些學生的概括水平暫時只是一種抽象概括水平為主,因此他們無法輕易地理解數(shù)學這種抽象的知識[1]。
1.2 小學生的思維固定不利于數(shù)學應用題的教學。盡管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小學生的記憶力比成年人的記憶力要好得多,比如成年人與小學生同時記憶一首古詩,小學生總會比成年人更快。這是因為小學生的知識結構單純,沒有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擾,純粹記憶而已,經常是憑借固定的思維模式解決新的問題。盡管這對于記憶類的知識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卻限制了小學生們學習數(shù)學這種需要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的理科類知識。小學生一直保持順向思維很難將數(shù)學知識緊密聯(lián)系起來,形成系統(tǒng)。
1.3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低,集中的時間也比較短,如此一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通過課堂時間把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有效傳播。據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僅有十分鐘到二十分鐘,因此教師要想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教會學生數(shù)學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就會非常有難度。加之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弱,無形中又增加了教學的難度。
2.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的方法
2.1 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模式。情境教學的模式適用不同年齡的學生,因為其獨特的方式會增強學生對于抽象知識的理解力,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轉化成具象的知識,從中尋求切入點達到理解運用的程度。小學生的基礎知識還不夠,若是僅僅通過書本上的教學內容簡單傳播知識,會給學生造成一種壓力。教師選擇一個開放的、新鮮的教學方式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渠道,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模式就是這樣的方式。教師選擇或者構建一個學習知識的情境,讓學生同自己一起融入到這個情境中來,教師在準備教案時應該充分規(guī)劃知識出現(xiàn)的時間、頻率以及需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例如在小學生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道由文字及數(shù)字組成的應用題,可以是這樣的內容: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三年級一班的班主任決定為了給每一位學生過一個有意義的兒童節(jié),班主任到花店買了玫瑰花種子十顆、鳶尾花種子十三棵、桔梗花種子八顆,將這些花種子分給全班同學每人一顆,還余下兩顆鳶尾花種子,請問三年級一班總共有多少人?這道應用題盡管在成人眼中顯得非常簡單,但是對于小學三年級來說已經是非常難了。教師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玫瑰花種子、鳶尾花種子以及桔梗花種子,因為這就與學生自己直接聯(lián)系起來了,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趣味運算[2]。
2.2 運用實物教學加深理解。小學生還處在一個樂于并擅長模仿的年齡階段,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借用實物操作講解數(shù)學應用題,教師準確尋找到學生的思維切入點,借用實物以及動作演示應用題的內容,緊扣應用題末尾的問題,精心設計一個完整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動手操作并開始學著探究問題。例如這樣的一道應用題:小明有一個白色的熱水杯,熱水杯的杯面上有清晰的刻度。小明的媽媽早上給小明的熱水杯裝滿了熱水,中午小明口渴喝掉了部分,水位停在210ml的位置。下午小明又喝了一部分,水位停在130ml的位置。小明的水杯的總容量為300ml,請問小明下午喝了多少水?這樣一道簡單的應用題,若是教師引導不到位,學生可能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因此教師可以找來一只300ml的熱水杯裝滿熱水,兩只也有刻度的空熱水杯。在第一次的操作中將熱水倒入其中一個空的熱水杯中,保證水位停在210ml處。第二次再倒入另一個空的熱水杯中,保證水位停在130ml處。最后讓學生觀察兩個空的熱水杯中的水位停在哪里,其上的刻度顯示多少。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讓學生理解應用題的內容,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傳授知識[3]。
2.3 聯(lián)系實際生活解決應用題。小學生數(shù)學教材中的題目一般都會盡量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尤其是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為了突出應用兩個字的意義,編寫教材的人員都會充分考慮到把實際的生活經驗融進題型中,既是為了方便學生理解內容,也是突出知識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著重引導學生自己把生活中碰到的與數(shù)字運算有關的內容同數(shù)學應用題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產生興趣,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和意義。這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信心,也符合現(xiàn)在教育提倡的學以致用的理念。
3.結束語
重視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方法的研究是為了讓小學生打好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為小學生們在將來面對更有難度的數(shù)學題時能沉著應對。并且數(shù)學題的特點也決定了好的教學方法不僅會提高小學生們的算術能力,還會幫助他們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周穎.用于小學生算術應用題自動解答系統(tǒng)的解題策略的分解和表示[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5)
[2] 任賢.應用題自動解答系統(tǒng)中"有"字句的語義理解[J].中國電化教育,2013(4)
[3] 劉立平,胡帥.在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