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
【摘要】小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都應保持興奮狀態(tài),教師應想方設法創(chuàng)建孩子學習的興奮點。具體的做法有:展現(xiàn)親和力,豐富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景,學用結合,品嘗成功,科學評價等。
【關鍵詞】興奮 學習 小學生 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156-02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科技發(fā)展迅猛,知識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對我國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養(yǎng),特別是對基礎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A教育主體之一的小學生,因其生理和心理尚處于成長期,他們要去完成一項語文學習任務,往往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覺行為,如果能有理由讓他們在接受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興奮起來,往往就能使他們順利、開心而且高質(zhì)量地完成任務。因此,創(chuàng)建孩子學習的興奮點,是教師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和技能,對此,我做了如下嘗試,僅作拋磚之用。
一、展現(xiàn)教師的親和力
當一個有親和力的教師面對學生時,學生總是愿聽之、任之,并心向往之。這樣的教師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熱情飽滿地、身心愉悅地接受學習任務。而親和力是建立在愛心之上的。有愛心才會去關心學生、照顧學生,與學生談心,作學生的良師益友。責任心又是愛心之石。很難想象,沒有一顆為學生、為家長、為社會負責的心,又怎會關愛自己的學生?沒有責任心、沒有愛心哪里談得上親和力?如果甚而成為學生討厭的對象,那學生又怎會有興奮的情緒來接受學習的任務?因此,教師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和他們親近,和他們心心相印,創(chuàng)建和諧、歡快的教學氛圍,融洽師生關系,讓學生的情緒能夠調(diào)動并興奮起來。
二、豐富教師的“語言”
一個語文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用語調(diào)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誘引或懸念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動作來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樂趣,使他們的神經(jīng)細胞緊張而興奮,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三、創(chuàng)設情景,為學生鋪路搭橋
小學生在面對語文任務時,因其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無法像面對動畫片那樣去想象,也很難與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而且小學生自控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只有在上課時設計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始終保持一種新鮮感,才能讓他們以興奮、活躍的狀態(tài)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1.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利用課前幾分鐘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比如唱歡快、活潑的歌曲,念一段小詩,講小笑話、猜謎語等,多用“你進步了” “期待你更優(yōu)秀”等話語激勵學生,活躍課前氣氛,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們懷著興奮的心情投入學習,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2.充分利用電化教學
多媒體教學將文本、圖形、動畫和聲音等信息結合在一起,給予學生視聽的沖擊,刺激學生大腦興奮,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強化求知欲望,并形成深刻的印象,而且這種多感官的刺激能使學生的興奮情緒保持更長的時間 。
3.建立競爭機制
小學生思想活躍、好勝心強,很喜歡一些帶有競爭性的游戲和活動,比如搶答、辯論、打擂臺等。在緊張熱烈的競爭氣氛中可以提高學生的興奮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
4.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
指導學生把課本編成劇本,讓學生去飾演文中人物,能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及其思想內(nèi)涵的把握;理解詩意時,讓學生想象畫面,畫想象圖……這些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形象,使語文學習貼近學生的生活與思想實際,使學生的未知世界與已知領域建立起緊密聯(lián)系。一旦這種聯(lián)系建立成功,學生的求知欲將急劇膨脹,這種興奮的情緒使學生急于找到求知的方法并形成新知和技能。
四、學以致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老師應該把學生從封閉的小課堂帶出來,讓小課堂連起大世界,讓學生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體驗生活。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比如自制學習卡片、書簽,辦手抄報,搞小制作等。通過這些趣味性的活動,學生不但保持在興奮的狀態(tài)之中,而且學以致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五、品嘗成功的喜悅
小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我,容易從成功中品嘗到學習的樂趣,有了成功的體驗又進一步增添并豐富著學習的興奮點,使學生始終激情飽滿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師要多動腦筋,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想方設法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對學習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
1.制定難度適中的目標。
根據(jù)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要因人而異,分層制定難
度適中的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鼓勵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nèi)盡可能地發(fā)揮出最好的能力,樹立學習的信心,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讓學生從一次次“摘桃子”的成功體驗中保持興奮狀態(tài),越來越愿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2.及時發(fā)現(xiàn)并表揚學生的閃光點
當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或進步被及時發(fā)現(xiàn)并得到贊美時,那種嘗到成功的興奮與喜悅之情是無法言喻的,那種積極向上的動力是非常強勁的。
五、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曾有研究表明,如果長期批評、否定一個孩子,他將來有可能一事無成;經(jīng)常得到表揚和鼓勵的孩子,他將來成功的機會就大大增多。這說明對學生建立一個科學的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心是脆弱而敏感的,長期批評他,他會變成所謂的“差生”;孩子有了進步,沒得到肯定,他會變得消極,缺乏激情;過多的表揚會使孩子驕傲,任性,甚至變得更脆弱。因此,評價要及時,要適度,要全面;要多激勵,少批評;要與家長、社會溝通協(xié)調(diào),保持評價的一致性。這樣的評價體系既能給孩子建立一個穩(wěn)定可信的自我標識,也能讓孩子在任務和困難面前積極主動、滿懷信心地去面對。試想,孩子在得到老師及時的激勵后有誰不會興奮地全力以赴呢?
對于小學生來說,興奮情緒是調(diào)動他們內(nèi)動力的重要因素,是提高他們學習效能的重要保障;壓抑、限制、閉門造車只會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教師要多想辦法,創(chuàng)建學生學習的興奮點,讓語文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要素都能激發(fā)學生的生機與活力,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發(fā)展教師的教學智慧,讓我們的課堂不再沉悶、消極、被動,而是真正地“活”起來、“動”起來。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