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容
【摘 要】語音、詞匯、語法和語篇是英語語言知識的基本內容,初中階段的教學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所以,針對這四部分,教師應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通過對不同模塊教學原則的分析,實施有效的教學工作。
【關鍵詞】語音教學 詞匯教學 語法教學 語篇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49
初中階段是學生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學生逐漸呈現出明顯的個性差異,針對學生的差異,教師在教學上就需要不同的教學方式的呈現。對于英語學科的教學,教師應該根據不同模塊的知識特點,結合不同模塊知識對學生的要求,進行具體細致的分析,通過對原則的把握,實施有效的教學。
一、語音教學應當遵循準確性、長期性、針對性、趣味性和交際性原則
英語是一門語言性學科,對于語言性學科來說,語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語言學習最終的歸宿。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已經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交際能力了,而語音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來說,語音是口語交際中用來傳遞信息的媒介,初中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通過對音素、單詞的發(fā)音和句子發(fā)音的聲調的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針對語音知識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原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教學的開展。
1.準確性原則。準確性原則是語音學習的首要原則,初中階段的學生是學習語音知識的初始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必須確保準確性,因為這一階段學習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影響深遠。教師在教學時,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英語語音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式準確的講解給學生。
2.長期性原則。長期性原則是指英語學科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對語言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對語音教學堅持不懈,貫徹始終。
3.針對性原則。針對性原則是指語音知識的教學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發(fā)音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不同的學生在發(fā)音上是有不同的特點的,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教學。
4.趣味性原則。語音教學不是書面考試的重點考查內容,而且語音知識的學習很容易使學生覺得乏味,為了避免語音訓練的枯燥,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結合語音知識的特點,通過圖片、動畫等多樣的形式使語音教學趣味化。
5.交際性原則。語音學習的最終用途就是交際,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置相關情境,促進學生對語音知識的交際應用,通過正確的語調、重音和節(jié)奏等準確的表達自己的交際意圖。
二、詞匯教學以拓展與交際為主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要素,英語學科中的詞組搭配和句子拓展等都是通過詞匯來實現的,所以,對于詞匯知識的教學,教師應該格外重視。對于詞匯教學,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直觀性與情景性原則。詞匯的學習不是死記硬背的,死記硬背的詞匯只能達到短暫記憶的效果,而且詞匯的學習是為了應用,所以,為了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教師應遵循情景性原則,在借助直觀教具的情況下,通過一定的情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單詞并使用單詞。2.機械記憶與理解記憶相結合。英語單詞很多都是有內在聯系性的,對詞匯的學習,初始階段主要是靠機械記憶,通過多次復習,反復訓練,這是機械學習。當學生的詞匯量增多,機械記憶就達不到詞匯學習的要求了,所以,這時教師就需要通過講解詞匯之間的構詞法、拼讀規(guī)則、同義詞或單詞歸類等方法,拓展學生的詞匯知識。3.文化性與交際性原則。詞匯的學習不是孤立的,學生對詞匯的學習不能停留在表面含義的學習,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了解詞匯的文化含義,創(chuàng)設具體的語境,使學生運用所學詞匯進行交際。
三、語法是英語學習的結構性知識
語法是幫助人們傳遞表達信息的重要工具,對語法知識的學習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生可以通過語法知識的學習,掌握基本句型,然后運用句型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從而訓練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關于語法知識的教學原則,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1.實踐性原則。語法知識的學習最終目的不是用來應對考試的,而是用來進行實踐的。初中階段的學生可以通過語法知識,更好的進行英語技能的訓練。語法知識的教學必須突出實踐性,把語法知識的傳授和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相結合,通過實踐使學生形成新的語言習慣,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2.系統(tǒng)性原則。語法知識是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從英語語言本身來講,語言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而語法正是這個系統(tǒng)的體現。因此,對于語法知識的教學,教師要遵循教材中的語法系統(tǒng)來進行講解。
3.層次性原則。初中階段的語法知識都是出于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講解主要是以識別、模仿和套用為主,語法知識的學習是一個系統(tǒng),其層次都是由簡單到復雜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遵循語法本身的層次性進行教學。
4.激勵性原則。語法規(guī)則比較抽象,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減少機械操練,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有意義的課堂操練活動。語法教學活動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和語法水平來進行,聯系學生的生活情境,利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語法學習情境,激勵學生運用英語進行真實情感的表達。
四、語篇教學以教學方法的運用為主
語篇學習是要求學生能夠理解整篇文章內容,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捕捉重要的語言線索,對文章內容有一定的理解。初中階段在語篇教學上,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1.整體教學法。在英語中,通過Introduction、topic sentence和General introductory等使學生從整體性上把握英語語篇的學習。教師通過這種具有邏輯層次的方法進行教學,雖無定式,卻有章法,可以在根本上提高學生對閱讀理解的把握。2.線索教學法。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方法了,通過“5W+1H”這種教學法,使學生全面的掌握文章的內容,以時間順序展開閱讀。3.段落提問教學法。初中階段的學生水平在閱讀上都是需要進行精講的,教師可以通過段落提問法,將教學細化到具體的段落和句子。段落提問法主要有關于主旨題的提問,關于文章細節(jié)的提問,推斷作者觀點類型以及推斷文章的深層含義等。教師應該針對課文的具體內容,進行有選擇的教學形式的使用。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英語學科的教學來說,每一模塊知識都是英語語言實踐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應該擯棄應試教育的影響,深入分析英語語言本身的教學,通過對教學原則的把握,有效發(fā)散到對教學方法的應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