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偉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然后提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說明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對英語學習自始至終都充滿熱情。
關鍵詞:英語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1-054-1一、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F在有許多有效的改革和進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形成了正面的影響,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教師缺乏指導“小組合作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是總體設計師,又是主要組織者。教師必須對合作學習進行精心設計,從學生分析、目標設置、分組策略、任務選擇到教學過程的設計與評估等都要進行全面設計,同時要事先讓學生知道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去搜集資料,提前思考,使學生對問題有一定的獨立見解;除此而外,在實際操作中,教師還必須給予及時、適度的組織和調控,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然而,現實中有相當部分教師在實踐操作中顯得很茫然,缺乏小組合作教學的知識和技能。例如有的教師苛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有的教師則做“壁上觀”;有的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廣泛參與,只要有問題,不管合適與否,就讓學生合作討論;有的教師則經常采取隨機分組的方法,很少考慮每個小組各成員的學習、能力、性別等個體差異的均衡搭配等等,上述這些狀況都無法讓學生明白什么叫合作精神。
其次,學生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總希望“多快好省”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原封不動地“克隆”出這些知識。教師重視的是讓知識走向學生,將單位時間內完成知識的傳遞作為頭等大事而不是讓學生走向知識,即引導學生去主動探求知識,使學生最終成為知識的真正擁有者。這樣的學習索然寡味,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痛苦,絲毫體驗不到快樂。想從這樣的學習中獲得牢固的知識,培養(yǎng)學習積極性是不可能的。
第三,學生的個別差異。在四五十人的班級中,學生的素質往往參差不齊。要在同一時間內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同一個教學內容,往往會造成“優(yōu)等生”和“貧困生”進行“龜兔賽跑”的現象。
第四,班級規(guī)模過大?!吨袑W教育規(guī)程》規(guī)定中學班級人數為50人左右。班級的規(guī)模與教學質量有著密切關系。這從一定程度上妨礙了老師在課堂上進行一些語言實踐活動。學習的目的是要學以致用,學好英語關鍵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溝通交流,使語言能夠為自己更好的服務。但是由于班級規(guī)模龐大,人數眾多,使得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點擊率減少,孩子的自我表現機會變少,教師獲得的教學反饋信息也相對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是難以實現。
二、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1.合理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在目前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大多是面對授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臨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這樣的學習場面看起來很熱鬧,但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識的養(yǎng)成井沒有多大的促進作用。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首先必須進行合理的分組。小組的組成應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商討決定,要考慮學生的成績、性格、性別、交際能力等。要引導學生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尤其要關心那些交際能力弱、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爭取組內同學共同進步,要求組內每一個成員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參與。每個小組的人數應適當,每學期調整一次。
2.創(chuàng)設有效的合作方式和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將任務型教學融入合作學習中,各小組以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為中心,教師要求學生先分工再合作,最后教師通過課堂評比競賽,將個人成績記錄好并匯總成為小組成績,再與其他小組進行比較,根據活動規(guī)則,給予相應加分。這種任務型教學可通過以下的活動來去實現:
①合作學習單詞:教師要求學生先獨立地去預習生詞,包括發(fā)音、拼寫。不懂的再向成績好的同學請教,課堂上教師通過對合作小組進行朗讀、拼寫、聽寫等競賽檢查學習情況,并將學習成績記入小組成績當中再與其他小組進行比較。
②合作完成對話:教師可根據課程進度布置任,由組長安排到小組成員中去,進行角色扮演,教師規(guī)定每個角色只能由一人擔任,這樣,能力強的學生承擔任務大的角色,而后進生也得到了開口鍛煉,教師也可以抽取各小組的同號學生進行臨時組合表演。
③合作學習閱讀:對于長篇課文的閱讀理解,教師提出一些問題,通過現場口譯,課后提問等競賽,督促學生課前先去預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建立科學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合作學習強調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互助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學習的評價內容不僅僅包括任務達成情況,更應包括學生的參與態(tài)度、合作意識等。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順利發(fā)揮每個成員的最大潛力,實現共同目標和個人目標的辯證統(tǒng)一,就應該建立科學的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利用積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習者語言能力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這是個大問題?!靶〗M合作學習”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可能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裘紅霞.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12).
[3]陳綺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