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音
小院里的薄荷長了一年,總算初具規(guī)模。
它渾身上下都綠油油的,若走近了看,便會發(fā)現(xiàn)它的色澤竟然是多彩的,從淺綠到藻綠。薄荷給人的感覺只一字:清。這個清,一指它的清爽,渾身上下沒有一絲累贅,甚至不會有任何一片多余的葉子;二便是指薄荷的清氣了。
是的,薄荷儀態(tài)的美,比不上它的香氣給人的印象之深。
翕動鼻翼,清氣頓時溢滿鼻腔。雖說這味道夾雜著辛辣,卻能直達(dá)人心底,安撫人紊亂的情緒,使人神清氣爽。
爸爸喜歡用薄荷葉做餅吃。薄荷餅在裊裊熱氣中出鍋,咬一口,面不膩口,葉不辛辣,滿嘴里香得不行。
再咬一口,仔細(xì)品味,才會發(fā)現(xiàn)這味道的奇妙。仿佛一小支澗水吞入口中,清清涼涼……你咂巴咂巴嘴,可咂出了什么滋味來?是否覺得這微澀的口感幫助你蕩滌了辛辣與油膩,使你從凡塵俗世脫身?又是否覺得這略苦的清香讓你想到了“堅貞”“清廉”之類的字眼,使你渾身充滿正氣?
且看——
小院中薄荷的周圍繁花似錦。春有柳花爭艷,“日長睡起無情絲,閑看兒童捉柳花”;夏有粉荷嬌嗔,“唯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秋有野菊吟誦,“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冬有寒梅奪目,“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可是,薄荷不羨慕,不嫉妒,只是默默地貢獻(xiàn)舒爽的清香。管他什么桃花曾被林黛玉痛葬,管他什么榴花曾被李商隱題詞,薄荷依然在那里,昂首向上,不輸氣勢。
想到這兒,我咂巴著的嘴停下來。薄荷的味道令人回味無窮,味道中的味道更是引人深思:人的一生短暫,何必追求那么多身外之物,又何必非得攀榮附貴?只要清凈且盡力地做好自己,堅貞不屈,清正廉明,不也是最好的選擇嗎?
一路都有薄荷清潔的“味道”相伴,我必努力向前沖——沖——沖——
評語:本文是詠物抒懷的文章,小作者借薄荷之清詠人生之“清”——清靜、清正,自然、真切。這得益于對日常生活的細(xì)心觀察和認(rèn)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