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永芳
摘要: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是社會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元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社會的未來發(fā)展,培養(yǎng)一名合格的社會人才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如今,必須加快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結合機制,從而將三者進行有機結合,構建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合理的教育模式,從而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以甘南卓尼藏區(qū)寄宿制學校為例,分析家庭學校社會如何進行合力。
關鍵詞:家庭學校社會 教育合力 甘南卓尼藏區(qū)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在三大教育理論的支持下,教師應該把三大教育理論進行合理規(guī)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效果達到最大化。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們應該將教育做到全方位、多渠道,從而全面地推動學生的素質教育。家庭學校社會都承擔著一定的責任,將孩子培養(yǎng)成社會建設的有用人才,是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追求目標。
一、認識到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合力的重要性
如今,推行的大教育觀就是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者進行合力。但是,如果只強調其中的一種教育觀念,則是一種小教育觀。因此,我們必須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進行結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大教育觀。該教育體系的核心就是合力育人,即清楚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在甘南卓尼藏區(qū),由于家長長期外出務工,與孩子相處時間較短,使孩子在失去親情的同時,也使孩子原本在父母身邊能夠感受學習到的生活經(jīng)驗、生產技能、行為習慣、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逐漸喪失。甘南卓尼藏區(qū)的孩子一般會選擇寄宿制學校,那么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會在學校中完成,那么學生的個性、學習、思想之間的差異較為明顯。在甘南卓尼藏區(qū),部分藏獨思想存在,使得學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威脅。因此,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者進行有機結合,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建立具體的教育體系。在三者教育合力的過程中,三者教育是整個學生教育生態(tài)鏈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缺少任何一個,其他的教育結構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進行家庭學校社會的合力初始,應該認識到三者合力的重要性,從而正確地解決甘南卓尼藏區(qū)寄宿制學校的問題。
二、家庭應該認識到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作用
現(xiàn)代家庭的教育承擔著為社會輸送人才的任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肩負著為社會傳承、創(chuàng)造文明的重要使命。一個家庭的教育觀念,對于孩子的人生態(tài)度、生活意識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只有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擁有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風險精神。然而,在甘南卓尼藏區(qū),大部分的家長選擇外出務工,學生選擇在寄宿制學校上學,與家庭之間的溝通少之又少,這就使得孩子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家長應該增加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并且接受現(xiàn)代教育,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實施全方面的教育活動,自身的高素質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使孩子成為新世紀的優(yōu)秀人才。
三、學校應該爭取家長的配合
學校應該通過家庭訪問、訪談、會議來與家長建立溝通,使得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配合越來越得心應手,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教育合理,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由于甘南卓尼藏區(qū)家長長期外出務工,家校聯(lián)系較少,部分家長漢語交流障礙等狀況,學校專門組織懂藏漢兩語的老師,建立開通家長熱線,家長開放接待周,家長培訓日等活動,在家長和學校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同時對藏區(qū)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棘手問題咨詢做出解答和給予指導。為了增加家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梢远ㄆ陂_展家長會。在會議上,學校需要匯報孩子在校的各個方面情況,并聽取家長對學校的建議。例如,在開放日活動中,讓家長參觀學生的學習成果,從而使家長對學生的了解更全面,加深家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四、利用社會的力量教育學生
除了與家庭進行聯(lián)系之外,還應主動聯(lián)系社會的力量。例如,在甘南卓尼藏區(qū)擁有濃郁的藏傳佛教文化氛圍,個別藏獨思想也會侵蝕學生,學校可以根據(jù)該情況與社會進行聯(lián)系,邀請具有組織能力和法制能力的警察擔任輔導員,通過舉辦法制教育講座、愛國主義講座來引導藏區(qū)青少年了解國際時局,分清是非、不人云亦云,正確教育他們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熱愛自己的祖國。除此之外,學校與校外的教育機構應建立穩(wěn)定的聯(lián)系,還要與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單位建立緊密的關系。例如,根據(jù)甘南卓尼藏區(qū)孩子不善言辭的特點,學校可以與文化館進行聯(lián)系,通過開展“宿舍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情感教育互動,來提高學生宿舍相處的藝術能力。學校還可以利用“品牌企業(yè)”、“武警中隊”、“先進的社區(qū)居委會”來為學校開辟德育基地,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觀點來分析現(xiàn)實生活中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道德。
總而言之,將家庭學校社會進行教育合力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為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從而讓教育政策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陳鶴琴.家庭教育[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3.
[2]李爽,陳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理與實踐指南[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