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婧
【摘 要】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主自然科學,其借助于生物實驗教學,可讓高中生有效的認知生物學的各項科學原理與開展實驗的方法。通過生物實驗教學方式,能夠較好的培養(yǎng)高中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可使學生在開展實驗的過程當中能夠同時動手動腦,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進行緊密聯(lián)系,筆者依據(jù)自身多年以來的教學經(jīng)驗,經(jīng)過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在本文當中重點闡述了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實驗課教學當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實驗課教學;策略
實驗是學習與掌握生物科學的一個主要方法,并且也是在高中生物教學當中的一種應用較多的學習方式。開展生物實驗教學,既能夠較好的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夠促進與提升學生深入分析研究、認真細致進行觀察、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的綜合的能力。通過生物實驗教學可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蒲袘B(tài)度,并為深入學習生物學科奠定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開展生物實驗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一、較好的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開展生物實驗課教學當中,教師應提供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平臺,來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實驗教學,在進行實驗時,可突破傳統(tǒng)的僅僅是讓部分相對固定的學生進行實驗的方式。應盡量安排所有的學生參與實驗的實際操作,如果受限于實驗的場地與實驗器材,就可以安排學生分組輪流進行實驗,讓所有學生都能進行實驗學習,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當中感知到學習生物的趣味性??捎行У拇龠M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借助于參與實驗的實際操作,可讓學生學習與掌握生物實驗的方式方法,提升實驗的操作能力,可較好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生物知識。
二、借助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升學習興趣
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應持續(xù)研究與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方法,有效的提升生物實驗課的教學效率與質量。應將生物實驗緊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促進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性,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與實驗能力,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形成。興趣是學習最佳的導師,如果想要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日常的實驗教學當中,應用多樣化的方式來精心的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問題情境,可讓學生聚精會神的進行學習,讓學生對生物實驗具有濃厚的興趣。教師應經(jīng)常性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方可有效的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自主思考、自主學習,并深入的分析與研究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例如,教師在教授“細胞的失水和吸水實驗”的知識時,教師可應用多媒體來播放我國珠三角地區(qū)出現(xiàn)咸潮的新聞視頻,并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同學們是否知道什么是咸潮?是什么樣的原因才會形成咸潮?咸潮的危害重點有哪些?” 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學習,教師再展示給學生應用海水與淡水種植的蔬菜的對比照片。這樣一來,就能夠讓學生對學習“細胞是怎么樣來吸水與失水的?”這一知識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在多媒體上播放植物細胞滲透吸水與失水的動畫視頻,通過這樣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當中,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使生物課堂實驗獲得良好的成效。
三、主動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與解題能力
教師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應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可借助于讓學生進行實驗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與解題能力。第一,教師可設計生物課本實驗,以難度適中的實驗來讓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可指導學生按照教材內容來重新設計實驗過程,讓學生能夠客觀全面的評價教材當中的實驗。例如在進行“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的“畫濾液細線”,在這個實驗程序當中,實際操作的過程困難較大,教師就可指導學生應用發(fā)散性思維來轉變思維,靈活的改變教材內容當中要求的實驗材料,可應用“棉線法”,此方法即是在載玻片上面放置濾紙條,并用細棉線來點取少許的濾液,摁壓在預先畫好的畫線處,在經(jīng)過干燥之后再重復4--9次的實驗改進,可有效的拓展選擇實驗材料的范圍,讓實驗的操作變得更加便捷,縮短實驗所用的時間,大幅提升了實驗的成功率。應用此種指導學生重新設計與改進實驗的教學方式,既讓實驗更加便捷與高效,還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與解題能力,讓學生通過實驗較好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生物知識,并讓學生能夠具有多元化的解題思路。
四、完成實驗后來開展總結與歸納
完成實驗之后,即應對實驗開展客觀全面的評價,這也是保障教學實效性的前提條件。實驗教學評價涵蓋設計思考、作業(yè)練習、有效激勵、對所有學生開展客觀全面的高效評價。教師應在實驗教學當中指導學生對實驗開展客觀全面的評價,無論實驗成功以否,都需要用平常心來看待,認真的總結與歸納實驗的成敗的深層次的原因,這樣才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實驗課的價值。例如,在開展“分離和提取葉綠體中色素”的實驗時,有一些學生能夠獲得較為清晰的實驗結果,但是有一些學生的實驗結果卻并不理想。此時教師就應組織所有學生來進行探討學習討論,經(jīng)過深入的分析與研究來尋找出實驗成敗的根本原因:第一、如果所提取到的色素溶液當中具有較少的色素量,原因或許是所選擇的實驗材料不當,或是在進行提取時出現(xiàn)了程序的錯誤。第二,在繪制濾液線時出現(xiàn)了不正確的操作,原本所繪制的濾液線畫得既直也細,并多次進行繪制。第三,讓濾液線接觸到層析液。使兩者之間通過接觸來產(chǎn)生實驗的反應??梢姡瓿蓪嶒灪髮嶒為_展客觀全面的評價與總結拓展,能夠較好的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的綜合素養(yǎng)與能力。
結語
高中生物要求學生學習掌握生物實驗的具體操作技能,使學生能夠具備認真嚴謹?shù)目茖W實驗態(tài)度,借助于文中所提出的相關策略,期望能夠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生物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郭江暖.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困難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3,14:93.
[2]吳長紫.新課改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4,A3:143-144.
[3]曹英姿.新課改下高中生物實驗課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2011,0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