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芬
文言文的學習對初中學生來講尤其難,一是遇到的語言障礙較多,二是朗讀不像現(xiàn)代文那樣好讀。這給學生學好文言文帶來很大的困難。
一、朗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蔽难晕牡木渥佣蹋?jié)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對此,教師要要求學生多讀,采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朗讀,比如:學生自由朗讀、齊讀、分小組讀、個人讀、分角色朗讀等等。并在朗讀中指導學生正確的朗讀方法,如朗讀的節(jié)奏、語氣、語調(diào)、語速、感情等,在具體的朗讀指導中,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朗讀的魅力,讓這種魅力變?yōu)閯恿?,使學生喜歡朗讀,愛上朗讀,從而在朗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朗讀能力。同時,在反復的朗讀中領悟課文的大意,感悟文中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而更好、更快地理解文言文的內(nèi)容,以讀促教,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文言文。
二、譯文
對初中學生來講,文言文的翻譯是很重要的一關,是準確理解文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開始先教學生直譯,先譯詞,后譯句,遇到不能直譯的句子時再要求學生意譯。在反復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借助課本注釋和工具書,分段分層口頭翻譯,在譯的過程中遇到有障礙的詞、句子,用不同的符號標記下來,和同桌交流或提交全班,師生共同解決。然后老師以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口頭翻譯的情況,尤其是一些難詞、難句,要反復提問,讓學生牢固掌握。在提問時多給學生肯定、鼓勵,讓學生充滿信心和熱情地學習文言文。為進一步鞏固學生口頭翻譯的成果,課后讓學生再筆譯當堂學的內(nèi)容。批改中再一次校正學生出現(xiàn)的疏漏之處,學生訂正時再進一步鞏固并讓其掌握規(guī)律。比如,單音詞譯為雙音詞;補出省略的內(nèi)容;調(diào)好句子的語序;分清古今詞義的異同等。這樣的學習和積累,對學生學習更深內(nèi)容的文言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練習
做好課內(nèi)課外的訓練,強化知識重點,在練中鞏固,在練中積累。對文言文的訓練要根據(jù)學生對其內(nèi)容掌握的情況,有的放矢,重點突出,抓住學生易出錯的地方,有計劃地訓練。如:詞類的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翻譯起來有困難的句子;意譯的句子等。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使學生系統(tǒng)地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有關知識,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在訓練中鞏固知識,在訓練中整合知識。
四、遷移
就是課內(nèi)知識向課外知識遷移。文言文中的詞語與現(xiàn)代詞語結合起來學習,學生更容易明白,也更容易掌握,同時也使學生明白現(xiàn)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fā)展。如學習《曹劌論戰(zhàn)》中“故克之”的“克”是“戰(zhàn)勝”的意思,現(xiàn)代詞語“克敵制勝、攻無不克”中的“克”也是同樣的意思。還有“三而竭”的“竭”與現(xiàn)代詞語 “殫精竭慮、精疲力竭”的“竭”都是“衰竭、用盡”的意思。“下視其轍”的“轍”與現(xiàn)代詞語“南轅北轍、重蹈覆轍”的“轍”都是“車印、車痕”的意思?!八熘鹬钡摹爸稹迸c現(xiàn)代詞語“逐鹿中原、追亡逐北”中的“逐”的意思都是“追擊、追趕”。“夫大國,難測也”中的“測”與現(xiàn)代詞語“莫測高深、心懷叵測”的“測”的意思都是“推測、估計”。這樣把文言詞語和現(xiàn)代詞語結合起來學,學生不僅懂得了文言文中詞的含義,同時也明白了現(xiàn)代詞語中的意思,一舉兩得,樂而為之。同時,可把課外的一些文言成語故事、古代人物故事、古代寓言故事等拿來讓學生閱讀,把課內(nèi)掌握的知識應用到這些小短文中,學以致用,從學中練,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擴大了學生的古文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
五、總結
每學完一篇文言文,教師都要和學生一起歸納總結課文的相關知識點。文言文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的用法,詞類的活用等,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將文中的有關知識梳理,使之系統(tǒng)化,條理化,從而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提高文言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有的實詞、虛詞在一篇課文中未包括它們的全部義項和用法,有些詞法、句法在一篇課文中體現(xiàn)的不夠充分,這就需要以一課為主,兼收其他課文中的實例,予以補充。如“以”的用法。在講《出師表》時,把“以”總結歸納了四種用法。(1)作介詞,譯為“用、拿、把、憑”。如“悉以咨之”“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2)作連詞,譯為“因為、由于、用來、以致”。如:“以光先帝遺德”“以塞忠諫之路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先帝不以臣卑鄙”(3)作副詞,通“已”是“已經(jīng)”的意思。如“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保?)作動詞,譯為“認為、以為”。如:“皆以美于徐公”。把這樣的文言文知識經(jīng)過歸納,使知識系統(tǒng)化,易于學生學習和掌握。同時教給學生總結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學習文言文。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