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濤
摘 要:問題學生,是一線教師無法回避的一個特殊群體,也是班主任及科任教師日常教育教學面臨的一大壓力源。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正確地與他們相處,并學會立足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文章將以教育教學中的真實個體為例,力圖回答“關于如何看待問題學生”這個復雜問題。
關鍵詞:問題學生;日常教育;教師;關愛
“幸福是什么?我不知道。我看見了,同學回眸間那一抹微笑。幸福是什么?我不知道。我聽見了,叢林間鳥兒歡快的鳴叫?!?/p>
這是一首題為《幸福》的詩歌中的語句,作者是一位筆名為“云夢琴”的女孩。“云夢琴”,很美的一個名字,不知道當初這個小女孩是懷著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取筆名的。不過,后來我知道了她是誰,就是這位擁有一個充滿詩意的筆名的女孩,給任教不久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節(jié)課,我就發(fā)現(xiàn)她很特別。
她是一個外表特別文靜的女孩,但在課堂上有一個不良習慣——睡覺!夸張一點說,她幾乎每節(jié)課都在熟睡中度過。剛遇到這樣特殊的學生時,我也很茫然,我只能在課上不間斷地提醒她,但這種提醒的效果顯然不太好。經(jīng)過課下與其他老師交流之后,我確信這個特殊的女孩肯定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情況。
接下來,我與她的家長取得了聯(lián)系,并慢慢地進行溝通。
在父母眼里,上初中的她是一名成績優(yōu)秀的乖乖女,中考過后,她在父母的強烈要求之下,以統(tǒng)招分數(shù)錄取到這所頂尖高中——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附中”)。但是,開學不久,她就變成了我第一節(jié)課所見到的那個頹廢樣子了。
“附中雖好,但進附中不是我自己的意愿,我是被你們逼迫的,這樣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用這種頹廢和沉淪來反抗你們的專制和強權!”
這些話是她父親告訴我的,也是她一直以來的真實心理狀態(tài)。
她是我的學生,我不可能放任她在這條頹靡路上越走越遠。
在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學習環(huán)境中,由自信心帶來的自我認同感和自我存在感顯得十分重要。所以,我努力幫她重新樹立對學習的自信心,我試圖通過各種方法讓她明白“既來之,則安之”,在她的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在關心她。課上,我有意安排合適的問題讓她回答,每天都用這種小小成功帶來的喜悅感去刺激她正在麻木的神經(jīng);課下,我與班主任老師溝通之后,決定利用每周四午休的一個小時給她義務輔導功課;考試后,找出每一個哪怕是很小的一個閃光點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她。除了這些格外“關照”,我還努力地尋找她的興趣點。經(jīng)過近一年的交流溝通,我發(fā)現(xiàn)沉默寡言的她很愛寫詩。之后,我充滿熱情地鼓勵她寫詩,甚至發(fā)動全班學生寫詩。為了讓她的詩歌有展示的平臺,我會經(jīng)常選擇其中的精品在課堂上朗誦,課下還拉了幾個對詩歌感興趣的學生組建了一個讀詩小組。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在自己的詩歌世界里找到了那個迷失已久的自己。高二下學期學校組織的“谷雨詩會”詩歌原創(chuàng)大賽,她創(chuàng)作的《釵頭鳳》獲得了格律詩詞組一等獎第一名。當她在語文課上接過榮譽證書時,我知道,她的心扉正在一點點地向著這個精彩的世界敞開。
在班上的最后一節(jié)語文課上,我含淚作別相處了兩年的學生們,臨別之際,我給每一個學生送了一張寫滿了字的卡片。在給她的卡片上,我寫下了這樣的一段文字:“每次見到你在課堂上沉沉睡去,我就特別心痛,特別愧疚,因為我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地說要去幫助你,可我發(fā)現(xiàn),我沒能幫你徹底走出困境。這張卡片正面有一句話‘很多人不快樂,是因為總覺得過去太美好,而現(xiàn)在太糟糕,將來又太飄渺,我覺得會比較適合你的情況,不管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是主動選擇的,還是被動接受的,問問自己:‘不好好過,又能怎樣?十幾歲的年華,難道就此沉淪嗎?你的理想怎么辦?朋友的期待怎么辦?還有,你的詩歌怎么辦?說到詩歌,老師還得向你道歉,高二組織的讀詩小組活動沒能繼續(xù)下去,對不住了,不過,你一定要答應我,就算再艱難,也不要放棄對詩歌的熱愛和追求,更不能放棄對自己生命的珍愛。珍重!”
在此我想說,師者,不是全能的上帝;師愛,卻有著萬能的魔力。我和天底下每一位老師一樣,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我們可以去做一些事情,懷著一顆師者仁心,去關愛、去行動,定能驅散頹靡的陰霾,定能讓問題學生的世界陽光燦爛。
參考文獻:
[1]李惠芬.擁抱遲升的朝陽——淺論對“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版),2007(29).
[2]孫云曉.真正決定孩子命運的是環(huán)境和教育[J].少年兒童研究,2007(3).
[3]劉賢利.試論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整合[J]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2).
[4]劉建舟.“家庭德育”不容忽視[J].網(wǎng)絡科技時代,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