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波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對于小學語文學科而言,在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模式的過程中,借助快樂教學法的運用,能夠營造出輕松且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進而借助寓學于樂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主觀積極性,為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基礎。本文針對如何將快樂教學法科學且合理的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了研究與探討,并提出了一系列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快樂教學法 小學語文教學 運用 對策 研究
基于應試教育體制的長期束縛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傳統(tǒng)灌輸填鴨式教學模式下使得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濃厚,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不高,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下氣氛壓抑,相應教學效率偏低。而在全面踐行教改要求的過程中,快樂教學法這一全新教學概念的提出,為小學語文教師搭建高效課堂提供了新出路。古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從“快樂”理念出發(fā),實現(xiàn)快樂教學法的合理運用,現(xiàn)實意義凸顯。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快樂教學法的必要性
所謂快樂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實際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將快樂元素融入到教學理念與教學內容中,借助和諧融洽教學環(huán)境氛圍的營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進而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具備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良好精神面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踐行快樂教學法十分必要,借助這一快樂教學理念與方法的融入,能夠搭建起靈活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最大程度迎合學生身心發(fā)育特點的基礎上,促使學生以興趣為老師,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消除學生緊張、被動等消極心理因素;同時,學生在積極探索的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以及以及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等的有效培養(yǎng),在全面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素養(yǎng)的基礎上,為落實素質教育的全面要求奠定基礎。
二、將快樂教學法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途徑
(一)營造和諧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氛圍
對于小學語文學科而言,在實際踐行快樂教學法的過程中,需要以搭建和諧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氛圍為基礎,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在民族、平等且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主觀能動性,為充分發(fā)揮出快樂教學法的作用與價值奠定基礎。在實際踐行中,一方面,從教師角度而言,要做到為人師表,具備高尚的道德素質,以自身人格魅力來獲得學生的尊敬與愛戴,所謂愛屋及烏,在學生喜歡上這一學科教師的同時,自然而言的就對這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要營造出民主且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在做到一視同仁的基礎上,以自身引導作用的充分發(fā)揮來積極鼓勵學生,以良師益友的形象來走進學生內心世界,進而以和諧融洽師生關系的營造來促使學生具備良好學習心態(tài)與環(huán)境氛圍。此外,教師還需要注重班風的打造,促使學生間形成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友好關系,促使全體學生能夠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學習中。
(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主觀積極性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興趣,才能夠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積極性,進而借助內在情緒的激發(fā)并將其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在實際踐行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自身出發(fā),不斷的加強自我學習與修養(yǎng),提升自身的文學功底,進而在傳到授業(yè)解惑中來展現(xiàn)出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在針對語文文本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可借助對文本的深入分析,促使學生在“咬文嚼字”的過程中,感受到語言文字乃至文學本身所具備的內在美,同時借助文章的哲學性意義來實現(xiàn)對學生心靈的啟迪,促使學生在遨游于文學海洋世界中的同時,對該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積極性。
(三)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并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1.在教學方法上
以快樂教學法來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對于教師而言,則可借助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來實現(xiàn)“快樂”教學理念的傳遞,并以寓學于樂的方式,充分發(fā)揮出快樂教學法的價值。在實際踐行中,教師可采用如下方法:
第一,游戲教學法。愛游戲是每個兒童的天性,游戲教學法迎合了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fā)育特點與需求,并可借助游戲的趣味性來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促使學生在釋放天性的過程中,快樂的學習與成長。比如:語文教師可采用成語接龍、猜字謎等方式來學習字詞知識,或是借助“找朋友”的游戲方法,將生子與拼音分別制作成卡片形式,然后貼在學生背后,相對應的拼音與卡片是一對好朋友,讓學生自己尋找到好朋友。
第二,角色扮演法。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小學語文中很多文本內容都適合進行角色扮演,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引導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并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等,教師可借助角色扮演法,讓學生進行分組角色扮演,進而營造出相應的故事情景,為學生深化對文章理解程度的基礎上,借助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與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在教學手段上
快樂教學法的核心在于傳遞快樂的理念,促使學生在寓學于樂的教學環(huán)境中,積極主動學習并掌握知識,同時實現(xiàn)對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而借助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能夠為吸引學生的興趣奠定基礎。比如:在課堂額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借助多媒體這一教學設備的運用,以多媒體來播放聲音、視頻或是圖片等教學課件,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營造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為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基礎。
三、結語
綜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借助快樂教學法的運用,能夠促使學生以興趣為老師,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積極性,進而借助寓學于樂的方式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際踐行中,需要在營造和諧愉悅教學氛圍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主觀積極性,并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以此來充分發(fā)揮出快樂教學法的價值與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宗芳.談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2015,(04).
[2]甘國安.快樂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價值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35).
[3]劉艷麗.新課改下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27).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鴨溪鎮(zhèn)鴨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