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怡 任晶晶
南充市中心醫(yī)院 四川南充 637000
大面積燒傷合并氣道損傷患者的護理
唐怡 任晶晶
南充市中心醫(yī)院 四川南充 637000
目的:探討大面積燒傷合并氣道損傷患者的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接收的大面積燒傷合并氣道損傷患者24例,均在治療期間給予全面護理,觀察護理效果。結果:經(jīng)治療及護理后,24例患者中,好轉22例,好轉率91.7%;死亡2例,死亡率8.3%;并發(fā)局部組織瘢痕攣縮畸形2例,發(fā)生率8.3%。結論:全面護理干預大面積燒傷合并氣道損傷患者后,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死亡率,促進患者好轉,改善預后。
大面積燒傷;氣道損傷;護理
大面積燒傷合并氣道損傷患者具有非常嚴重的病情,病死率高,而早期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為上呼吸道梗阻。通常,患者確診后,預防性氣管切開需在6h內完成,但此種操作會再次損傷呼吸道黏膜,增加患者感染風險,因此,需要在患者治療期間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避免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升救治成功率。本院治療大面積燒傷合并氣道損傷患者時,給予患者全面的護理干預,效果較為滿意,現(xiàn)對相關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期間接收的大面積燒傷合并氣道損傷患者24例為樣本,男性20例,女性4例;年齡19~64歲,平均年齡(42.8±2.9)歲;燒傷面積46%~85%,平均(60.7± 3.2)%;燒傷原因:化學原料燒傷12例,汽油燒傷5例,火焰燒傷5例,瓦斯燒傷2例。納入標準:(1)符合診斷標準;(2)呼吸急促、紫紺、明顯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等為主要表現(xiàn);(3)X線檢查顯示陰影存在于患者肺部;(4)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
所有患者入院確診后在6h內行氣管切開,救治措施按照流程有序實施?;颊咧委熎陂g,均給予全面的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1.2.1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
大面積燒傷合并氣道損傷患者入院后,搶救關鍵在于對患者傷情做出準確的判斷,并及時、正確的處理,判斷時可以患者癥狀表現(xiàn)、病史為依據(jù)。通常,受傷環(huán)境通風性比較差,火焰燒傷部位合并頭面頸胸部,尤其是鄰近口鼻腔部位,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癥狀早期出現(xiàn)時,應對氣道損傷首先考慮。治療患者時,吸氧常規(guī)進行,心電監(jiān)護在床邊開展,氣管切開包、一次性針尖等物品齊全的準備在患者床邊,對患者癥狀表面密切觀察,一旦呼吸困難等癥狀出現(xiàn)時,切管切開立即進行,并預防窒息。
1.2.2 氣道護理
(1)呼吸道分泌物及時清除:患者處于休克期時應平臥,并將枕頭去除,盡可能舒展頸部,休克期度過后,改變體位,變?yōu)榘肱P位,翻身、扣背定期開展,促使呼吸道分泌物由清醒患者自行咳出,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若患者意識不清,吸痰應及時開展,保證呼吸暢通;(2)氣管套管妥善固定:氣管切開后,強化早期觀察,牢固的固定套管,嚴格控制套管系帶松緊,最佳松緊度為能將一指塞入,水腫高峰期時,系帶松緊要隨時調節(jié),避免呼吸功能受到影響,預防套管滑脫;(3)氣道濕化:患者氣道切開后,上呼吸道加溫、濕化氣體的功能完全喪失,如下呼吸道中直接進入未經(jīng)濕化的氣體,會引發(fā)相應的并發(fā)癥,因此,應加強氣道濕化工作,方法為將濕化液不間斷的滴入人工氣道中,滴入時利用輸液控制泵,保證滴入的均勻性,提升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容易程度;(4)預防感染:患者氣管切開后,感染風險明顯增加,護理過程中,保護性消毒隔離制度應嚴格執(zhí)行,探視時間、探視次數(shù)盡量的減少,對人員出入做出限制,醫(yī)護人員進入病室前,隔離衣、洗手、戴無菌手套為必須進行的操作,在病室內部,每天進行2次的紫外線消毒,每次30min,地面、物品表面均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每天 2次,定期培養(yǎng)空氣細菌,保證均落數(shù)在200cfu/m3以內,每天給予患者2次口腔護理;(5)心理護理:因患者受傷經(jīng)歷比較恐怖,加之擔心預后情況,患者心理會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不良變化,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焦慮,關心、愛護、尊重患者,并囑咐家屬給予親情支持,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1]。
觀察治療效果,分為好轉及死亡兩項;觀察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經(jīng)治療及護理后,24例患者中,好轉22例,好轉率91.7%;死亡2例,死亡率8.3%,其中,1例為重度氣道損傷患者,1例為中度氣道損傷患者。護理期間,并發(fā)局部組織瘢痕攣縮畸形 2例,發(fā)生率8.3%,無窒息、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患者。
大面積燒傷是指致熱因子造成的損傷,總的燒傷面積在 30%~49%之間,或總的燒傷面積在10%~19%之間但為Ⅲ度即可判定為大面積燒傷。燒傷后,會改變患者的外在形象,并影響肢體功能,加之氣道損傷的存在,嚴重打擊患者的身心,導致患者心理負擔加重,降低患者治療依從性,需要在治療期間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提升治療效果[2]。傳統(tǒng)護理方法中,多數(shù)護理措施遵照醫(yī)囑進行,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變化并未充分注重,導致護理效果并不理想。給予患者全面護理干預后,患者搶救期間,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癥狀表現(xiàn),立即對癥處理,預防不良后果的產(chǎn)生[3]。同時,患者治療期間需切開氣管,再次損傷呼吸道防御功能、呼吸道黏膜,較易吸入外界致病菌與塵粒,增加感染風險,而在全面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積極的清除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濕化氣道,積極預防感染及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降低感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此外,護理期間還給有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減輕不良心理對治療效果的影響,促進患者痊愈,降低病死率。
綜上,臨床治療大面積燒傷合并氣道損傷患者時,通過全面護理干預的實施,有利于保證患者呼吸道暢通,減少肺部感染、窒息等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況,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最終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病死率。
[1]趙偉.大面積燒傷合并吸入性損傷氣管切開 24例護理體會[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32(04):120-121.
[2]王春玲,張景華,劉振寶.成批重度燒傷合并吸入性損傷的氣道護理[J].黑龍江科學,2016,17(04):12-13.
[1]王國昌,李茂玉,鄭家全,等.大面積燒傷合并吸入性損傷82例治療體會[J].西部醫(yī)學,2005,17(05):500-501.
R648
A
1672-5018(2017)0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