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年
【摘要】通過課前備課、合作探究、良好習慣培養(yǎng)、課堂練習設計、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課后反思六個方面來闡述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備課;探究意識;精心設計;多媒體;課后反思
高效課堂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踴躍思考,在單位時間內(1節(jié)課)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獲得高效發(fā)展.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必須立足課堂,構建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一、課前下足功夫去備課
目前,大多數老師備課只是照抄照搬教參或現成的教案,不在鉆研教材上下功夫,不依據教材、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方法.要實現課堂高效化,必須在課前下足功夫去備課.首先,應當熟練掌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制訂科學的教學目標,準確確定每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防止課堂教學中抓不住重點內容,而降低教學效率.其次,要深入了解本班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現有知識水平,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分層教學目標.第三,還要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并根據教學需要制作好教具、學具或教學課件等.
二、培養(yǎng)合作探究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量一量、擺一擺、議一議等活動,讓他們的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可以降低理解教材的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長度單位的認識”時,我把全班分成了5個小組,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去測量教室中的物品.有的小組拿皮尺去量教室的長和寬;有的小組拿米尺去量教室門的寬和高;有的小組拿卷尺去量窗戶的長和寬……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僅掌握了測量的方法,也學會了正確地使用長度單位.
三、培養(yǎng)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1.心理學研究證實,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學生,聽課效率遠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學生.課堂上要求學生不但要仔細看老師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勢,還要認真聽老師的提問、指導,也要認真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思考他們回答得正確與否,是否需要補充,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2.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數有畏難心理,做題時自己不動腦子,急于從同學和老師那里得到答案.其實不會做的原因在于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不是題太難.教學中,必須使學生克服畏難心理,注意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善于動腦的習慣.遇到困難,要盡量讓學生自己解決,不要依靠他人.
3.課堂上對于膽大肯發(fā)言的學生,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對于膽小怕說的學生,要加以適當點撥、引導、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也可以讓他們復述、模仿他人的發(fā)言,還可以把個人回答改為同座互相說、小組討論等方式,逐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四、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提高練習效率
首先,基本題要練好、練扎實,保證學生當堂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題要能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要有一定的質量.第二,練習設計要有坡度、要由易到難,逐步增加難度.第三,要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對于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要設計對比性練習.如在教學“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時,鞏固練習設計了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的對比練習題,分組討論小數加、減法和整數的加、減法的異同點,最后得出結論.通過這樣的練習加強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加深了學生對小數加、減法計算法則的理解.
五、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多媒體技術利用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方式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傳遞信息,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如“元、角、分的認識”,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了超市購物的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拿著學具鈔票自由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情境的設置,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欲望,學習熱情高漲,積極參與互動.把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縮小了教材內容和現實生活間的距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教學中依據教材內容,靈活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地展示出來,讓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學習,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年級簡單的加減法解決問題:“公交車上原來有9人,到站后下去4人,又上來3人,現在車上有幾人?”這道題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教學時,我把上車、下車的過程用動畫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輕松理解了題目的意思.很容易地列出了綜合算式,也理解了運算順序.
3.小學生的抽象思維依然離不開實物具體形象的支持.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課件,借助其具體、形象的特點,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如教學“時分秒的認識”時,我在PPT課件插入了FLASH動畫,讓學生認真觀察演示過程.學生發(fā)現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所以1分=60秒.通過這樣直觀的教學,學生對分、秒有了深刻的認識.
六、認真進行課后反思,不斷積累經驗
課后反思首先要反思教師的“教”,反思課堂教學中運用成功的措施、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應用情況等,把這些經驗記錄下來,不斷改進、完善、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課后反思還要反思學生的“學”.從學生的思維出發(fā),反思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閃光點、獨特見解,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造優(yōu)質高效課堂,是我們廣大教師的心愿.我們要認真貫徹“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高效課堂教學理論做指導,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構造優(yōu)質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黃建興.學習杜郎口,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新課程,2013.
[2]許彩瓊.如何培養(yǎng)農村學生的數學行為習慣[J].中學教學參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