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軍
(安順職業(yè)技術學院 貴州 安順 561000)
高職學生體育鍛煉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分析
□ 楊軍
(安順職業(yè)技術學院 貴州 安順 561000)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學生的體育鍛煉也成為改革的一項內容。為了更好地加強高職學生的體育鍛煉,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本文主要闡述了高職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產生主觀能動性的原因,分析了高職院校體育鍛煉存在的問題,給高職院校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主觀能動性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主觀能動性
1.1、學生自身的需求
高職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能夠產生主觀能動性,主要是受學生自身需求的影響。只有學生有需求,才能夠為了自己的需求而努力。大學階段是學生成熟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不再單純的根據興趣而學習,而是會權衡利弊考慮到某一學習對他們自身是否具有發(fā)展性。高職學生會根據學校和社會對他們自身的要求而從事某一項學習和鍛煉,體育課程的學習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他們會根據自身的需求,制定體育鍛煉的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良好的內部動力,然后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有相應的積極的情感體驗。
1.2、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產生學習興趣
高職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產生主觀能動性,除了自身的需求以外還受興趣的影響。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產生動力的源泉,只有有了一定的興趣,高職學生才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激發(fā)自身的潛能。通過調查分析,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喜愛程度,主要來自于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只有擴大認識的范圍,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
2.1、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不足
高職院校學生缺少體育鍛煉的主觀能動性,主要是因為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不充足。從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來說,很多學生對體育鍛煉都有著屬于自己的認知,能夠認識到自己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意義,然后從中獲取一定的認識。在我國很多高職院校中,學校會在體育課程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大部分學生還是可以積極參與到體育課中的,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體現(xiàn)自己價值的項目。據調查顯示,在我國高職院校中,有85%的學生能夠認識到體育體鍛對自己是有好處的。但是,由于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比較多,很多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yè)知識,還需要掌握本專業(yè)的技能,需要很多的時間去復習,在體育課上沒有太多的精力參與到體育鍛煉中。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除了讓學生熱身跑圈以外,就會讓學生自由活動,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失去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2、高職院校體育鍛煉內容劃分不明確
從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的鍛煉內容上來看,男同學和女同學的區(qū)別比較大,在喜愛的體育項目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別。比如說,男同學比較喜歡網球、籃球、足球等球類的體育項目,除了上課時男同學可以參與到球類運動中,在課余時間男生也愿意幾個人一起打籃球,進而達到體育鍛煉的向好。相對于男同學來說,女同學更喜歡一些比較靜態(tài)、動作幅度不是很大的體育項目,比如羽毛球、健美操等。由于男同學和女同學在體育鍛煉項目上選擇的不同,就需要學校為其安排不同的體育項目。目前從我國高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的整體情況來看,學生對體育鍛煉的內容要求比較多,但是由于場地和課程的限制,高職院校教師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在體育鍛煉內容上的劃分不夠明確,導致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不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2.3、高職院校體育鍛煉時間安排不當
高職院校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不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是因為高職院校體育鍛煉時間安排不妥當。高職院校教師為了完成教學計劃,有時不能夠考慮到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運動強度。體育鍛煉旨在增強學生的體魄,體育鍛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頻度,需要根據學生體質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運動能力和運動的強度。在這一方面,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忽略了學生體育鍛煉的頻度和時間,沒有根據學生的體能和性別差異制定相應的體育鍛煉項目,體育鍛煉的時間和強度上的不合理導致高職院校學生在體育課上的鍛煉效果不如預期的好。所以,高職院校在以后的體育課程設置上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體育鍛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推進我國高職院校體育鍛煉的發(fā)展。
2.4、高職院校體育鍛煉形式單一化
高職院校體育鍛煉存在的問題還有體育鍛煉形式過于單一化,導致學生沒有興趣學習一些比較陳舊的項目。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多開設一些新的體育項目,這些項目還要免費,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處于上學階段,生活費、學費都由家庭支出,所以,在給高職院校學生選擇體育鍛煉形式時,要盡量的選擇一些免費的體育鍛煉形式,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鍛煉大部分都是依靠學校的體育設施,沒有和外校進行合作,學校也沒有給學生爭取到更多體育鍛煉的機會,導致學生不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3.1、加強高職院校體育文化的建設
根據調查得出,高職院校缺少對體育文化的宣傳,沒有相應的體育鍛煉的氛圍。要想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能動性,就需要高職院校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所以,要想培養(yǎng)高職學生體育鍛煉的主觀能動性,就需要學校、教師從校園文化入手,加大高職院校的體育文化建設。首先,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國家開始提倡全民健身,各種體育賽事也在不斷增加,體育賽事開始需要越來越多的志愿者。一般情況下,各大體育賽事所用的志愿者都是來自于各個高等院校。當各個高校的學生參與到各項體育賽事中就能夠深刻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在活動中能夠創(chuàng)造自身的價值,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他人的認可,能夠激發(fā)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其次,各個高職院校應該根據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大力發(fā)展與自身相適應的體育社團。學生除了正常上課以外,社團能夠讓大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校園生活。體育社團屬于校園內的自發(fā)組織,都是一些喜愛體育鍛煉的學生組建而成的。體育社團的建立,能夠在一定基礎上把體育文化在校園中進行宣傳,讓喜歡體育鍛煉的學生參與到其中,相互幫助、相互切磋。通過組織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能夠在體育比賽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3.2、擴大體育場地,增加體育器材
體育鍛煉與其他的學習活動一樣,都需要有一定的設備,這樣才能夠保證體育鍛煉的實施。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充足的體育器材,體育鍛煉就成為了一個空話。根據調查分析,與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職院校的體育設施、設備相對缺乏。導致出現(xiàn)這樣的原因:一是受學校的地理環(huán)境制約,沒有充足的體育場地。二是沒有充足的體育資金。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沒辦法談主觀能動性,可想而知體育鍛煉的效果不佳。所以,為了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的主觀能動性,就需要高職院校擴大體育場地建立校園體育館。各個高職院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分階段對體育場館進行建設,買一些體育設備。體育資金不足時,可以與一些體育公司進行合作,購買較好的體育設施設備,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3、定期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高職院校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提升與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綜合能力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要想提升高職學生體育鍛煉中的主觀能動性,就需要教師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和多種渠道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首先,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教學知識的能力的提升和補充,與時俱進,樹立全新的體育教學觀,以終身學習的觀念學習體育知識,適應當前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其次,學??梢远ㄆ诮M織教師進行培訓,把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教學觀念灌輸給教師,讓教師可以在上課時不斷提高自身的授課能力和組織能力。只有教師充分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滿足學生的需求,就能夠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提高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3.4、利用多種教學手段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和以前的學生相比,他們對教師的教學有了更好的要求。所以,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采取比以往更多樣且靈活的教學手段。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特點不同,體育教學是一門具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是學生能夠在取得成績后感到開心,這對于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二是在體育鍛煉中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挫敗感,讓學生在提高主觀能動性時失去信心。在教學中,就需要體育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對于一些難度較大、技術復雜的體育項目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規(guī)范體育教學的流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有難度的動作進行分步驟的講解,可以通過一些比賽法、游戲法等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擺脫對以前體育課程的印象,讓學生可以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提升學生體育鍛煉的主觀能動性。此外,與其他學習科目不同,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體育練習的安全防范意識,讓學生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下進行體育鍛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定會有所提高。
3.5、消除學生對體育鍛煉的不良情緒
在高職的體育教學中,不同的體育項目會有完全不同的情感體驗。對于一些身體素質不好或者不喜歡體育的學生來說,就很容易在體育鍛煉中產生不良的情緒,這樣消極的情緒就會影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主觀能動性的提升。很多有經驗的體育教師就會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比如教師可以通過一對一或者是趣味教學的方法幫助學生消除不良的情緒,讓學生可以在體育鍛煉中獲得樂趣,逐漸幫助學生樹立學習體育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體育氛圍內提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3.6、加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
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需要加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邏輯思維、觀察、想象、記憶等方面都有了較高的水平,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體育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了解體育鍛煉是有一定增強體質的科學依據,對學生體育鍛煉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讓學生能夠肯定體育鍛煉,增強體育鍛煉的自覺性,這樣能夠在體育學習中產生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3.7、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體育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體育教學中,如果一直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重復,就會讓學生覺得體育課堂枯燥無味,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更不要提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育鍛煉的基礎是運動技術,在體育教學中不加入運動技術,學生很難會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樂趣。所以,在教材的選擇中,教師要學會選擇一些具有知識性、技木性和增強體質實效性的課程,然后用運動技術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參與到體育課程中。在體育鍛煉中,健美操明快的動作、托舉強有力的臂膀、優(yōu)美的后空翻,都會給學生視覺的享受,良好的情感體驗來源于事物本身的客觀屬性,能夠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鍛煉中運動技術、技能的審美能力,讓學生能夠在體育鍛煉中抓住體育美的表現(xiàn)力,讓學生在觀察動作的過程中學會自我欣賞,產生審美的情感體驗,不斷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8、開展體育俱樂部
學??梢蚤_展體育俱樂部,除了讓學生在體育課上鍛煉身體,還可以在業(yè)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把體育鍛煉普及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的意識。在高職院校中,積極發(fā)展體育俱樂部對于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校園體育俱樂部是建立在體育鍛煉和體育比賽的前提之下,讓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讓他們能夠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在參與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自己的身體,又不斷提高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大力發(fā)展運動俱樂部,讓更多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練中去。高職院校學生在這一時期思想都比較活躍,身上充滿干勁,讓他們多參與體育活動能夠為他們以后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建立運動俱樂部,可以讓其成為很好的校園團體,體育俱樂部主要建立在體育鍛煉和體育比賽的基礎上,讓學生可以進行自我管理。讓學生能夠有效的利用課余時間,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進行體育鍛煉,讓學生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的同時還可以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體育俱樂部能夠給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營造良好的體育環(huán)境,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具有一定的深遠意義。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高校擴招,高職院校也在蓬勃發(fā)展。高職院校主要為我國培養(yǎng)專業(yè)的人才,在高職院校中體育課程能夠增強學生的體魄,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學習到堅忍不拔的精神、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高職學生在體育鍛煉中,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梁沖.高職院校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與提升[J].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2016(10).
[2]李琳.淺論如何調動高職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J].教育,2016(12).
[3]易鳳蓮.淺談大專院校學生體育鍛煉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1).
[4]陳光.高職院校開展定向運動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2).
[5]李素文,官衛(wèi)英.談如何培養(yǎng)普通高校學生體育鍛煉的主觀能動性[J].才智,2015(33).
G806
A
1006-8902-(2017)-10-ZL
楊軍(1965-),漢族,貴州開陽人,大學本科,教育學學士,高校體育副教授,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學與訓練和社會體育的發(fā)展方向。